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遠古的中國為母系社會,女姓是家庭的中心,不但是家中的決策人,而且在社會上亦受人尊重,整個社會實行群婚共產的制度。後來由於男性能令生產力增加,地位不斷提高,加上私有制的出現,取而代之的便是父系社會。自西周以來,中國便行宗族制度(或稱宗法制度)。這是一種等級制度,分別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排列次序。在此制度下,女性地位不斷下降,以致男尊女卑,亦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不過,在這種宗族制度下男女都是同受壓抑的,男性同樣要面對“君臣父子”的階級壓抑。
為甚麼中國會實行一套如此的制度呢?這與孔子提倡的儒家思想有關。中國以往許多朝代,都以儒家思想作為管理國家的中心思想。儒家提倡女性應有的“三從四德”(三從:在家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婦德,婦容,婦言,婦工),更能反影當時中國女性的地位卑微。另外,中國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反映了其制度的不公平。如女性從小要裹足以表現美態;當女性有不貞的行為,便要“沉塘”,即在眾目睽睽下被綁在木版上,連石頭一起拋入河浸死。而“七出”便是七種可讓丈夫拋棄妻子的原因,其中包括 “無子”,“妒忌”,“口舌”等。
雖然“女子無才便是德”在中國古代亦相當流行,但這并不表示中國古代女性沒有對社會作出貢獻,例子如花木蘭,武則天和岳飛的母親等等。另外,在宋代,社會是鼓勵女性受教育的。曾有人研究過宋代官紳家族女性的《墓誌銘》,發現當中三分之二的女性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及修養。當然女性學取知識并不是為考取科舉,而是為了幫助她家中的丈夫及兒子考取功名,做一位好官。舉例說,宋代有名的書法家及文學家蘇軾的母親程氏,便是當時學識很高的女性。她幫助及影響她的丈夫及兩個兒子,成為文學及藝術史上的重要人物。另一位宋朝的重要知識女性是胡文柔,她精通數理,連《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遇到難題時,都會找她討論。而宋代女詩人李清照,更是歷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詩人和文學家。
那麼中國近代的知識女性又如何呢?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中國出現了許多維新改革的運動,其中亦有不少提出男女平等的觀念。在建國後,女性的地位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男女平等受到法律的保障,女性受教育的機會也較從前多。但現代中國女性仍面對很多問題和困難。首先,女大學生在尋找工作時,常遇到性別歧視,部分女性專業或技術人士被迫提早退休。另外現代女性常要承擔工作與家庭的雙重角色,不只工作量大,壓力亦很大。工作機構方面希望女性可與男性有同等的生產力,家庭方面卻又希望工作女性能繼續承擔其妻子及母親的責任,管理家裏一切大小事務。社會上,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使大部分人仍認為女性必須打理好自己的家庭,并不認同那些工作有成的「女強人」。另外,女性被認為應注重家庭非工作。有些女性亦給予自己壓力,害怕自己在事業上太成功會教丈夫不高興,所以寧願放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