布施與忍辱如何成就?

2013-04-22 3:20 am
《金剛經》中,佛雖然說出菩薩六波羅蜜,可是特別著重「布施」與「忍辱」。布施是能捨、能放下,能成就一切功德的因緣。如果沒有忍辱,功德就不能持久,也無法保住,所以一定要有耐心、堅忍才能成就。

人肯布施,心量就拓開了;能堅忍不拔,不為外境所動搖,不被自己內在煩惱所擾亂,決定能成功;而成就的大小,與布施、忍辱恰好成正比例。不僅佛如是對我們開示,我們細細思惟觀察,確實如此。凡是容易失敗的人,都是所謂「世智辯聰」,執著自己的成見,不能反省,不能回頭,一味隨著自己的嗜欲;即使有一些成就,最後依舊不免失敗。............

回答 (17)

2013-04-23 6:38 am
真實的答案1. 布施 應化 俗者無知施捨 名為善德 稱聖2. 布施 應化 悟者傳承 無相耕慧 眾生德明 忍辱 悟者修為不足 應化 癡者多餘論名 無奈以己 真實悟者 不心以性 相無天下久 哪有忍辱之理

2013-04-22 22:39:33 補充:
真實的答案
1.布施 應化 俗者無知施捨 名為善德 稱聖
2.布施 應化 悟者傳承 無相耕慧 眾生德明

忍辱 
悟者修為不足 應化 癡者多餘論名 無奈以己

真實悟者 不心以性 相無天下久 哪有忍辱之理
2013-04-23 6:08 am
其實修習四念處就是成就六波羅密
修習四念處必須用到止觀
布施是捨 捨才能觀 而忍辱持戒禪定是止
止觀必須思考 思考才能生慧

不要執著於文字相
你就可以找到南傳與北傳的相同之處
至於為何會有這樣的改變
原因很多 有興趣的人可以深入追究
佛法的智慧在於提醒人們,世俗的成就只是入世、化世的媒介或橋樑,如果執幻為真,不顧一切拼命向前,只有落到力竭身亡而一無所獲的地步。所以,「隨順一切相而離一切相」,努力建設人生而不沈溺於成就之中,不必患得患失,更不用因此而害人害己。社會上有這層體會的人多了,世間的爭執傾軋諸多煩惱,就可以減少許多;我們也才能調整努力的方向,用虛幻的人生,藉假修真,為大眾多謀福祉,為自己創造遠景,這才是真實而永恆的福德智慧。
2013-04-22 6:32 pm
1布施:布心,布化,布空,施緣,施義,施無我分別.
2.忍辱:忍度,忍性,忍是非,辱不傷本體,辱不傷本性,辱不棄本善.
3.施忍度凡間,布衣不染塵,空德未盡藏,道統未盡心.
參考: 代轉觀音大士
2013-04-22 6:17 pm
金剛經 整卷佛都在說 諸法無性

可沒要人去作意 佈施或忍辱


六波羅蜜多 是覺法無性

法無性 就是空 .....何來成就不成就?


學金剛經 還請從 大般若經學

所有答案都在上頭

http://tw.myblog.yahoo.com/kisc84/article?mid=89&prev=21&next=84&l=f&fid=7
2013-04-22 6:02 pm
這是六度波羅密的前行步驟.是基礎也是必要的.但光圓滿布施與忍辱是無法成就的.因為最終能消弭痛苦煩惱的是智慧.唯有智慧才能成就.
2013-04-22 5:56 pm
ㄟ~~剛起床就點我名,我還沒刷牙洗臉咧~~

2013-04-22 10:07:26 補充:
老怪所說,都是方便法。
所謂佛法,只是工具、經驗,是教人不要往左傾、往右傾的隨順說法,所有法都不是真理,只是一個幫助人度過彼岸的船筏工具罷了。

這也是金剛經所言: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金剛經6】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金剛經7)】
【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金剛經21】

等刷完牙、吃飽飯、屙完屎、睡完覺以後,再根據發問者所提提出老怪之看法。
2013-04-22 8:35 am
六度總修
廣欽老和尚有一句開示,很耐得我們去體會

他說:「做得要死,又被人嫌,就叫做六度總修(台語)」
意思是你若賣命地做,又遭人嫌,就叫做六度總修
(賣命:就是拼了最後一口氣也在所不惜)

