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智慧..何者勝出??

2013-03-20 5:45 pm
道德可以彌補智慧上的缺陷,但智慧永遠彌補不了道德上的缺失。

於學佛道上你認同嗎?? 是否能舉例.~

回答 (17)

2013-04-03 4:20 am
✔ 最佳答案
人性生來就有缺失.德行無法一次到位.必須經由學習來改正其缺失.
學佛.修道都一樣.在外學學問.經由內在的吸收轉化後.修正人性上的缺失.
清淨自心.心淨化後才能增長智慧.有智慧才能明是非.知道是好的要遵循.
願意逐漸約束人性上的缺失.德行才能增長.
聖人著書立論.讓後進有所遵循.然而修行離不開世間.當世間的閱歷越充足時
更能體會聖人著書立論的原意.此時因學問.人生閱歷的充足.智慧的再增加.
對修行認知會更上一層樓.
因此道德與智慧是相輔相成的.
2013-03-21 7:20 am
道德可以彌補智慧上的缺陷,但智慧永遠彌補不了道德上的缺失。

以上﹕看到差點昏倒~~

2013-03-20 23:54:05 補充:
有道德的不一定有智慧
有智慧的肯定不失道德


就這樣了!!
2013-03-21 5:21 am
佛法所講的智慧不是世間的聰明才智.而是能了知因緣所生法,並且證得空性與相信因果.它對於我們法身慧命存在的感受能力,能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整體性,乃至感受到生命整體的聖潔性與殊勝性.它是內觀生命的能力。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的「能力」越高,表示越有智慧。這種「能力」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它能覺受到我們生命當中最深層、最高貴的部份。因此對生命存在有感受能力是為佛法智慧。智能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整體性,乃至感受到生命整體的聖潔性與殊勝性.這個稱為高等智慧.並非世間的超級博士.能夠感受到生命的整體性,才是佛法的智慧。智慧是能了知因緣所生法,並且證得空性與相信因果.這就是能了知生命的本能。要了知生命本能,三藏十二部經當然是最佳的方法.但是它是識性的。 道德是因地制宜的。它是世間法所應遵照的.但它不是真理。佛法所講的智慧是出世間的.
2013-03-21 12:00 am
佛友您好道德可以彌補智慧上的缺陷,但智慧永遠彌補不了道德上的缺失佛友所題問智慧 如果是自認為聰明巧智 問題就能成立如果佛家說般若 智慧 成就妙智慧 自性能成萬法 與道德同道羊後學以莊子南華經大宗師 來說明分享 道德已失 行巧智仁義是不足下面這段是意而子堯之賢臣來拜見許由得道之法 非執仁義小逕 意而子見許由,許由曰:堯何以資汝?謂 堯帝如何教誨你意而子 意而子曰 堯謂我:汝必躬服仁義而明言是非謂 堯帝教意而子要行仁義 分明是非許由曰:而奚為來軹?夫堯既已黥汝以仁義 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將何以游夫遙蕩恣睢轉徙之塗乎?意謂 汝意而子有到衰尾 真倒楣 執仁義猶如臉上被刺青刑罰明言是非猶如鼻子被割掉 一意執仁義 道德本體已失如何回復本來真面目 樸素已經被仁義假象污染 如何的逍遙清心自在意而子曰:雖然 吾願追隨許由游於其藩 雖然如此 事實已經臉上被刺青 鼻子被割掉 吾還願隨先生學道得逍遙許由曰:不然 夫盲者無以與乎眉目顏色之好 瞽者無以與乎青黃黼黻之觀謂 盲瞽兩者比喻失道 盲者不能欣賞自己眉毛 顏色之美好比喻外求仁義不能反觀自照 看見真道 意而子曰:夫無莊之失其美,據梁之失其力,黃帝之亡其知,皆在鑪捶之間耳庸詎知夫造物者 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 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意謂 無莊指是古美人 據梁是大力士 他們及黃帝都經過修煉而得道已經忘記自己美貌 自己是大力士 忘記才智 已經忘我如棄聖絕智得康莊大道 無莊 據梁 黃帝 他們能如此那裡可知造物者 不能補我毀損面目 何況上帝造物者使我跟隨先生也能忘掉這些仁義回歸道體恢復本來真面目得自在 許由曰:噫 未可知也 我為汝言其大略 吾師乎!吾師乎!(上敕下韭)萬物而不為義澤及萬世而不為仁 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覆載天地 刻雕眾形而不為巧 此所遊已意謂 說的真好阿 但不能說太早 你能不能修補過來 看你造化我為你說大略大鋼 吾師乎是大通道 也是大宗師 大宗師造物者 利萬物不為仁義 澤及萬世 萬物都有新陳代謝 有生就有死 未有上古既有道 然道不以為老 也不宣耀其仁義這些雜技天覆地載很公平對待萬物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造萬物眾形其巧各人形貌均不同 不自巧其功夫爐火純青巧妙 這就是大宗師奧妙大宗師快要收尾 這段以顏回修道過程以成道 勘稱為大宗師顏回曰:回益矣 顏回自稱修行大有進步仲尼曰:何謂也 是如何精進
曰:回忘仁義矣 我顏回已經忘掉仁義曰:可矣猶未也 是可以但未達究竟它日 復見 曰:回益矣 過些日又向孔子報曰 修行又大有進步曰:何謂也? 是如果進步 曰:回忘禮樂矣 回已經再忘掉禮樂曰:可矣 猶未也 孔子同樣回答可也 未達究竟他日復見 曰: 回益矣! 這次復見 我顏回真的大有進步曰:何謂也 是如何進步 曰:回坐忘矣 回已經達到坐忘心境 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孔子這次看顏回大有精進 嚇一跳面改色 反問坐忘是何意顏回曰:墮肢體 黜聰明 離形去知 同於大通 此謂坐忘意謂 坐忘境界 就是形體忘我 把眾生知見放空 離形相如佛家去四相去巧智枝節 通於太虛與萬物相應 感於相通 成就大宗師顏回安貧樂道早死為復聖 是聖人也 達到坐忘忘我境界仲尼曰:同則無好也 化則無常也 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意謂 能同道已經沒分別心 無好壞 無善惡分別 歸於清靜脫化成道無常無執著 無罫礙 已經超賢入聖位我孔丘修持境界還不如你 願跟你學 跟隨後面這段點出孔子謙虛好學 虛懷六谷 好道見賢思齊 也說明顏回智慧悟道超然青出於藍 師渡徒 徒渡師 教學相長

