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見五蘊空,度一切苦厄。

2013-04-07 6:10 am
照見五蘊空,度一切苦厄。

是大乘度生精神之展現?
或小乘急證精神之復活?

回答 (12)

2013-04-19 2:31 am
"五蘊及苦厄 非關大小乘或凡夫

但滅度五蘊而得道
以及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不知有無相同??"...........................




有見地!

五蘊又稱五受蘊

中既已有受蘊,云何復一一稱五受蘊?
2013-04-08 8:22 am
有的人算計了一生......世世代代.生死流轉..........仍就逃不過定業的報應。

這恰巧相應的就是五蘊空.....的"空"。

2013-04-08 19:08:34 補充:
七識沒有盡滅..........就無法讓他們照見五蘊皆空.........三無漏學...全息圓滿。

2013-04-08 19:53:24 補充:
他們只能用面面具體觀...甚至學三視圖透視法...看立體輪廓....


確無法像極光淨土那般用光纖....透露全息景觀...(解析度不構)(因為有垢)

2013-04-08 19:55:43 補充:
因為無法三無漏學...所以無法滅盡全息景象(本來面目)...直(質/執)透三世因果

2013-04-08 19:56:54 補充:
那又如何度一切苦厄呢?

原因是照見五蘊皆空開始的.................(解析度不構)(因為有垢)

2013-04-08 23:32:53 補充:
留惑潤生的資糧.............三無漏學的心坎........究竟圓滿的成就

栽災哉.........後重建

2013-04-09 11:46:46 補充:
離了世道沒有五陰的阻力,因為離了世道,沒有阻力助力的問題......所以能皆空漫遊............如魚游水

但在世道的可以藉由五蘊身變成住力...佇立...助力....也就可以化為阻力昇華自己。

這是體性的問題...........相上的差異.......運用的調度........

集五陰為僧....
藉五陰為曾....

2013-04-09 11:59:53 補充:
喔!另一種說法是.........


但在世道的五蘊阻力濃厚........也就可以化為助力昇華自己

2013-04-09 13:32:45 補充:
都是修行人,人類的情緒,已經消退了很多,恩恩怨怨,心靈深處就是閃電一般渡過,剩下的就是冷靜的緣分。

五蘊身$五蘊空

2013-04-09 22:54:48 補充:
把知識化為智慧....在這思維邏輯,起心動念過程當中...要時時提醒自己,'小心住意障礙在哪......


以免...行程...型乘.....形成霸道.....保持通順的住重點在於...五根五力這個基礎。
2013-04-08 6:21 am
Q:照見五蘊空,度一切苦厄者,是大乘度生精神之展現?或小乘急證精神之復活?

A:不論大小,唯論見性。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四句是《心經》的精華要理。略釋如下:

「觀自在」:是教你迴光返照,觀察觀察自己在不在?自己若在,就不會向外馳求,到處攀緣。若是不在,則容易妄想紛飛,甚至發神經。總要找機會,令人供養。有這種思想,那就不自在。

「菩薩」的行為,一切是利益眾生,以眾生為前提,絕對不是為利益自己。我們凡夫的思想,恰好相反,總想利益自己,而不利益眾生。無論做什麼事,先要計較一番,有利的就做,沒有利的就不做,這就是自私自利的表現。世界為什麼不能和平相處?就因為這種關係。你爭我奪,互不相讓,所以就發生戰爭,造成國破家亡的殘局。

這位菩薩,他能「行深般若
2013-04-08 1:10 am

照見五蘊空,度一切苦厄。 是大乘度生精神之展現

欲打破五蘊煩惱塵勞
必須運用大智慧 五蘊一空
煩惱塵勞不起
三毒滅而變為戒定慧 故曰如此修行
定成佛道


呂祖師釋五蘊

五蘊者
色受想行識也
色 者//指眼耳鼻舌身等諸根 受 者 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作用

