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孔子

2013-02-13 10:18 pm
生平200字 所有內容不超600字
更新1:

兩個都說得不錯 只不過一個生平太長 一個沒生平= =

更新2:

用來交功課

回答 (4)

2013-02-13 10:26 pm
✔ 最佳答案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夏曆八月廿七,一說生於公元前552年夏曆八月廿一(公曆10月9日)。出生於魯國。其先世有宋國公室及殷商王室,15世祖為宋國第2任國君微仲。6代祖孔父嘉是宋國大夫,曾為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災逃到魯國的鄒邑定居。

孔子父親叔梁紇居於魯昌平鄉鄒邑,為鄒邑大夫。叔梁紇與元配施氏連出9個女兒,他望子心切,於是續娶一妾,得一子名孟皮,卻腳有殘疾。叔梁紇在72歲時三娶18歲的顏徵在,生孔丘仲尼。為得子,叔梁紇曾在尼丘山求拜,故取名丘,字仲尼。


早年教育
孔子早年生活極為艱辛,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孔子3歲時,叔梁紇去世,葬於魯國東部的防山,孔母未將墓的所在告訴孔子。顏氏移居曲阜闕里,將其撫養成人。
幼年的孔子常將祭祀用的禮器(俎豆)擺設起來,練習行禮演禮,作為一種遊戲。[5] 19歲時孔子為魯國貴族季孫氏做文書、委吏和乘田等小吏,管理倉儲和畜牧。娶宋人亓官氏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6]。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該子便名為孔鯉,字伯魚。孔鯉先孔子而死[7],有遺腹子孔伋,字子思。
23歲時孔子開始在鄉間收徒講學,學生有顏由(顏回之父)、曾點(曾參之父)、冉耕等。[8]
孔子的母親在他17歲時去世[9],孔子希望將父母合葬。為了打聽父親葬處,他將母親棺殯停於路口(五父之衢),向路人打聽。後孔母的鄰居曼父之母,告訴孔子叔梁紇的墓處,孔子這才將父母合葬於防。第二年,孔子在為母親守喪時,季孫氏宴請士一級的人(饗士)。孔子前往,不想卻被季孫氏家臣陽虎訓斥並拒絕。但後世學者多懷疑此事有偽。[10]
魯昭公十七年,郯國國君郯子訪魯[11]。郯子博學多才,27歲的孔子慕名拜見。韓愈《師說》有語:「孔子師郯子。」孔子先後「問禮於老聃,學鼓琴於師襄子,訪樂於萇弘。」[12]
大約三十歲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來到孔子身邊。此後,孔子一直從事教育事業,他廣收門徒,相傳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時學術下移、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故後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



過宋之危

孔子到了宋國以後,在大樹下和弟子習禮。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將大樹拔除。弟子打算盡速離去,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相失於鄭

孔子在鄭國時,與弟子失散,孔子獨自站立在郭東門。有人告知子貢,東門有人儀表像喪家之犬。弟子終把孔子尋回,並將此話告訴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受困陳蔡

吳伐陳、楚救陳之際,楚昭王派人聘請孔子,孔子隨即出發。陳、蔡大夫懼怕孔子為楚國所用,便將孔子圍困在陳、蔡野外,孔子等人不得行,絕糧七日,許多弟子病倒不起。弟子中多有不快者,孔子仍舊講誦不絕。後來派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接孔子。

晚年

顛沛流離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歲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尊為國老,但未受魯哀公的任用。這段期間孔子專註於教育和古籍整理。哀公十二年冬,孔鯉先孔子而死[14]。哀公十四年,顏回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哀公十四年夏,齊國陳恆弒其君,孔子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懇請伐齊,哀公讓他「告季孫」,孔子又向季孫請求出兵,結果遭到拒絕。前479年,孔子逝世,終年七十三歲,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

回首一生,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2013-02-14 6:15 am
http://www.chiculture.net/0301/html/0301a01/0301a01.html
坎坷的身世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時期的魯國。他三歲時,父親便去世了,跟母親過著孤苦的日子。
矢志學習
  孔子十五歲就立志學習,先後做過吹鼓手、倉庫和牧場管理員。他還專程到周天子的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陽)學習「周禮」,又拜見了道家思想的創始人老子。孔子三十五歲時為避亂去了齊國,聽了 「韶樂」之後,完全浸淫在至善至美的音樂境界中,竟然三個月吃不出肉味。
孔子的成就
  孔子回到魯國後,當了短暫的大官,先後出任小司空(掌管工程)及司寇(掌管刑法),創造了明顯的政績。孔子五十多歲後周遊列國十四年,到處鼓吹周禮。晚年專門收徒講學,一生教過三千多名學生,其中有七十多名成就了自己的事業。孔子在教學的同時,也專心著書立說,編修及整理了《詩》、《書》、《禮》、《樂》、《周易》、《春秋》等書。直至七十三歲逝世。後人為了紀念他,更為他修建了孔廟、孔府、孔林建築群。
2013-02-13 11:59 pm
孔子(前551-前479),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人。
孔子的遠祖是宋國貴族,殷王室的後裔。周武王滅殷後,封殷宗室微子啟于宋。
孔子因材施教,重視品德教育
孔子認為年輕人在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尊敬長輩,做人有信用,做事要謹慎、果斷,對人要有愛心,要多親近有良好品格的人。做好這些後,把餘下來的時間和精力,追求學問。
孔子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話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千萬不要加在別人身上。例如你不願意別人對你沒有禮貌,你也不要對人沒有禮貌;你不希望別人取笑你,你也不要取笑別人。
學而時習之
孔子有一句很著名的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意思是說,學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在適當的時候加以實習,不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在學習之後,如果能夠善加運用,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心中自然覺得高興。如果只是為了考試或求職,學習的樂趣就會減少
學而不厭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在孔子看來,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沒有年齡的限制。他認為,在學習中必須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和態度,那就是「默而識之,學而不厭」。
孔子有「萬世師表」之稱,受到後世的景仰,很多地方都有祭祀他的廟宇。其中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文物古蹟最豐富的,就是山東曲阜的孔廟。
2013-02-13 11:21 pm
在網上找的吧 = =


收錄日期: 2021-04-20 13:43: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213000051KK0012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