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儒教的倫理道德是五倫和五常。
所謂五倫,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的人際關係。五倫和五常、五典具有相同的意義。孟子滕文公上說:「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是教人處於社會中,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之間的關係應如何相處的道理。也就是說五倫是人類平常應該履行的正當行為。又因五倫有它階級差別的關係,故稱五品。明朝宣宗皇帝御撰五倫書六十二卷,其第一卷是五倫總論,從第二卷至第二十三卷是為君之道,第二十四卷至第五十三卷是為臣之道,第五十四卷和第五十五卷是為父之道,第五十六卷至第五十八卷是人子之道,第五十九卷是夫婦之道,第六十卷是兄弟之道,第六十一卷至第六十二卷是朋友之道,詳細地論述著五倫的理法。這五倫書,於明英宗正統十二年出版,頒佈於全天下,由此可以想像當時的皇室是如何重視倫理道德之一斑了。
五典是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因為這五種是人類應該常行之道,故稱五常之教,也稱五常。又五常之道有仁、義、禮、智、信。根據儒家的倫理思想,一個家庭裡的父、母、兄、弟、子等,有其上下的差別,各人應在其立場上履行應盡之道,依據它,才能保持家庭的秩序。而且,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從家族的關係遍及所有社會的人群,而「仁」更是普及於動物。這種儒家五倫五常的倫理思想,長時期以來,不但成為中華民族依據之道,支撐著中國的家庭,維持了社會的秩序,同時,它的思想也大大的影響了日本與韓國。它成為日韓兩國人民的指導原理,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其次,考察佛教的倫理。在佛教中,對於倫理思想有非常具體的說明。而且,佛教的倫理超越於儒教的倫理,而有其特色。
佛陀所教導修行的實踐之道,一言以慨括之,那就是道德性的,去惡行,淨化生活的道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是有名的七佛通誡偈。過去七佛都以此偈教誡弟子,它表示著堂正的道德,是貫徹古今永遠不變的理法,並非釋尊新創出的東西。又以佛教倫理的基本立場來說,它不但明確地規定出善與惡的定義,而且更進一步強調應該超越善惡的觀念。這說法,在大乘佛教中特別強調,但在最初期的佛教裡也有說明。心中若存有惡念,不道德的行為隨之即現,這當然是不可以的。若執著於善,名譽薰心,為了名譽而行善,也是不純粹的善,因此必須超越行善的念頭。從佛教的立場來看,如果能遠離執著,行為自然與善不謀而合,這時就是不費力地去謀求,行為自然而然歸向正道。「超越善惡」的行為,才是正確的行為,也是佛教所強調之處。佛陀為了讓人類正確的生存,而說了八正道。這八正道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項道理。在阿含經中處處皆可見。根據著八正道,外表的正當行為,是以內在的正確思想為基礎,而論其範圍,是從外表的行為,普及到內心的淨化。這是儒家倫理所無法見到的特色。
對於一般的社會人士,佛陀開示了夫婦之間、父子之間、主僕之間、朋友之間的倫理,這在六方禮經中有詳細的記載。佛教雖然是以超越世間,出世解脫為最高目標,但還是重視人際關係的倫理道德,還是在為這個現實世界的人類,都能過著安祥樂利的生活而努力。
對於個人應遵守的道德,釋尊定了五戒。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把這五戒和儒家的五常之道相配合,不殺生即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相當於智,但佛教的不殺生戒,比儒家的「仁」更徹底。孟子說:「君子之於禽獸,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故君子遠庖廚也」。這是說對於動物給予同情心,然而那是屬於表面的,如果拿佛教凡有生命不可殺生主張相比較,那就極其膚淺了。佛教是以慈悲為本的宗教,其慈悲的精神,由人類到所有一切動物,都給與平等的對待,由此就可發現佛教倫理的特色。
又五戒之一「所謂不邪淫,是男女之道不可亂」。這對於夫婦間的倫理是非常重要的。不邪淫是使夫婦和諧,家庭幸福的基本條件。因此,世尊雖然自己離家修行,證得正覺,成為出世的聖人,但是仍以在家信眾的家庭幸福為念,而制定了不邪淫戒。
世尊對於僧團提出了六和,即: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等僧伽的生活倫理。這似是為僧團所制定之特別的倫理。但,事實上,如果這世間上的人們,大家都能行動一致,口無諍論,內心同歡悅,同遵法律和規則,思想一致,利益同分享的話,這世間就沒有鬥爭,沒有惡人,大家都能過幸福快樂的生活,人間淨土的實現就可近在眼前了。所以,與其說六和的規定是僧團的特別倫理,不如說它是社會倫理的指導原理來得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