想 者 意識應於五塵//而起之想像作用

行 者//造作善惡諸行之作用

識 者 對境而分別//各事物之心識也 煩惱起妄念如塵
勞動心身
故煩惱塵勞
異名而同義也 欲打破五蘊煩惱塵勞
必須運用大智慧
故曰當用大智慧
打破五蘊 煩惱塵勞也
三毒者 貪瞋癡

戒 能止貪
定 能制瞋
慧 能破癡
五蘊一空
煩惱塵勞不起
三毒滅而變為戒定慧 故曰如此修行
定成佛道 變三毒為戒定慧也
這裡面有兩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注解第一//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貪欲 瞋恚 愚癡等諸惑
煩心惱身謂之煩惱
一個人的貪欲//和這個瞋恚 瞋 是心裡在氣
恚是好比像表情露出來
所以才叫做瞋恚
和愚癡 迷迷惘惘//所有這些迷惑
會來煩我們的心
會來惱我們的心//這個叫做煩惱
所以這個煩惱//本來是兩樣事
一個人的煩//是在我們的心 心煩 惱 人家說氣惱//惱就是已經發出來外面 若惱比較不會傷身體
這個煩就會傷身體
因為煩都壓抑在心裡面 你若內向的人//大多數都會煩 五蘊就是色 受 想 行 識
什麼叫做色
色 就是指我們眼睛//耳朵 鼻子 舌頭 身體
這五根
諸根就是等於這個五根
這叫做色
因為色是有看到
眼睛也有看到
耳朵也有看到
鼻子也有看到
嘴巴也有看到
身體也有看到 這叫做色
若是受 呢
受就是對境來承受事物
這個心的作用
譬如說我眼睛//看到一個東西
看到之後就這樣接收進來
我耳朵聽到一句話
將這句話接受進來耳朵
這叫做受
想 想 就是我們的意識
應在五塵來所想出來
這個想像的作用
五塵是什麼
五塵就是//這個眼睛去看到色
但是你注意哦
現在這個五塵這個色
和這個五蘊所說的色
一樣同一個字不一樣哦
現在我們所說這個五蘊//這個色
是指我們身體這個五塵
現在這個色//指我們身體的五根
現在呢//我們說對境生成事物
現在這個//就是眼睛去看到色
就是外面所有//這些形形色色的東西
這個色
耳朵聽到聲音
鼻子去聞到香
這個香是包含香臭
香也叫做香 臭也叫做香
這個鼻子聞到香臭
我們舌頭去嚐到味道
這個鹹啦//甜啦 辣啦 澀啦種種
去嘗到味道
身體去觸摸到東西
這個就是我們對境
對境就是可以說
這個五境也可以說五塵
來成就事物//這個心一種的作用
想就是現在我們的意識
來應五塵//生出來想像的作用
想像就好比變成說

我看到一個東西
看到好的我高興
看到壞的我心裡就不舒服
耳朵好比像聽到一句好話
心就生出高興
你若聽到壞話心裡就起惱
這是好比像//自然你應到五塵
就生出想像的一種作用
這就是叫做想
行 就是造作//善惡諸行之作用
行就是要作善作惡//所有的行動
識 就是對境分別事物的心
可以不以做
我們要用意識用分別
現在說人家罵我//我把他接收進來
這個善惡的心就起了
用這個識來分別
各位我來跟他吵架好嗎
不要//我就在修行 這叫做識
識 就是分別//我們人的心那個心理
現在這個識
就是對境分別//各事物的心的意識
自然我們這個煩惱若生
我們的妄念就像風沙
就會勞動我們的心和身
所以才說煩惱 塵勞
煩惱塵勞是不同名字
但是意思一樣
今天你來打破五蘊//這個煩惱的塵勞

一定你就運用我們的大智慧
所以才說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

什麼叫做三毒
三毒就是貪瞋癡
我們的戒 會來止貪
戒就是規矩
我們若有辦法守規矩
就會止我們的貪念
我們這個定 //你就有辦法來制瞋
你若沒有定力
這個瞋就沒辦法制瞋
我們人的慧 //就有辦法破這個迷癡
所以我們三毒就是貪瞋癡
戒定慧就是三學
你假使若是五蘊能空
我們的煩惱塵勞就不生
三毒就消滅//就變成戒定慧
所以才說//如此修行定成佛道 變三毒為戒定慧這句話


2013-04-07 9:52 pm
當照見五藴皆空,會覺知無量圓滿,無一切苦厄
剩餘人生將依無量圓滿,利他助人,直到死亡

南無阿彌陀佛
2013-04-07 9:29 pm
行者...

