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給我彗星的資料?

2013-04-02 5:01 pm
誰能給我彗星的資料. .?

回答 (3)

2013-04-02 11:44 pm
2013-04-02 11:30 pm
彗星是冰封的太陽系小天體 (SSSB),當它與太陽足夠接近時,便會展示出彗髮 (稀薄、糢糊的臨時性大氣層),有時也會有彗尾。這些現象是由太陽輻射和太陽風共同對彗核作用造成的。彗核是由鬆散的冰、塵埃、和小的岩石顆粒組成,直徑的範圍從數百米到數十公里不等。自古以來,傳統上就認為觀測到彗星是不祥的凶兆。

彗星的軌道週期範圍也很大,可以從幾年到幾十萬年。短週期彗星來自超越至海王星軌道之外的古柏帶,或是與離散盤有所關聯[1]。長週期彗星被認為起源於太陽系外緣,迄今仍是虛擬的球殼狀的歐特雲。長週期彗星可能是受到太陽系外側的大質量行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或是恆星經過時的引力攝動,而朝向太陽前進。罕見的以雙曲線軌跡進入內太陽系的彗星,是之前被拋入星際空間的,則只會穿越太陽系一次。
彗星和小行星的區別只是有無彗髮或彗尾的存在。然而,熄火彗星已經經過太陽許多次,幾乎失去了它們所有的可揮發的冰和塵埃,因而可能就變得和小的小行星一樣[3]。小行星的起源被認為和彗星不同,是在木星軌道內側,而不是在外太陽系形成的[4][5]。主帶彗星和活躍的半人馬小行星的發現,已經使得彗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區別變得模糊不清 (參見小行星名詞學)。

截至2011年1月已經有4,185顆已知的彗星,其中大約有1,500顆是克魯茲族彗星和大約484顆短週期彗星,而且這個數量還在穩定的增加中。然而,這只是潛在彗星族群中微不足道的數量:估計在外太陽系的儲藏所內類似的彗星體數量可能達到一兆。

物理性質

彗尾因受到以高速的高能粒子為主的太陽風吹襲,其運動方向總是背離太陽。而彗尾又分為兩部分。

彗核
最近的觀測顯示有着岩石或塵埃的表面,而冰是隱藏在地殼之下。彗星還包含各種的有機化合物,除了前面已經提過的氣體,其中可能還有甲醇、氫氰化物、甲醛、乙醇和 乙烷,也許還有更複雜的分子,例如長鏈的烴類和胺基酸 。在2009年,NASA在星塵任務帶回的彗星塵埃中發現甘胺酸 [16]。 在2011年8月,NASA以在地球上發現的隕石為基礎,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DNA和RNA的成分 (和有機分子關聯的腺嘌呤和鳥嘌呤) 有可能是在外太空的彗星和小行星上形成的。

發現彗核是太陽系中反射率最低的天體。喬托號太空探測器發現哈雷彗星只反射出照射到表面4%的陽光[20],而深空1號也發現19P/包瑞利彗星的表面只反射2.4%至3.0% 照射到的陽光[20];相較之下,瀝青能反射照在它表面上光線的7%。一般認為,黑暗的表面物質是複雜的有機化合物。太陽的熱驅散了揮發性成份,留下了較重的長鏈有機物[來源請求],表面有如焦油或石油一般的黑暗。非常黑暗的彗星表面使它能吸收驅動釋氣所需要的熱。

雖然固體的彗核直徑一般都小於50 km (31 mi),但是彗髮可能比太陽更大[27],同時也曾觀察到長度超過1天文單位 (1億5,000萬公里) 甚至更長的離子尾[28]。對彗翎的觀測則對太陽風的觀測有着重大的貢獻[29]。離子尾的形成是太陽的紫外線輻射作用在彗髮的光電效應 [可疑 – 討論]所造成的結果。一但有粒子被電離,它們獲得淨正電核,反過來在彗星周圍引起"誘導磁層"。彗星和其誘導磁層對要隨着太陽風流出的粒子形成障礙,但由於太陽風相對於彗星的軌道速度是超音速的,會在太陽風流動的方向,在彗星的上游形成弓形震波。在弓形震波,聚集了大量被濃縮的彗星帶電離子 (稱為拾取離子,"pick-up ions"),並且進行"負載"等離子和太陽磁場,這樣的場線"披蓋"在彗星的周圍形成了離子尾[30]。

如果離子尾的負載已經足夠了,則磁場線會在那個點上擠在一起,在延著離子尾的某個距離上會發生磁重聯,這會導致"尾斷離事件"[30]。 這種現象已經被觀測到好幾次,在2007年4月20日就有一次值得注意的事件,當恩克彗星的通過日冕物質拋射的時候,它的離子尾就完全的被截斷了;日地關係天文台觀測到了這次的事件[31]。

彗星的死亡

瓦解
彗星也會碎裂成為碎片,例如:比拉彗星(3D/Biela)於1846年發生分裂,1872彗核完全分開,結果在1872、1885、1892年都引起非常壯觀的流星暴,每小時流星數達3000∼15000顆左右。 73P/Schwassmann–Wachmann就從1995年開始發生這樣的現象[52]。

失蹤
許多在數十年前或前個世紀發現的彗星現在已經成為失蹤了。它們的軌道不明確而難以預測未來的出現,或是已經瓦解了。然而,偶爾會發現一顆"新"彗星,但它們的軌道計算顯示,這是舊有的"失蹤"彗星。一個例子是11P/Tempel–Swift–LINEAR,在1869年發現,但在1908年受到木星的攝動就失蹤了,直到2001年才意外的被LIEAR再度發現[53]。
參考: 維基百科
2013-04-02 10:13 pm
彗星(Comet),中文俗稱“掃把星”,是太陽系中小天體之一類。由冰凍物質和塵埃組成。當它靠近太陽時即為可見。太陽的熱使彗星物質蒸發,在冰核周圍形成朦朧的彗髮和一條稀薄物質流構成的彗尾。由於太陽風的壓力,彗尾總是指向背離太陽的方向。

