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myblog.yahoo.com/nn575719/archive?l=f&id=20
無常.變易,故說諸受皆苦==破神教妙樂我慢
中觀新論與反神我.自性論
中觀者之果證 涅槃果
受諸因緣故,輪轉生死中,不受諸因緣,是名為涅槃。
如佛經中說,斷有斷非有,是故知涅槃,非有亦非無。
若非有非無,名之為涅槃。此非有非無,以何而分別?
(觀涅槃品第二十五)
如來滅度後,不言有與無,亦不言有無,非有及非無。
如來現在時,不言有與無,亦不言有無,非有及非無。
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
(觀涅槃品第二十五)
.「若人信於空,彼人信一切;若人不信空,彼不信一切」。
「諸法不可得,滅一切戲論,無人亦無處,佛亦無所說 」
我們的心意識,是時刻不停的在變異,前滅的不同於後起的,所以說異生異滅。這樣的剎那生滅變異,而眾生卻固執的執為我我所,如一般所說的靈魂,玄學與神學家,稱之為真心、真我。這都以為在無常變化中,有生命的主體不變,從前生到今生,從今生到後世。佛針對世俗的妄執,對生死流轉中的一切,宣說「諸行無常」。無常,是要人不迷戀於短暫的福樂,而向於究竟的解脫;這是被稱為「如實知」與「正見」的。說到世間(常與)無常是邪見,無常的原語是as/a^s/vata,雖同樣的譯為無常,但與諸行無常不同。邪見的世間無常,是以為:有情世間是一死了事,沒有生死流轉,是斷滅論者,順世的唯物論者的見解。在佛陀時代的印度,順世Loka^yata派是少數。諸行無常是正見,世間無常是邪見,在原始佛教裡,應該是沒有矛盾的。 正見的諸行無常,邪見的世間無常,是沒有矛盾的。但在佛法法義的論究中,兩種無常有點相同,那為什麼一正一邪呢?世間無常,是前滅而以後沒有了,犯了中斷uccheda的過失。諸行無常,是有為生滅的。如經上所說,心是時刻不住的生滅,前前與後後不同。論究起來,即使是最短的時間──剎那ks!an!a,也是有生滅的,這就是「念念生滅無常」。四大色身,不是十年、二十年……百年沒有變異的,也是年異、月異、日異,即使一剎那間,也是生滅無常的。這樣的剎那生滅,前剎那沒有滅,後剎那是不能生起的。如前剎那已滅,已經滅了,也就不能生 [P97] 起後剎那。如所作的善惡業,也是剎那滅的,業滅而成為過去,又怎能招感未來,也許是百千萬億劫以後的善惡報呢?因果相續的諸行無常,由於「剎那生滅」,前滅後生的難以成立,就與世間無常的中斷一樣,那為什麼一正一邪呢!為了剎那生滅而又要成立前後相續,說一切有部 Sarva^stiva^din依三世有說,法性恆有,滅入過去而還是存在(有)的,所以能前後相續而起。經部Sautra^ntika依現在有說,滅入過去,是成為熏習而保存於現在,所以能前後續生。但部派的意見不一,不是大家所能完全同意的。說法空的部派,以為「佛處處說無常,處處說不滅」(不滅就是常),「佛隨眾生所應而說法」。說諸行無常,為了破常顛倒,一切法「非實性無常」,不能說是滅而就沒有了。說「心去後世,上生天上」等,為了破斷滅見,並非說心是前後一如的。這都是隨順世俗的方便,如論究到諸法實相(實相是「實性」的異譯),是非常非無常的。空性也是非常非無常的,是超越常無常等一切戲論執見的,所以佛說十四事不可記(不能肯定的說是什麼,所以佛不予答覆),六十二見是邪見,正表示了一切法空的正見。
http://tw.myblog.yahoo.com/nn575719/article?mid=14&prev=15&next=13&l=f&fi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