五蘊..本空..
何有苦厄..可度...

若..有度者..是心..不空淨也...

2013-04-07 23:44:15 補充:
度者..
是言..渡己之心...

己心..因無明所遮..本..自有能力歸回...

覺者..一切法..是佛法..
迷者..一切法..是法..
2013-04-07 8:52 pm
五蘊及苦厄

非關大小乘.
2013-04-07 6:44 pm
版主大德法安,無論什麼乘(其實只有一乘)都是要趨向解脫之道耶,而這

些都是輔助工具,世尊的稱號其中之一也叫阿羅漢(原始佛教),而北傳的

(應供)指的就是~~~阿羅漢~~~,末學淺見,阿彌陀佛,末學合十。
2013-04-07 3:51 pm
世間的源頭....來自於眾生的[五受蘊].

能知五受蘊的因緣生(空)而不執取.

自然離一切世間[我;我所]的苦.

能自度...就離[我,人,眾生,壽者]的分別.......往後一切心行,自然成就[度人]!!


否則...解釋成有分別立足點的[[度一切眾生苦厄]].....

永遠沒有成就得時候!!
2013-04-07 1:09 pm
照見這五項內涵是空的這個發現,可以拿來度一切的苦難、災厄!。

這個發現要算是大乘精神還是小乘呢?



當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是要研究生吃呢還是燒成蘋果派來吃呢?

或是去研究地心引力?
小乘有不執於五蘊的方法
但應該沒有照見五蘊皆空的觀念吧!!

2013-04-07 14:03:55 補充:
五蘊及苦厄
非關大小乘或凡夫

但滅度五蘊而得道
以及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不知有無相同??




聖者說:

五蘊..本空..
何有苦厄..可度...

若..有度者..是心..不空淨也...

這是真實之語..

但凡夫因為有所執取.
如果一樣這樣認為.
而不踏實見聞思修..
意義就大不相同..

2013-04-08 19:42:58 補充:
住戒兄..

正如兄所說..

【聲聞聖者,在此是指證果的聖賢,其五蘊皆空的方法是依其"止"與"觀"的利刃來切斷對於五取蘊的執取,並且觀照五蘊的本質,其實就是苦、無常、無我,經過確認後,其道心與果心因而生起,不再對五蘊生起執著。】

【並且連其本質(空)也能夠完全的捨離,這才可能證悟道與果......】


而這兩點,也正好證明聲聞聖者是 "滅度" 五蘊之執..
而不是照見五蘊皆空的本質。

2013-04-09 10:35:44 補充:
末學了解我們認知不同的幾個關鍵點了~
因為基本的定義解讀就不同

辨別佛.菩薩.緣覺.與羅漢三聖者的認知
並非為逞口舌.而是期盼從此明瞭追尋的方向

關於基本認知上的定義..末學以照見為例..
末學認為這是一非常微細的妙智慧..
證悟與為證悟的差異..就如水與油一般..

水與油之間的面是沒有間隙的..
但這沒有間隙的距離.卻有著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證悟者會覺得就只是一念之轉(甚至連一念的念頭都沒有)..
所以說天堂地獄就在這一念之間

2013-04-09 10:36:25 補充:
但反觀過來..
未證悟者卻連絲毫也無法了解證悟者的境界..
(反之證悟者雖明瞭這就是念頭一轉而以..
但卻也完全無法以執五蘊之心來思索.行動..即使只是絲毫之念)

就有如水與油看似沒有距離..看卻沒有絲毫的混淆..

