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法國號資料!!!!!!

2013-03-04 12:16 am
法國號有甚麼特點???

回答 (3)

2013-03-04 1:08 am
✔ 最佳答案
去樂器資源網看看有沒須要的知道
http://resources.edb.gov.hk/musiceb/chinese/instrument/western/Frenchhorn/introduce/introduce.htm
這是維基百科的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9C%86%E5%8F%B7

另外我還找了一些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法國號是一種圓錐體的銅管,管長根據所用曲管不同而有極大變化。今日為演奏者所最常
  用的一種F 調法國號管長約十二呎,但中音降B 調法國號管長卻只有九呎左右,而低音降B 調
  法國號管長卻剛好較高降B 調法國號長一倍,達十八呎,因為它的音率低了一個八度。
   法國號吹奏時通過一個號嘴,一個圓錐形或漏斗形的銅質物,插在號管小形的一端,法國
  號嘴形狀與其他銅管樂器號嘴不同,在小號等樂器上,號嘴為杯形。這差異使法國號在構造上
  具有一特殊音質而別於其他銅管樂器。銅管樂器的音質決定於兩個因素上:與長度比較下的音
  管的粗細及號嘴的形狀。
   法國號記譜用G 譜表,但有時最低的兩三個音可以例外。近代作曲家也有完全不用G 譜表的。
   在天然法國號上所能獲得的音並不限於泛音列中的音,演奏者用拳伸入樂器的喇叭口內,
  可把"開放音"即管的自然泛音降低到半個音,甚至一個全音。這樣得來的音稱為"阻塞音"。因
  此,天然法國號常被稱為手圓號,這些音在音質上與開放音很不相同,多少帶些含糊或悶塞之
  感。拳越深入喇叭口內,所發聲音越悶,最好的阻塞音是那些降低得最少的音。所以降低一全
  音,通常無實用上的價值。
   除了獨奏句之外,大師們對阻塞音不肯輕易應用的,到今天,由於鍵瓣法國號的普遍採用
  ,除了為某些特殊的戲劇性效果外,根本不需要利用阻塞音了。
   在天然法國號上,少數增加的幾個音也可能:漸漸放鬆嘴脣,再靠手的幫助,第二泛音能
  吹低到一個純四度下面。這樣得來的音稱為"人工音"。它們奏來很果難,音調也不十分穩,這
  些音總是記在F 譜表上。
   弱音在法國號上偶然也用,它是用皮或皺紙製成的。或圓錐形或梨形,插在樂器的喇叭口
  內,產生一種陰的聲音,有些像阻塞音的音質。但能用的機會極少。
   法國號的聲音是最富表情的聲音之一,還可能是樂器中最富詩意及浪漫氣息的,雖然有時
  它也用在生動的獨奏句、狩獵的號角聲等之間,但它最合用的是在如夢境的、幻想的、憂鬱的
  一類樂句中。
   這情況顯示了極重要的一點,它適用於天然法國號,也適用於鍵瓣法國,甚至多少還適用
  於所有的銅管樂器。即聲部若須有效,絕對必須把法國號寫得聲樂化,這一點經常被人忽略,
  但決不能忘記,一個法國號吹奏者在這問題上正像一個歌唱者一樣,在他沒有發聲之前,他若
  不能從他的"心耳"中聽出那一音符來,他就不可能有把握把它唱奏得準確可靠。所以,假使一
  個法國號樂句難於歌唱出來,了必然難於吹奏出來;並且大多數可能不會有效果。
   天然法國號是十八世紀及十九世紀初為作曲家所唯一寫用的一種樂器,事實上,它是那時
  所唯一知道的一種法國號,但現在幾乎完全為鍵瓣法國號所代替了。鍵瓣法國號是十九世紀三
  十年代中所發明的,阿雷維在其作品猶太女中第一個把它引用到樂團中來。在德國作曲家中,
  舒曼是第一個引用的人。
   觀察一下實際上的法國號,就可以看到和第二活相連的支管最短,用第三指壓的支管最長
  ,當第二活塞壓下時,法國號的音率被變低一個半音;用第二活塞時低一個全音;第三活塞時
  低三個半音,第三與第二活塞同用低四個半音:第一與第三活塞同用低五個半音;三個活塞全
  用,低六個半音,由於泛音列中第二與第三泛音之間只差六個半音,顯然這機械裝置就給我們
  一個在它整個音域中都能具有一完整半音階的樂器。當手指一,活塞的彈簧能使它們立即恢復
  原有的位置。
   雖然,鍵瓣法國號音質較天法國號略為低劣,但在一個好的演奏者手中,這種差異是微不
  足道的,而它在別方面的許多優點也足以補救了。完整的音域及大為增加的演奏上的便利都促
  成它為現代作曲家所普遍採用的原因。鍵瓣法國號最好的調也是F 調,今日最多數的演奏者除
  用這一調樂器外,不再用別的曲管了。
阻塞音在鍵瓣法國號上是很有用的,甚至。在天然法國號上還用得自由些,由於現在每一
  音都可能作為開放音,顯然,每一音也就都可用手來降低半個音。當為了特殊效果要求用阻塞
 音時,偶然有在音符上記以"阻塞音"一字,更常用的是記以符號"+"。
2013-03-04 2:26 am
法國號(或稱圓號)的名字乃是起源於18世紀的英國,而其發展更是起源於德國,和法國並沒有很深的淵源,因此正確地說來,法國號應該改稱德國號才是。一般說來,現在較常用的法國號依調性來分可分為F調,降B調及雙調三種。

