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業果報可以轉否?

2013-04-19 9:21 am
他的正報不好! 人跟人之間的集聚有善 可以幫助眾生轉變定業嗎?以下影片 馬來西亞洪秀慧。有著鬼一樣的臉瘤。

佛陀不是說定業不可轉嗎? 可是影片上為什麼 善緣可以消轉業報?是後學愚鈍 是定業可以轉否?如果可轉為什麼目鍵蓮 不轉定業。而招衡死?
更新1:

感恩 諸位大德的解說 惡緣在先, 善緣在後 這是有一定的時。這樣的解說是正確的。 佛第一個不能 就是不能轉眾生的定業。但眾生可以轉自己的定業嗎? 這不可說【不能轉自己的定業】。只要業因還未現前,苦果還未成熟。都是可以由行力跟彌補去轉的。目鍵蓮是人間菩薩。菩薩自知慚愧,為自己的所行負責。這是菩薩沒有怨尤的接受。 上人說 苦、集、滅、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zf3ozXTV8Y 佛子 就是向佛求法、成長我的慧命,慧命要養就是要行道行。稱為佛子。

回答 (14)

2013-04-19 12:54 pm
✔ 最佳答案
上面的2個案例看起來.

生病是有業力, 以及無形債主在, 這是惡緣.

另外如証嚴法師所說, 前世也有和醫師, 慈濟人有結善緣.

如實觀, 惡緣在先, 善緣在後, 如一池醎水, 沖入了淡水, 醎度下降.


2013-04-19 05:14:46 補充:
從參考資料摘錄下面一段有關的文字:

這時師父告訴他,‘一個人一旦犯有某種過錯,以後當然要受到這方面的惡報,但在犯錯後,如果能真心的悔改,而且能認真的布施和修持,以後仍然可以彌補前愆,而得到應有的善報,絕對不會因為曾經作惡就完全抹煞了其他的善行,換句話說,一個人所有的善業和惡業都會分別得到應有的果報,絕對不會含混不清或任意遭受否定,因此他今天所以會有長期的病痛,以及他所以會成為一位教授,其實都有相當的因緣,而且一定不是偶然所造成的。我們一定要相信,因果報應是非常的公平,沒有任何人可以例外。’....

2013-04-19 05:16:49 補充:
此外我也由此得到一個很大的教訓,那就是一個人千萬不可造惡業,尤其是不可犯殺生業,否則一旦傷害到別人(或眾人)的性命後,將來絕對很難藉著有限的布施,或誦經念咒來加以完全的彌補,正如一個人害死別人的性命後,對方要來討回公道,這時想一想,我們如果僅僅以區區的幾百塊、幾千塊或幾萬塊的小小代價(亦即我們平常所作的布施),就想隨意打發人家,要別人來原諒我們,希望不要再來追究我們的罪過,你想這是可能的嗎?當然答案是很明顯的不可能。唯一的例外是,除非你有極大的能力,而且願意付出極為重大的代價,並且能夠讓冤親債主接受你所答應的各種條件,否則事後大都難免要遭受對方可怕的報復和長期的折磨,

2013-04-19 05:17:14 補充:
而且這種可怕的折磨往往要持續到對方消平了心中的怨恨才可能停止。因果報應的道理諒必也是如此,因此我們定要好好的記住這一點,以後千萬不要再犯這一類的過錯,以免遭受非常可怕的後果。這是我這幾十年來在付出痛苦的代價後所得到的一個教訓,希望世人能夠引以為鑒。
2013-04-24 2:19 am
感恩各位大德
羅時強 善德 及各位佛子 解說!
每天都在聽 要斷煩惱。放下 願智慧成長 讓法水入心。於求無上慧。
唯佛說淨業道
人生 苦阿 諸苦無住、苦空無常阿! 身有苦死苦、病苦。 心理有悲可 怨苦 愁苦 憂苦 悲苦、酬嘆、輪迴。
這樣的 內心的起伏 生、住、異、滅。這樣的伏煩惱 時在是如何放下。時在是叫人悲嘆。
在六道 跟三途的生靈的輪迴。這是苦的源頭。為了要滅苦、所以應該修道。 願眾 皈依佛 規依法 皈依明燈僧伽

皈依慧律法師 證嚴法師 慧能法師 靜思合十
2013-04-21 12:02 am
可以轉,地藏王菩薩的滅定業真言。

定業只要不執,則能業脫。

目鍵蓮是大修行人不昧因果,業消完了,自然就沒有。

而念佛也可消業,消的是生死業,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業是無明裏面的東西,若念念覺而不迷,心中有佛(覺),
自然可以漸破無明之業(罪)。

當然如果在無明之業末消完之前就碰到緣,自然遇緣即發,
可以轉或不可以轉,關鍵就在於緣,
若聖果先成熟,定業就轉了,
若惡緣先成熟,在定業之中的惡業就又變成定業而結成果。


南無阿彌陀佛

2013-04-20 16:08:58 補充:
一彈指 三十二億百千念 念念成形 形皆有識。

若一彈指之中三百二十兆個念頭裏頭沒有執著之念,就能出離六道,
亦可隨緣消業,不再以業為佈,在消業的過程中也不會再造新業。

可以轉,但要修正自已錯誤的行為及心性才行。

再不然就是等定業消完,再隨業流轉。


修行並不是一般世間人認為的練功,
若認為是練功的話,也應當要認為是練放下錯誤的行為及心性才如是。


南無阿彌陀佛
2013-04-20 2:37 am
呵呵~大家還不知道果報的可怕,短暫看起來如此,還不乾淨還有餘殃....