所以一般眾生不管怎樣觀照..都無法了解五蘊皆空的意思..
(但可以讓自己業力與緣分清明而有契入的機緣)

菩薩與聲聞.緣覺入手是截然不同的..
基本的觀念就完全南轅北轍..

羅漢不強調六度萬行.
必須有深刻的世間諸苦.無可愛樂..這認知

2013-04-09 10:36:41 補充:
相反的菩薩沒有苦集滅道的觀念..
必須由各個緣起中..了解與體悟無有可執的真義
(所以才有六度萬行之說)

這也造就羅漢會涅槃清淨..而菩薩須於生間輪迴完全迥然不同的路..

末學不是聖者..
所以不是想沽名釣譽..好像自己多行..
當然也更不會是要中傷羅漢聖者..
純粹只是想釐清觀念的不同..正確的選擇自己的道路..

聖者是不妄語的..相信若有聲聞緣覺得聖者..
他們自己也不會說聲聞.菩薩入手是相同的..

2013-04-09 10:36:57 補充:
再以色蘊為例..

羅漢會用各種方法..深植苦空無我之心..
世間無可愛樂..任何外緣皆是六道輪迴之種..

緣覺則能深解..無明..愛取..無明~~~~~之過程
而能從中覺醒不攀緣..不起無明..

菩薩則經六度萬行不斷磨練..
而識透其本來無有可執..從而能自在不為所執..

所以心經說..
無苦集滅道..(聲聞)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緣覺)

金剛經說:吾所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這裡所說的法就是..苦集滅道之類的法啊!!

2013-04-09 10:37:23 補充:
再以維摩詰經為例..

天女散花..羅漢揮之不去..反更沾黏..為何??
因為此不可愛樂..是世間輪迴種..是苦.是空.此中無有可愛樂之處..

菩薩則隨其掉落..自然消失..
此處就是說明菩薩緣起性空啊!!

此花可以單純的就說是天女所散之花..
但若把其擴展為世間之..榮華富貴..名.利.情愛.物欲~~~~~~~

2013-04-09 10:37:28 補充:
此處並非說菩薩會有榮華富貴..名.利.情愛.物欲~~~~~~~之私慾..
而是菩薩隨緣度化有緣..(比如菩薩之願力或過去生之有緣眾)
能於榮華富貴..名.利.情愛.物欲~~~~~~~中隨緣以為牽引..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從而培養起有緣眾生之善緣..

這是真正的遊戲人間..在塵不染塵..
所以佛法中以白蓮花喻大聖菩薩..
出淤泥而高雅清香!!

這與涅槃清淨的辟支佛..阿羅漢..
在起點就完全不一樣..

2013-04-09 17:14:31 補充:
我了解住戒兄的意思..
【入手八萬四千,有一定要相同嗎??但是戒定慧三無漏學是不是相同??】

這點應該就如兄所說,我們眼前所要做的,
不是以分別心去區分聖者的高低,而是該如法踏實的修行。

末學之所以在三在此解釋菩薩.辟支佛.羅漢的不同,
不是起心分別,而是如少年PI的奇幻漂流所說..
【如果你三個宗教都信,就等於沒有信仰宗教!】

2013-04-09 17:15:19 補充:
佛.辟支佛.羅漢..皆以證得 "道" "果" 來稱其果位,而菩薩就沒有,
這就表示佛.辟支佛.羅漢..是其修行方法的最後與最大的證悟!

都說羅漢要契入佛果,必須先迴小向大,
這迴就有捨棄的意思,也就是他與菩薩道是不一樣的方向!

另外,不是說阿羅漢的清淨相當於八地菩薩的清淨,
既然相當,何以阿羅漢不是八地菩薩呢?

這裡的差異,其實就是菩薩與阿羅漢一開始發心的不同,
發心不同,所走的也就是迥然的兩條道路!

這是末學要多嘴學話的原因,
大乘小乘因為要認清楚而自己選擇並堅持方向,
但不管走哪條路,末學都歡喜恭敬頂禮讚嘆~~


收錄日期: 2021-04-30 17:34:1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406000015KK0471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