彗星是星際間物質,是由希臘文演變而來的,意思是“尾巴”或“毛髮”,也有'長發星'的含義。而中文的“彗”字,則是“掃帚”的意思。在《天文略論》這本書中寫道:彗星為怪異之星,有首有尾。

彗星,俗像其形而名之曰掃把星。人們往把戰爭、瘟疫等災難歸罪於彗星的出現,但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 《春秋》記載,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於北斗”,這是世界上公認的首次關於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比歐洲早630多年。雖然彗星威​​力巨大,但撞擊地球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科學家估計一般接近太陽距離只有幾個天文單位的彗星將在幾千年內彗星來襲瓦解。公元1066年,諾曼人入侵英國前夕,正逢哈雷彗星回歸。當時,人們懷有復雜的心情,注視著夜空中這顆拖著長尾巴的古怪天體,認為是上帝給予的一種戰爭警告和預示。後來,諾曼人征服了英國,諾曼統帥的妻子把當時哈雷彗星回歸的景象繡在一塊掛毯上以示紀念。中國民間把彗星貶稱為“掃帚星”、“災星”。像這種把彗星的出現和人間的戰爭、飢荒、洪水、瘟疫等災難聯繫在一起的事情,在中外歷史上有很多。彗星是在扁長軌道(極少數在近圓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的一種質量較小的雲霧狀小天體。

彗星沒有固定的體積,它在遠離太陽時,體積很小;接近太陽時,彗髮變得越來越大,彗尾變長,體積變得十分巨大。彗尾最長竟可達2億多千米。彗星的質量非常小,彗核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克。彗髮和彗尾的物質極為稀薄,其質量只佔總質量的1%~5%,甚至更小。彗星物質主要由水、氨、甲烷、氰、氮、二氧化碳等組成,而彗核則由凝結成冰的水、二氧化碳(乾冰)、氨和塵埃微粒混雜組成,是個“臟雪球”!

一般彗星是由彗頭和彗尾兩大部分組成。

彗頭又包括彗核和彗髮兩部分。後來自1920年探空火箭、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對彗星近距離的探測,又發現有的彗星在彗髮的外面被一層由氫原子組成的巨雲所包圍,人們稱為“彗雲”或“氫雲”。這樣我們就可以說彗頭實際是由彗核、彗髮和彗雲組成的。

彗核是彗星最中心、最本質、最主要的部分。一般認為是固體,由石塊、鐵、塵埃及氨、甲烷、冰塊組成。彗核直徑很小,有幾公里至十幾公里,最小的只有幾百米。

彗髮:是彗核周圍由氣體和塵埃組成星球狀的霧狀物。半徑可達幾十萬公里,平均密度小於地球大氣密度的十億億分之一(約1克/立方厘米)。通過光譜和射電觀測發現,彗髮中氣體的主要成份是中性分子和原子,其中有氫、羥基、氧、硫、碳、一氧化碳、氨基、氰、納等,還發現有比較複雜的氰化氫(HCN)和甲基氰(CH3CN)等化合物。這些氣體以平均1—3千米/秒的速度從中心向外流出。

彗雲:在彗髮外由氫原子組成的雲,人們又稱為氫雲。直徑可達100萬—1000萬公里,但是有的彗星就沒有彗雲。

根據彗頭的形狀和組成特點,可分為“無發彗頭”、球莖形彗頭、錨狀彗頭等等。
彗尾是在彗星接近太陽大約3​​億公里(2個天文單位)開始出現,逐漸由小變大變長。當彗星過近日點(即彗星走到距太陽最近的一點)後遠離太陽時,彗尾又逐漸變小,直至沒有。彗尾的方向一般總是背著太陽延伸的,當彗星接近太陽時,彗尾是拖在後邊,當彗星離開太陽遠走時,彗尾又成為前導。彗尾的體積很大,但物質卻很稀薄。彗尾的長度、寬度也有很大差別,一般彗尾長在1000萬至1.5億千米之間,有的長得讓人吃驚,可以橫過半個天空,如1842Ⅰ彗星的彗尾長達3.2億千米,可以從太陽伸到火星軌道。一般彗尾寬在6000至8000千米之間,最寬達2400萬千米,最窄只有2000千米。

根據彗尾的形狀和受太陽斥力的大小,彗尾分為二大類。一類為“離子彗尾”由離子氣體組成,如一氧化碳、氫、二氧化碳、碳、氫基和其他電離的分子。這類彗尾比較直,細而長,因此又稱為“氣體彗尾”或Ⅰ型彗尾。另一類為“塵埃彗尾”,是由微塵組成,呈黃色,是在太陽光子的輻射壓力下推斥微塵而形成。彗尾是彎曲的,彎曲較大,較寬的又稱為Ⅱ型彗尾;彎曲程序最大,又短又寬的又稱為Ⅲ型彗尾。此外還有一種叫“反常彗尾”,彗尾是朝向太陽系方向延伸的扇狀或長釘狀。一般一顆彗有兩條以上的不同類型彗尾。

除了一些週期性的彗星外,不斷有開放式或封閉式軌道的新彗星造訪內太陽系。新彗星來自何處?這個問題就要從太陽系的形成談起了。


收錄日期: 2021-04-20 13:46:4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402000051KK0004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