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確實,在《李宗仁回憶錄》中對於蔣介石下令處決陳儀的前因後果是如此描述的,不過李宗仁的說法並不正確,因為陳儀是因為企圖投共,且派人連絡京滬警備總司令湯恩伯,要湯與之一同動作,才為湯舉報(不過其實保密局已將陳儀私下與湯連繫,及預謀投共一事,都已轉報蔣介石),因此蔣介石才會下令將陳儀逮捕,隔年才將之處決。
李宗仁之所以這樣說,原因有以下二點:
1.李宗仁時任代總統,而撤換浙江省省主席一事,不但事前有關機關不曾通報,事後也未予知會,等到陳儀被捕後,他才透過報紙了解此事。使之認為其總統職權被侵犯,更對蔣介石下野卻不放權有所怨懟。且若就職權論,地方大員的撤換,應屬總統職權,蔣介石此時已經下野,已屬平民身份,卻能直接命令情治機關抓人,又不使李宗仁了解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這本身就是一個不合法的行動,自然以李宗仁的角度來看,蔣介石的行為根本就是令其無法忍受。
2.李宗仁對蔣介石、蔣經國及湯恩伯的派系恩怨。對李宗仁來說,他對兩蔣(主要對蔣介石)之間因幾度分合,因此結下頗深的政治恩怨,而對湯恩伯過往配屬於其下,因湯屢以其「天子門生」的身份,對於出身地方軍系的李宗仁並不太聽命,故自抗日之初便屢有矛盾。李宗仁因而對於蔣、湯均不太信賴,相對的在回憶過往時,對於這幾人的負面看法也就比較重。
2013-03-21 12:00:59 補充:
陳儀之被槍斃,與討好臺灣人一點關係也沒有,最根本的問題在於他意圖策動統兵將領投共,這才是真正犯了蔣介石大忌的地方。
2013-03-21 21:35:35 補充:
陳儀自投蔣以來,向為其親信,而其之叛變證據明確,且可證諸於中共目前公開的檔案。陳儀之所以沒有立即加以處決,最根本原因在於,其策動湯恩伯異動的時間,正是共軍渡江戰役發動前夕,此時華中、華南朝不保夕,蔣介石不顧主政的李宗仁,逕自下令拘捕,迅速將之轉送至由其嫡系(陳誠)控制的臺灣,暫予拘押,以待軍法審判(縱令是形式上的),同時,陳儀久隨蔣介石,其人際網絡也始終在迎救陳儀(政學系、浙江同鄉),因此蔣介石一時是無法(因法理上無權),也無力(因戰爭將波及浙江,他本人也需離開奉化),故而未立即處置。
2013-03-22 14:14:13 補充:
政學系雖在1946年的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中勢力略顯退卻,但一直到國民黨政府遷臺初期,政學系仍在蔣介石身邊扮演一定的角色,比如王世杰就要到兩航案之後才被蔣給排除在核心幕僚之外。而張群則未曾因失去閣揆之位而失勢(蔣介石後來組織的中國國民黨非常委員會,張群即為委員之一。甚至到了1953年,張群還出任革命實踐研究院的主任、隔年任總統府秘書長)。
2013-03-22 14:18:00 補充:
殺陳與否,的確蔣的影響很大,這點與白色恐怖時代一切大案一樣。在白色恐怖時代的所有政治案件,都是透過表面上合法的程序,進行軍法審判(這本身就存有適法性的問題)。當然這些審判很大程度都是擺個樣子而已,蔣在主要的大案中都凌駕了本來就不合法的審判之上,但在表面上還是透過了官方程序予以審理,這點不論真投共、假投共、真匪諜、假匪諜,程序上都是一樣的。陳儀的審判與這些案子可以說是毫無差別。至於當時臺灣人傳說陳儀之死與228有關,根本只是臺灣人一廂情願(相對的柯遠芬、彭孟緝卻是自此平步青雲)。而林蔚的態度,不過是他個人的看法,蔣對於殺陳其實早有定見,就算他認罪,他也因為觸犯蔣的大忌,自是死路一條。
2013-03-22 21:59:29 補充:
以林蔚的身份與地位,是不可能直接秉承蔣介石的意旨的,而林蔚在浙軍時代為陳儀舊部,當時又係陳誠身邊的幹將,因此他之勸陳儀,只能視為其個人的意見,並無法代表蔣介石的意思。
陳儀被轉送台灣,最根本的原因是蔣介石要將之掌握在手上,以便發落,但以當時的情況,蔣終究不便太過明目張膽地直接處理此事,這是因為當時蔣本人已為平民身份,雖然始終在幕後指揮,但先是因為國共和談,後是因為戰局變化,使之不太有立即下手的機會,當然,陳儀之被捕,係由湯恩伯所為,而陳為湯的恩人,或許因此湯不願立即下手,而乾脆將之轉移至比較安全的臺灣(此舉或許也有營救之意),以待蔣介石下令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