六度就是六種度過生死苦海的修行法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

做得要死,就是很賣命為人做事,這表示「布施 」
就是拼了最後一口氣也在所不惜,這要非常「精進 」
結果又被人嫌,這就要修「忍辱 」
人家開口嫌,我心不動了,不會難過,也就是「禪定 」
心不動,也不動口對他回嘴就是「持戒」
想得開,才能夠將那口氣壓下來,這就是「智慧 」
所以一個人果真賣命做,又被人嫌,真的就是六度總修

但是,如果我們都不會把握機會,不能「六度總修」,而是「六度總休」
2013-04-22 7:07 am
Dear sherry 思益經云:網明菩薩謂梵天言:若菩薩捨一切煩惱,名檀波羅蜜,即是布施。於諸法無所念,名羼提波羅蜜,即是忍辱。 一般我們在研究教理的時候,為了度眾或修行上的方便,假立六法。其實妙理是一樣的。 如果可以再向上提升的話,六度就是從一度分演出來,妙理則無二無別。 與金剛經所說的:離一切相,應無所住。離一切相對相,離一切戲論,面對一切法心不染著。可以捨一切煩惱,事實上這些也都只是一個道理而已。 所以這個布施已經是提升到整個體性之中了,不是一般講的財、法、無畏施了。此點同時述明。 鬆柔則通 敬請指教。
參考: 思益經
2013-04-22 6:18 am
這題就等老怪上來解答囉~~~
希望能得到如實的說法,而非是方便的說法,謝謝
2013-04-22 5:13 am
有《成就的大小》的概念在,就偏離了《般若波羅密多》。
六度沒有哪一度特別著重,法法平等故。
六度互相含融,不二故。如此,每度都是出世間的功德。
五度如果離開《般若》,也只是世間的《福德》而已。
2013-04-22 5:08 am
1.不論是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 亦或 "戒、定、慧" ,這都是修行者的過程而已.

2.身行心體悟, 自然成就.

3.日常生活一投手一舉足的結緣, 皆是公案, 套句現代術語 "case study", 成就自在身行體悟中.
2013-04-22 4:52 am
布施與忍辱如何成就?

個人想法, 持之以恒, 保持平常心的去做, 做完後不去想.

之後就是隨著時間過去, 漸漸會有一點小小的功夫.

許多事情是自然生的.
2013-04-22 4:46 am
[佈施]是捨....捨自己的身見;捨自己的執取!!

[忍辱]是捨....捨自己的我慢;捨自己的自我!!

自己的身心就是無量法門的產生處,也是修持的道場.

當[無我]時;自然無我所;自然無人我分別...自然隨順因緣.

能洞察自己生命的缺憾;更進一步能洞察生命的緣起真相.

這個時候....[[六度]]也是同時成就的!!
2013-04-22 4:01 am
布施可分為有相與無相布施,有相布施是世間一般人希冀果報,執著人我的布施,又稱世間布施,此種在施只能得到有漏的人天福報,所以不是究竟的布施,無相布施則是在布施時能體達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當體皆空,而無所執,亦稱為出世間布施,此三者有如車輪,能輾斷煩惱惑障,所以稱為[三輪體空],三輪體空是最高體証與實踐,能使我們越過生死海,同登彼岸!
忍辱: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的境,忍辱可度瞋恨,於逆境中忍令頹喪鄙卑之念不生,於順境中,忍令驕矜沉迷之念不生,於萬法生減之境中,忍令隨移易之心不生,如若一念不忍,煩惱即在人我心中!
佛門修持戒定慧三再加布施忍辱精進,稱之六度,亦即六波羅蜜,行此可達涅槃寂靜的彼岸!
2013-04-22 3:58 am
給太妹:如果轉過來會更好喔!

布施就是讓自己接納別人正確的觀念;.

忍辱就是讓別人別接納自己錯誤的觀念,然後導正.

用這二個原則來檢視,
就能知道自己的布施與忍辱有沒有成就無我。
2013-04-22 3:29 am
布施就是讓別人接納自己正確的觀念;
忍辱就是讓自己別接納別人錯誤的觀念。

用這二個原則來檢視,
就能知道自己的布施與忍辱有沒有成就。


收錄日期: 2021-04-30 17:38: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421000016KK0388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