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健康上的問題,子宮有事(癌) ,可唔可以食蟲草?

2013-03-18 7:08 pm
我想請問,子宮有事(癌) ,可唔可以食蟲草?
D人話有癌,唔可以食補身既野,因為訓得唔好,D人話蟲草可以調理,
請問可以嗎?

Thank all

回答 (3)

2013-03-19 12:34 am
✔ 最佳答案
有病找醫生吧!妳的情況中西醫結合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那些什麼保健食品建議妳不要食了,姑勿論成效真假,話明保健即是保妳健康,說明不具治療作用,亦即是無病可保,一味強掉有改善作用。蟲草主要作用是滋陰,坊間盛傳所含的異蛋白可改善體質,加強抵抗力等等,妳自己判斷是否有用,只可以告訴妳,很多西藥廠或中藥廠都有臨床實驗,如果有用都用左黎制藥喇,在中醫角度來看,妳的問題是要清,而不是補,癌細胞很大食,有沒有想過補了它機會多過補體質,祝妳早日找到明醫,早日康復
2013-03-18 9:25 pm
可以你電郵地址給我 希望私下回覆你
2013-03-18 8:59 pm
關富健 註冊中醫師 (Copy from 10 Aug 2012 中藥醫緣)

子宮頸癌 (HPV) 中醫的防治特色
絕大部分宮頸癌已明確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 HPV) 引起的是婦科惡性腫瘤, 感染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 具有很強的傳播性。根據研究顯示,在感染病毒後有60%以上的人在六個月後能夠靠著自身的免疫將HPV排除。但也可能持續感染, 如不治療, 可能會在20~30 年後發展成為宮頸癌。在HPV 持續感染階段,宮頸部位有可能檢測到癌前病變。早期發現並利用中醫介入治療是預防宮頸癌的有效策略。引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素問》的一句話:「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作基礎。一方面以針對病邪辨證施治,另一方面以藥膳食療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常能高效防治。

宮頸癌現為全球婦女第二常見的惡性腫瘤。經研究99.7%的子宮頸癌,都是因感染HPV所造成。HPV是一種乳突病毒,會感染人體的表皮與黏膜組織,現今約有130類型的HPV被識別,有些類型的HPV入侵人體後會引起疣或癌症,但其他則沒有任何症狀。約有40類不同基因型的HPV病毒能透過性行為傳染到生殖器及周邊皮膚,而其中一些類型會引起性器疣。若反復感染某些高危險性,且又沒有疣等症狀的HPV類型,可能發展成為癌前病變,甚至是侵襲性癌症。患者大大增加患子宮頸癌的風險,約較常人高出一百倍。

HPV 感染的高發年齡通常在16到20 歲之間, 而性生活踴躍的女性有50%會獲得一種以上的HPV,但有60%以上的人在六個月後能夠靠著自身的免疫將HPV排除,而有30%以上的人會進展到高度的上皮病變,只有不到10%的人才會變成子宮頸癌。但也可能會持續感染, 隨後出現宮頸癌前病變。如不治療,也可能會在20~30 年後發展成為宮頸癌。

HPV病毒分類

按感染部位分類
上皮型: HPV 1,5,8,14,20,21,25,47型
黏膜型: HPV 6,11,16,18,31,33,35,39,41,45,51,52,56,58,59,68,70型

按發癌性分類
低危險群: 6,11,41,42,43,44型
高危險群: 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70型

依照危險度來分,像是HPV-6、HPV-11、HPV-41、HPV-42、HPV-43、HPV-44,這些為低危險型HPV;至於HPV-16、HPV-18、HPV-31、HPV-33等高危險型HPV,易造成子宮頸癌。雖然HPV是造成子宮頸癌的主因,但不是所有的HPV都會發展成CIN和子宮頸癌。現今全世界的現代醫學對HPV的預防及治療仍處於研究階段。但HPV復發率高,而且已經確定是經性接觸傳染給性伴侶。因此對婦女健康、心理造成極大傷害。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宮頸癌新發病例數約有50萬,全世界每年有25萬人死於子宮頸癌。其中80%的病例發生在發展中國家。我國每年新發病例15萬,約占世界宮頸癌新發病例總數的30%。子宮頸癌是香港女性第四大最常見的癌症,每年約500宗新症及超過130宗死亡個案。目前已明確宮頸癌是人類乳頭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 HPV) 引起的婦科惡性腫瘤,由此可見HPV、C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宮頸癌前病變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迫切性。引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素問》的一句話:「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作基礎。一方面以針對病邪辨證施治,另一方面以藥膳食療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常能提高療效。

2013-03-18 13:00:18 補充:
1中醫對宮頸癌前病變的認識
傳統中醫學未有 “宮頸癌”之病名記載,病毒概念是現代醫學進步後發現的致病源,但中醫類似的論述和臨床治療經驗則很早已散見於“症瘕”,“崩漏”、“帶下”,“五色帶”、“石瘕”等疾病之中。而以“毒”作為病因,早在漢朝時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裡就有陽毒陰毒論述。隋朝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裡更有“熱病毒”等的記載。宋朝以後有許多治療時疫和傳染病的記載與現代各種急性感染症狀相似的描述與治療。綜合中醫在“解毒”的治療法上是靈活多變的. 因此從傳統中醫藥之理論和臨床方面,綜合前人之經驗,在治療病毒性疾病方面所考慮的治療方向主要有二,一是抗病毒,二是增強免疫。

收錄日期: 2021-04-16 15:43: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318000051KK0006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