歷史

號角
法國號的英文名Horn這個字是獸角的意思,而在巴洛克時代後期的樂譜中也還稱之為獸角,可見其乃是起源於打獵時用的樂器。最初的法國號是以羊角製成,horn(角)在打獵時擔任號角的工作,然後演進成圓形可背於肩上,以手臂撐起吹奏,(在電影「 總統的秘密情人」中即有這種樣子的法國號)可騎在馬上當作皇室出遊狩獵的獵角。

管樂
但是在今天,由於樂器本身不斷地發展,再加上其音色和音質的特殊之處,法國號已經在管樂世界中扮演着相當重要的角色。

發展
法國號慢慢從號角演進成室內樂的吹奏樂器,管長越來越長,纏繞的圈數也越來越多,也因為其的管子比一般銅管樂器長很多,故其泛音也是所有樂器中最多的,利用右手在喇叭口的控制,在不使用按鍵下可以吹完一個完整的八度,因為這需要靈活的右手,故現在法國號才以左手按鍵,也是銅管樂器中唯一用左手按閥鍵的樂器。但是在大約第十九世紀,德國其中的發明家製造了閥門,法國號的吹奏也變得容易多了,更難而能發揮樂器的潛能的作品也開始出現了(有如Glière的法國號協奏曲)。原始的法國號稱作自然號(Natural Horn),完全不需要改變管長,即可演奏,但需要非常高度的演奏技巧。由於自然號缺乏閥門而吹奏者必須使用右手來改變音調;自然地,吹奏者不是每一個音調都能使用的,而當時出現的作品也因此受到了限制(這時期出名的作品有莫扎特的四個法國號協奏曲)。所以後來還是發展出了轉閥及活塞式的法國號,現在大家使用的多是轉閥式法國號,因為活塞式的法國號很不符合人體工學,不利於靈活運用。但是一直到20世紀初,還是有演奏家堅持以自然號演奏,現在也還有自然號的存在。吹奏
法國號的吹法基本上與其它同類的銅管樂器(有如小號,長號等樂器)相似。吹奏者的嘴唇的顫動激動了樂器內的空氣而造成聲音的產生。法國號在銅管樂器家庭之內是第二高音,但也常吹奏低音。在交響樂段中法國號的使用音域寬廣,既可以吹奏與大提琴同八度的低音部分,也可以吹奏與英國管的中高音同八度的部分,所以在交響樂段中常將法國號按照不同的音域分為若干組別,分別司職高音或低音部分。總而言之,法國號比起長號更常表現其王者般的高音。法國號的吹奏屬於銅管樂中較為困難的。一方面因為法國號音域寬廣,高音和低音在奏法和音色上差異都很大,掌握好不同音區的演奏需要較多的訓練。另一方面,法國號的管長較長而且呈高度彎曲狀,對氣流要求較高,起奏不易,所以技巧性樂段需要較多的訓練得以完成。最後,法國號採用的記譜法較為複雜,又需要演奏者靈活運用F調與降B調的轉換,因此也較其他銅管產生更多的吹奏複雜性。還有是,法國號的號嘴比較小,比較難控制嘴唇的鬆緊以及控制嘴型。記譜法
法國號的記譜採用移調記譜的方法。具體而言,法國號採用F調記譜,可用高音譜號或低音譜號記譜。當採用高音譜號時,實際發音比記譜音低純五度。這種記譜法目前較為多見。法國號也可採用低音譜號記譜,仍然記為F調。這時,實際發音會比記譜音高純四度。這種記譜法較為不合理,因為相當於強將法國號的音域移低八度後,再移高一個五度記譜。目前較為少見。也有一部分作曲家採用的是變通的低音譜號記譜的方法,仍然記為F調,但這時並不將法國號的記譜音記錄得比實際發音更低,所以採取此種方法記譜時,實際發音比記譜音仍低純五度,與高音譜號的記譜法相一致。但由於此種記譜法不符法國號演奏的傳統歷程,所以需要以註解的方式指明。特色
法國號現在多半含有兩種調性,稱為Double Horn,同時具降B和F調,但也有單純只有一種調性的Single Horn ,兩種調性的法國號具有不同的聲音特質,降B調法國號具有銅管的音質,較為明亮,有力,適合進行曲,而F調的法國號則有木管的屬性,溫柔,渾厚,相當適於抒情的樂句. Double Horn 藉着左手拇指的按鍵轉換兩種調號。 除了有 Double Horn和Single Horn之外,亦有例如Triple Horn等更複雜的法國號。(降B調,F調和高音F調)法國號因為音似狼嚎,因此也有人戲稱為狼號。在普羅高菲夫的音樂劇--彼得與狼中,即是以三隻法國號來代表狼,而 法國號亦代表中國的嗩吶和西方的電結他。 除了銅管五重奏外,在木管五重奏中更是唯一的銅管樂器,因為他的音色不像其他銅管樂器一般的剛烈,而是陰沉、圓滑自居,與其他銅管有所不同,可像木管一般的柔弱。


2013-03-04 12:46 am
http://zh.wikipedia.org/zh-hk/圆号

2013-03-03 16:48:33 補充:
法國號的吹法和其他管樂器差唔多but指法不同


收錄日期: 2021-04-20 13:38: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303000051KK0022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