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飲食從來不只有其實用裹腹充餓的一面,由於宗教、地理、經濟等差異,每個地方、族群或部落的飲食都會有其獨特的地方;而這些獨特性正好反映出他們獨特的背景。《蘋果日報》於2002月 日的報道中指出,港人每日吃掉55頓「魚蛋」,大概375 萬粒。 香港人對「街頭小食」的熱愛,可從請假去嘗一嘗好味的缽仔糕 ,和販賣「雞蛋仔」的店鋪竟是六十呎面積九萬元月租的最貴租金店鋪 ,這些極端的例子中看得到。究竟「街頭小食」為甚麼有這樣大的吸引力?正當涼茶成功申請成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候,立法局議員周梁淑怡撰文提醒香港人要重視自己的飲食傳統,並珍惜和發揚傳統食品。 吳昊教授則認為,「街邊小食」是香港的通俗文化 。那麼這個文化又是如何的與香港社會互相結連?英語有一句俚語是「You are what you eat 」,進食「街頭小食」的香港人,又是甚麼呢?本文嘗試以香港「街頭小食」及其飲食文化,去分析當中「街頭小食」所反映出的香港文化及身分認同。
從「街頭小食」歷史窺探香港
談起「街頭小食」,可以說是人民求生與民間智慧而衍生的。起初的「街頭小食」都是由街上的小販販賣的。小販是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一個普遍職業,一般是為了生計而開始。隨著香港社會的變遷,「街頭小食」仍然與港人生活和香港社會有著密切的關係。它們的出現,轉變;有如販賣及銷售方法、製作和類別等,也正是跟隨著香港的變遷和發展而改變。
.
.
.
.
.
.
「街頭小食」不單顯露了香港過去的歷史及成份,隨著社會發展,「街頭小食」也見證及跟隨了她的改變。「街頭小食」最初被認定為不合生、低俗和不能登大雅之堂,隨著香港社會的發展,市民經歷向上流動,「街頭小食」進入了原本不屬於它們的地方,也得到了從前沒有的認同。因為港人價值的改變,「街頭小食」因應生和健康的關注而進入了店鋪,亦使港人進入了生的迷思。現在,「街頭小食」已可以在茶樓、便利店及酒店內品嘗到;縱然街頭風味是否存在有待商榷。香港人對「街頭小食」念念不忘,在不同的情況下也可觀察得到,這不是止於個人的懷舊情意,更是香港人的一份集體回憶,也是突顯港人文化身分價值的一個媒介。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店鋪的穩定性及港人的大膽創新和包容,使「街頭小食」更趨多元,種類和口味更多。不單外來的小吃進駐了本港,也有改良了本土、傳統及外來小吃的例子。另外,也有新出現的港式「街頭小食」。而隨著全球化,香港的「街頭小食」也被帶到了其他地方,並冠以「港式」的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