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了什麼

2013-03-07 5:06 am
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了什麼
我要2樣

回答 (3)

2013-03-07 9:48 pm
✔ 最佳答案
鳳冠,此處特指1957年從北京市昌平縣十三陵之一的定陵出土的四件鳳冠,即:三龍二鳳冠、九龍九鳳冠、十二龍九鳳冠和六龍三鳳冠,隸屬於明朝神宗的孝端、孝靖兩位皇后,各2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陶鷹鼎是仰韶文化陶器,出土於陝西省華縣太平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2013-03-10 12:50 am
收藏了很多,例如:
1.雲南元謀人的牙齒
2.河南偃師出土的夏代銅爵
3.商司母戊鼎
4.婦好墓出土的玉雕和牙雕
5.戰國孫子兵法簡牘
6.戰國鄂君啟節
7.曾侯銅冰鑒
8.武士鬥獸紋銅鏡
9.鐵雙鐮範
10.銅編鐘
2013-03-08 12:32 am
1. 鎮館之寶 “虢季子白”青銅盤西周 盛水器 陝西寶雞虢川司出土 長137.2釐米 西周 周宣王時期盛水器清道光年間陝西寶雞虢川司出土長137.2釐米,寬86.5釐米, 高39.5釐米,重215.3千克 劉肅曾 捐贈器作長方形,直口,方唇,腹壁斜下內收,微鼓,四壁各置一對獸首銜環耳,四足作矩形,是目前所見商周時期最大的水器。器口緣下部周飾窮曲紋,腹部環飾波曲紋。器內底鑄銘文8行111字,記述虢季子白率軍對狁作戰,斬敵首500,俘虜50人,戰後獻馘,周宣王宴饗虢季子白,並賞賜馬、弓矢、鉞以資勉勵。銘文雲:“丕顯子白,壯武於戎工,經蒦四方。伐狁,于洛之陽。折首五百,執訊五十,是以先行。桓桓子白,獻馘于王,王孔加子白義,王各周廟宣榭爰饗。王曰白父,孔顯有光。王賜乘馬,是用佐王。賜用弓彤矢,其央。賜用鉞,用政蠻方。子子孫孫,萬年無疆。”銘文中語句以四字為主,且修飾用韻,文辭優美,行文與《詩》全似,是一篇鑄在青銅器上的詩。同時,此篇銘文中“薄伐狁”、“折首”、“執訊”及“是以先行”等句,可與《詩》之《采薇》、《出車》、《六月》、《采芑》等篇所記史實相互徵引,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2. 銅刀

圖片參考: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AntiqueImages/t2_201011251631581722.jpg


新石器 新石器時代後期 距今約5000年,馬家窯文化類型 1975年甘肅東鄉林家出土長12.5釐米,寬2.4釐米 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時代最早的一件青銅器,為單范鑄成。這件青銅刀屬於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文化層經碳十四年代測定約在西元前3280年至西元前2740年之間,是迄今中國發現最早的青銅器。
這件青銅刀由單范鑄成,弓背,微弧刃,短柄,保存完整。青銅一般是銅與錫、鉛等金屬的合金,具有質地堅硬、熔點較低、容易鑄造等特性。青銅器的出現對於社會進步意義重大,常常被認為是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之一。然而,青銅器在中國發展的進程比較遲緩。考古資料證實,直到龍山時代,人們才逐漸掌握了青銅冶煉技術。已發現的冶煉遺址規模都不大,青銅製品數量不多,器型也只是鏡子、小刀、錐子等形狀簡單的日常用具,尚未發現青銅容器。龍山時代的青銅器並未如玉禮器那樣成為劃時代的標誌性器物,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也很有限,直到約西元前21世紀的夏文化時期,中國歷史才真正進入到了青銅時代。
青銅器是指用銅和錫等合金鑄成的器物。金屬器的出現,在人類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到龍山文化和齊家文化時期,銅器的製造已較普遍,整個黃河流域從西到東都有銅器出土,其中有紅銅、黃銅和青銅。銅器的種類有錐、刀、斧、鑿、鑽、鈴和鏡等,制法有鍛造和鑄造兩種。新石器時代銅器的發明為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繁榮與發展準備好了條件,這預示著中國古代文明社會的即將到來。


收錄日期: 2021-04-13 19:20: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306000051KK0034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