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參考:
http://yddiew.bay.livefilestore.com/y1paF1DWgWStrfqUbObhvP1AuC2_a7GMh3LYUQq5K5xQWR9NlcycnQZ2joxXfpH9VSy0Ovg_pKHML3lq0GStt0fQ9xFAg6ER88A/%e8%8f%87.jpg
土壤長出菌類,應該是土壤中有菌絲或厚膜胞子潛伏這些菌絲或厚膜胞子一般潛伏於植物根部與栽培介質中,當土壤濕度過高時,可於數小時內形成大量胞囊,並釋放個游走子,藉流水、雨水或噴霧灌溉之水滴,散布到植株上造成新的感染,一般栽培介質在十數小時後,疫病菌即可完成感染,因此夏季多雨時節,病害蔓延十分迅速,常一發不可收拾。感染源多來自不潔之介質、盆缽、台架、或灌溉用水,疫病菌之胞囊一般侵入寄主之幼嫩部位,如新梢、幼葉、與幼根;傷口亦可幫助疫病菌更易侵入植物,尤以分株和修剪時所造成之傷囗最為嚴重,亦為疫病之主要途徑。當病原菌入侵根尖,先在根部皮層細胞間生長,然後進入導管中,並向上生長,形成小胞子隨著水分向上游動,感染更上層之維管束組織;當維管束受到阻塞或遭破壞,使水分無法正常輸送,罹病植株散失所有水分,導致上部萎凋、死亡。將病株莖基部橫切或縱切,內部維管束有明顯褐化現象,除此之外本菌尚可為害幼苗期,使地基部褐變而夭折。罹病植株死亡後,疫病菌可殘存在植物殘體、土壤、或栽培介質中,厚膜胞子在土壤中可存活數月之久,菌絲與厚膜胞子在植物殘體中或罹病組織中可以生存更久,若形成卵胞子,可以存活1~2年;病菌亦可隨水流傳送至遙遠之地。相信很難可以治療,建議將它丟棄,以免傳染給其他健康的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