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我與無我真實義詳解,
請恭閱《我與無我 》 :
大菩薩 平實導師如是慈悲開示
佛說這種無我法,有很多人誤會了,那就落入斷見論去了。「無我」的第一個部份,就是講斷見外道的無我。斷見外道其實比常見外道高明,而且理智。為什麼呢?因為他有如實下過功夫去觀察--現前觀察我的五蘊是不是真實不壞?他觀察的結果,發覺我的色、受、想、行、識都不是不壞的法,他又觀察我的十二處、十八界--第七識意根也一樣在十八界內--我的六根、六塵、六識既然暫有而終壞,是不真實,那當然「我」就是虛假的;「我」是四大和合,假藉父母及四大、食物為緣而成的,覺知心的「我」是假藉六根與六塵相觸為緣而成的,所以覺知心的「我」不真實。
既然十八界「我」裏面沒有一個法是真實不壞的法,那當然是沒有真實不壞的「我」嘛!既然沒有本來已在的「我」,為什麼能說有「我」呢?找來找去找不到一個真實不壞的法,所以他就堅決地說︰「喔!我已經找了二、三十年了,都找不到一個真實不壞心,當然「我」是完全由因緣假合而成,一切眾生都是緣起性空,所以我死了就全部沒有了,死了以後就是一切法空。」所以他就成為斷見論者。
第二節 佛門斷見之無我
第二種是佛門內的凡夫斷見的「無我」。斷見外道講無我,佛門裏面也有斷見外道講無我,那就是密宗應成派的中觀。應成派的中觀否定了第七識和第八識,他們不承認第七識,所以認為佛在《阿含經》裏面沒有講過第七識,也沒有講過第八識。
應成派中觀的祖師月稱菩薩--其實不應該稱他為菩薩;他的繼承者寂天菩薩--他也不應該叫做菩薩;接下來是阿底峽,然後是宗喀巴,他們在西藏努力弘揚,經由歷代達賴喇嘛和上師傳下來,現在顯宗的印順法師也跟著弘揚,都是否定七八識。他們認為七識和八識是因部派佛教發展,後來有了大乘,然後才在大乘法中說有七、八二識。
但是,其實他們讀不懂《阿含經》--阿含的「專家」讀不懂《阿含經》;所以我的書裏面舉例證實《阿含經》已經有說七、八識,他們現在不敢講話;因為我的證明是如實的、是正確的、是有事實依據的。
他們把七、八二識否定了以後,怕人家說他是斷見外道,所以就另外建立意識的細心說及意識極細心說,他們說︰「這二個心是不可知的、是不可證的,它是有情因果輪迴的主體心。」但是,如果只有六識,而沒有七、八二識的話,那每一個有情死後都不能再去投胎受生,一定變成斷滅,因為佛說意識不能去至後世,又說意識是緣起法,不是常恆不壞的法;所以本質上,他們所說的無我見是斷滅論的無我見、是無因論的無我見。
在四大部的《阿含經》裏面,佛曾開示說:「一切粗細意識皆是可知的,沒有不可知的意識。」又開示說:「一切粗細意識皆意法為緣生。」所以一切粗細意識中,沒有他們所說的不可知的細意識;所以一切粗細意識都不是他們所說的三世輪迴的主體識,都是緣起緣滅法的妄識。所以他們否定第七八識,兩另行建立不可知的意識細心、意識極細心,都是虛妄想;所以他們的本質都是斷滅論者、無因論者,他們所建立不可知的意識細心極細心都只是不可知不可証的虛妄想罷了。
第三節 佛門常見之無我
第三種是「佛門常見凡夫」所說的「無我」,那就是密宗自續派中觀所說的真如,以及前面所說的那些佛門內的常見外道等法師居士所說的「無我」。
那些密宗的法師居士們,他們說:「你打坐到一念不生的時候,你不要對自己起執著,你也不要去對世間的一切法起執著,然後你來反觀你自己的心--也就是覺知心自己--是空、無相,那就是空性,這樣就是證得真如法身了;不但是真如法身,而且是佛地的真如法身;所以蕭平實所證的那個阿賴耶識,那只是因地法身,那個層次太低了!我們證得這個是佛地法身。」
他們所證的這個佛地真如法身卻是意識心,不但沒有證得第八識,連第七識在哪裏都不曉得,這就是他們自以為是無我的「無我」法,其實還是常見外道的「我」。他們以為我不執著「我」,就是無我;但是,當他們不執著「我」,其實還是「我」,因為佛法中真正的「無我」,是把覺知心自己否定,才是「無我」的見道。把覺知心自己和作主的自己滅掉,才是無餘涅槃的「無我」。他們一直主張:要永遠保持覺醒,讓自己的覺知心不滅--永遠一念不生,那就是要保持「我」不滅,那就是我見與我執。
[略]
第四節 消融自我之無我
請續恭閱:《我與無我 》 全文下載 大菩薩 平實導師 著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1017/book-101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