連佛都不能避免,何況還是凡夫....
2013-04-19 11:24 pm
業有定業及不定業,故意所作的為強業,強業即是重大惡業,祗緣懺悔時間足夠,即得輕受為不定業,故懺悔是消弭惡業的一道法門,此即道俗時眾同聲念懺悔!
再者,往生淨土有二因,信願行力與懺悔力!
2013-04-19 8:35 pm
雖然有一點不忍心,但是還是要相信因緣果報的公正無私原則,如一有例外,則因果定律必受考驗!

多半時候我等勸受苦者勤修善行,種下新的善因,而非在承受果報上求赦免、減輕、、、、
其實,樓上大德提到的懺悔才是第一步該做的。

當承受果報時的較佳態度,應是先承認是自己先曾造惡、加害他人在先、繼而加以悔過,再進一步請求寬恕,如果這些都沒有想到,惟只希望透過某些外力來獲得赦免減過,似乎為抓到事情重心呀!
2013-04-19 8:23 pm
對於這種問題,民俗學上的【冤親債主】解釋,恰可做最佳解釋。

民俗學上來說,累世所造惡業而未得化解者,會成為冤親債主討債,而如果能夠佈施、懺悔、累積功德並迴向給冤親債主,獲得冤親債主之寬恕,即可轉定業。

至於目健蓮,他是由神通得知乃是夙世因果,選擇面對了結因果。
故 並非定業不可轉,而是目健蓮選擇面對。

如此而已。
2013-04-19 8:20 pm
定業那叫作奪命連環扣啦...........

本來不是你該得的....你用盡心機搶走了......
你搶走的這一份別人該得的就叫定業........你享受這個得到.......你就得承受"得失心態"雙重的分量。

一份來自於....該得的那個人的未果
一份來自於....得到之後的責任結果

2013-04-19 12:24:15 補充:
長江大壩水淹白帝城聽過吧........上窮碧落下黃泉.....霸圖要還足雙份唷。

長江上游與下游的未果以及成果.........

卡卡卡喜歡卡前卡後.....卡法門的心機梗塞

2013-04-19 12:27:19 補充:
卡人前後........那又沒承擔........自首沒罪!抓到三倍。

2013-04-19 13:16:34 補充:
現代人..和平日子過太多了.........都忘了生存法則....得到越多相對付出的責任也越大。

人類不是蝗蟲..畜生道...........
只想得到權利....然後把這一份該付出的義務設法轉給他人去承擔.........定業這樣轉...不可能啊

2013-04-19 18:21:59 補充:
東降好像老是揭自己的的瘡疤........><"

2013-04-20 14:15:03 補充:
真的忙不過來了..全球災情四處......
2013-04-19 7:25 pm
佛陀不是說定業不可轉嗎?

定業是不可轉的.定業來之於因果的果報.果報已成報應(好的.壞的)隨即運行.且不可以更改.
對因果有較深的認知後.曾告訴內人今天檢到一千元而高興.如果以後要還十萬元時還敢檢嗎.而且報應未必能用錢或物品回報.
因為對未來的無知.因為對因果的無知.無意中種下無數的小惡因而不自覺.修行者應該時時自我警惕.

過去的定業雖不可轉.但是今世的心念可以轉.轉正念則知來世必得善業.與其祈求轉定業.不如發心讓今世所思所行能符合正念.
今世種善因來世必得善果.
2013-04-19 6:57 pm
http://tw.myblog.yahoo.com/nn575719/article?mid=274
懺悔法門何者殊勝=真心懺悔可以轉變定業
2013-04-19 5:48 pm
道可道非常道

定可禪非常愚
業可慧非常智
果報可轉念非常調適
過可止非常懺
定多即愚,慧多即狂;定慧雙用,自恒調適。
修學以有大智若愚風範,方算到家。
舊業日銷,新業不造;也是『轉』否?
2013-04-19 3:51 pm
佛學已經成了 自慰學 世俗學 ?

"只要我高興 ~ 有甚麼不可以 ?!"
"人嘴倆章皮 ~ 怎麼說都可以 ?!"

http://tw.myblog.yahoo.com/linsscherry-06090803/article?mid=21852&prev=21854&l=a&fid=28
2013-04-19 1:35 pm
定業果報可以轉否?不可以.
自食其果才能得以轉業.
2013-04-19 11:38 am
目犍連被打死後,去告訴舍利弗,舍利弗說你不是有神足通嗎,為何不逃走呢?
目犍連日,我連神字尚不能憶,况發通耶? 又日我有一世為漁夫打魚,今報之。

佛也有釋迦族,提婆達多等等業,就是憶不起適用的陀羅尼,佛雖福慧兩足,也有宿世業沒消完,何况阿羅漢。

可見自身之因緣業境,強大力量的鎮攝,沒有旬私,單行道,勢在必行,想要轉定業要有強大心,如地藏菩薩的首楞嚴大定,大願,還有滅定業真言。


收錄日期: 2021-04-16 22:54:1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419000016KK0026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