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國際關係一直是一種變動的互動關係,而非恆定不變的關係。所有關係的變化,都因各國彼此利害盤算的結果。明乎此,就能理解我下面的論述。
德意志與蘇聯在一戰後都是受到國際孤立的國家,因此早在威瑪共和時代的德意志,就企圖與蘇聯達成合作,透過將前國防軍軍官派至蘇聯協助軍事訓練、將軍事生產移至蘇聯境內等,以作為日後德國再軍備的準備,當然德國這些軍事合作,也不限於蘇聯,他們在中國,乃至拉丁美洲,都一樣有類似的行動。
希特勒上臺後,由於其強硬的反共立場,因此德蘇關係急速惡化。也因為如此,希特勒在上臺之初為了穩定東方,便向15年來一直處於惡劣關係的波蘭政府取得和解,並締結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並自此開始將德國向外擴張的方向轉至南方的奧地利、捷克等國,而不再以波蘭為首要目標。不過,這對希特勒來說,他並無意放棄收回在波蘭的"失土",而是基於德國軍事實力的考量。而在此時,德蘇關係仍處於極度惡化的階段。在此背景下,也就產生了羅馬─柏林軸心與德日反共公約的簽訂。
但到了納粹德國四出擴張,在奧、捷等國大有斬獲後,希特勒便將目標放在了波蘭身上。而為了解決波蘭,勢必要避免德國陷入兩面作戰的局面,但英、法對波蘭有獨立保障,且自德併捷克後,英、法兩國的姑息政策也有轉向,因此德國入侵波蘭,勢必得與英、法產生衝突。而波蘭雖與蘇聯關係一樣惡劣,但對於蘇聯來說,波蘭一旦為德國入侵,則蘇聯的防禦縱深就大受影響,因此以援波為借口,便成為蘇聯為保衛國土的可能行動。特別是在此時期,法國一力促使波蘭與蘇聯和解,企圖讓波、蘇連成一片,以遏止德國擴張,但波蘭的薩納奇政府計不及此,且與蘇聯矛盾重重,因而使此盟約成為幻影。與此同時,納粹德國為了避免蘇聯向波蘭靠攏,也避免因攻波提早與蘇聯產生戰爭(因此時德國估量自身實力,尚不能與蘇聯全面開戰),所以決定拉攏蘇聯,雙方終以瓜分波蘭及波羅的海三國為條件,結成德蘇互不侵犯條約。波蘭最後也就為德、蘇所分,而蘇聯更得以在德國允許下吞併波羅的海三國。而您提的蘇聯轉而親德,也就是在這一階段。
但是,希特勒的戰略主張還是放在對蘇作戰上(這在其《我的奮鬥》中就明確點出,德國所需要的「生存空間」,便是東歐、俄羅斯這片廣大由斯拉夫民族所佔的土地),只是這構想一直要等到他在西歐戰局穩定後,方有實力實行。也正因為此時希特勒認為西歐戰事已告一段落,才將部隊轉向對付蘇聯,雙方才爆發全面戰爭。對於蘇聯來說,他們本來只將軸心國與同盟國的戰爭視為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國家內部的戰爭,他們社會主義國家只要作壁上觀就好,但縱然如此,納粹德國仍舊主動向蘇聯挑戰,而蘇聯在戰爭初期也兵敗如山倒,難以抵擋德軍的攻勢。
至於日本,他們一直有兩派主張,一是北進派,也就是對蘇作戰,爭奪西伯利亞(這在一戰後期,日軍曾借俄羅斯內戰之機,入侵過一次);另一為南進派,也就是下南洋,爭奪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本來日本意圖透過參與反共公約,拉德國向蘇聯作戰,而德國當初找上日本,以正是希望日本能在攻蘇時牽制蘇聯,使遠東蘇軍不能用到歐洲戰場上。但日本與蘇聯在張鼓峰與諾門罕兩次交手失利後,見德國因自身戰略考慮,仍保持對蘇友好,也就轉而放棄北進,與蘇聯議和。開始完全貫徹其以南進為主軸的擴張策略。於是這就難以避免地與英、美在遠東勢力產生衝突,終至為排除美國在太平洋的威脅,而發動珍珠港事變,意圖迫使美國不插足西太平洋事務。不料,珍珠港反成美國參戰借口。
而當德國入侵蘇聯的當口,日本在東亞、西太平洋正打得焦頭爛額,因此極不願在北方再開戰線。而蘇聯則將主力放在歐俄,也不願遠東後院失火,因此雙方就一直保持《日蘇中立條約》而不加廢止。這也是為何德國入侵蘇聯,日本卻袖手旁觀的原因。
2013-01-29 20:27:22 補充:
希特勒在上臺之初為了穩定東方,便向15年來一直處於惡劣關係的波蘭政府取得和解,並締結德蘇互不侵犯條約。
剛發現這段的德波互不侵犯條約誤打為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在此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