羊後學祝福大家道德是幹 聰明巧智仁義是枝阿彌陀佛
2013-03-20 10:28 pm
道德可以彌補智慧上的缺陷,但智慧永遠彌補不了道德上的缺失
==============

在世俗上,或許可以說的通,但是這種世俗的智慧遠遠不如出世間的智慧......

而道德只能說是世俗上的行為規範準則,在出世間的修學上,是初級的課業,有德者方能無悔而身心輕安,因此能進一步的成就世間禪定,有了禪定的基礎,才能進一步的修學觀智而能出世間......

因此在世俗諦上,這種說法是安全的....

在勝義諦上,這種說法是無知、危險的.....

或許可以參考~
2013-03-20 8:45 pm
如果前賢指的是
道德實踐和
知見理解
的輕重緩急

那麼我們可以說
知見為先導
踐行隨之後
智慧是結果
2013-03-20 7:14 pm
隨喜 二蟲知見大德 的意見!!
2013-03-20 6:49 pm
個人愚見如下

端看您對【智慧 】與【道德 】的定義而論。

定義不同,則有出入(文不對題)。
2013-03-20 6:44 pm
道德與智慧是《一體之兩面》。
道德是智慧外在的表現;
智慧是道德內在的本質。
一個人的作為若不符道德規範,他會是個有智慧的人嗎?
2013-03-20 5:56 pm
道德應化 空間究竟智慧應化 究竟空間如是真實 智慧唯一 俗者 以智為之 名成果悟者 以慧為之 相耕無



收錄日期: 2021-04-13 19:22: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320000016KK0092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