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index.htm
北宋工商業發達及東京的繁華
北宋雖然外患深重、積貧積弱,但畢竟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全國歸於一統,社會逐漸安定,所以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宋初幾十年間,全國耕地擴大了將近一倍。當時鐵的年產量遠超唐代,造船、造紙、印刷業技術更為先進,產品頗為精美。北宋時,都市商業十分興旺繁榮,十萬戶以上的城市達四十多個,而宋都開封更成為全國的商業中心。
開封在北宋時又稱東京(東都或汴京)。據記載,東京的手工業、商業多達一百六十行,沿街店舖林立;鬧市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通宵不絕。在京都市場上,各地貨物琳瑯滿目,甚至日本、朝鮮、阿拉伯等國的商品亦有買賣。而北宋為了應付貿易及商業發展的需要,還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其社會經濟的發達,由此亦可見一斑。
宋人孟元老曾撰《東京夢華錄》,詳盡描寫宋東京的繁華,當時開封城中有鬧市、有酒樓、有茶館、有妓院,城中夜市至三更方盡,五更時分又再燃燈開張,夜以繼日,人煙不斷,可謂「不夜城」。此外,畫家張擇端還畫了一幅《清明上河圖》。上河是宋時民間對清明祭祖墳之謂,意同「上塚」。該畫描繪出清明時節東京東角子門內外及汴河兩岸的繁榮熱鬧景象,但見橋上車水馬龍,商販雲集,行人絡繹不絕,在在表現出當時中國第一都會的繁榮興盛。
南宋工商業發達及臨安繁榮
南宋雖然偏安一隅,並常受北方的金、元所侵,但其工商業卻十分發達。
製瓷業在南宋有大幅發展。本來北宋時江西景德鎮製造的青白瓷器已馳名全國,至南宋北方名窯的許多工匠遷移到南方,給當地製瓷業帶來雄厚技術力量和優良的新工藝,於是南方的青瓷白瓷工藝水平大大提高,產品數量亦大幅增加,使江南成為製瓷業的中心。
紡織業是南宋另一重要手工業部門。南宋統治下的江浙和四川地區早就以產絲織絹著名,南宋初為同西南各少數民族交換馬匹,官府又在成都的應天、北禪、鹿苑三寺設織造工場。於是全國絲織業均普遍發達,技術、產量大為提高。
南宋為增加財政收入,積極發展海外貿易,促使造船業的進一步發展。據吳自牧《夢粱錄》說,當時杭州周圍的海道裏,行駛著各式各樣的船隻,航運異常繁盛。沿海對外貿易港口建有相當規模的造船工場,在海上航行的船每艘可容數百人至上千人,反映出當時造船及航運技術的進步。
隨著手工業的發展,南宋的商業也進一步繁榮,尤其是海外貿易方面。當時同南宋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達五、六十個。從海外運入南宋的貨物計四百種左右。由南宋輸往海外的商品,則以絲綢及陶瓷器為大宗。泉州、廣州和明州是當時海外貿易的主要口岸。
工商業的發達,亦令貨幣的流通量大增。為了方便交易,南宋在北宋「交子」的基礎上,進一步發行「會子」等紙幣,開創了中國貨幣史的一個新紀元。同時,南宋境內許多商業城市都呈現一片繁華的景象。都城臨安為當時國內最繁榮的城市。在臨安城內,自大街到各個坊巷,大小店鋪連門皆是。大街上的買賣晝夜不絕。臨安的外城,東西南北各數十里,也都人煙聚集,百物繁盛。據計南宋中期臨安及其屬縣每年收稅一百二十萬緡,相當於北宋景祐年間全境歲收商稅總數的四分之一,可見當時臨安的商業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