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來拜媽祖不一定就是中國人或是中國人的後代嗎?
大甲鎮瀾宮的歷史。根據正史「淡水廳志」(1871)記載:「乾隆35年(1770)林對丹捐建」,祀於祿位者有,巧化龍、淡眉他灣、郡乃蓋厘、蒲本步等。這些從名字上就可看出他們是平埔族,屬於鎮瀾宮所在的大甲西社的道卡斯族,不願漢化而仍用本名。而「林對丹」這個漢人姓名應是漢化的平埔族,不是閩客。因為,根據乾隆29年(1764)的「台灣府志」,大甲社已集體漢化,接受乾隆賜漢姓、漢名、賜祖,把族譜接到中國血統上去,而且大甲社也改成大甲庄。可見,大甲鎮瀾宮是平埔族蓋的,不是和佬人,香客當然是平埔族。
平埔族蓋媽祖廟的例子很多,像台北關渡宮就是最早的一件。根據「諸羅縣志」,「康熙51年(1712)建廟,以祀天妃。落成之日,諸番並集」;「台中縣寺廟大觀」記神岡萬興宮:「雍正9年12月(1731)大甲西社首魁聯合數社倡亂時,張達京統領社勇(屬巴宰海平埔族)敉平有功,受清廷獎賞,於是引進香火歸台至此」。
再看這次媽祖文化祭的路線,從大甲、清水、沙鹿、彰化、西螺、到新港。這一條線老早就是集體漢化的平埔族所居。「台灣府志」記得清楚,彰化於康熙34年(1695)以前就集體漢化變成和佬人了;清水、沙鹿、西螺、新港則是乾隆6年(1741)以前,大甲最慢,也在乾隆29年(1764)以前被集體漢化。可見,沿途香客都是平埔族,今日的媽祖文化祭其實就是平埔祭。
事實雖已很清楚,可是有人一口咬定有族譜,不是台灣人。他們不知道被賜姓、賜祖,接到中國族譜的歷史。文獻會台灣通志卷8同冑志第3冊第60頁敘述:「為表示歸附,曾於乾隆23年(1758)令歸附平埔族薙髮結辮並實施賜姓政策,亦令改用漢名」。
賜姓令一出,雍正8年歸附的60多萬立即改用漢姓名,血統隨姓接到中國族譜。乾隆48年(1783) 歸附人數增加,賜姓增為91萬,血統大亂。賜姓使台灣、中國同祖宗,中國人有種族優越感,不願和台灣番同祖宗,迫使滿清緊急叫停。這個事實記在文獻會台灣通志卷8同冑志第3冊第61頁:「漢人以姓氏為正血統、睦族之基,不欲因賜姓政策之實施而有所混淆」,「光緒12年(1886)刷新番政,一面勵行賜姓政策同時諭示,凡土著族已用漢姓者,應於姓氏下加新字」。結果,台灣人以持有漢族譜(被賜的)為理由拒不回去當「番」。
1764 (乾隆29)年,重修鳳山縣志記載:「阿猴渡、萬丹渡、新園渡,皆八社番掌管?渡,為中元三資,官司憐卹窮番之意也」。證明屏東人在1764年之前,不但拜媽祖,也有中元普渡,可見漢化之早之深。根據台灣府志記載,屏東在鄭成功時代乃是蠻荒邊陲,是流放罪人的場所,在1764年之前漢化程度就如此之深,媽祖文化祭所經的縣市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