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的評價

2013-01-22 6:53 am
簡單且少一點!
謝謝!!

回答 (5)

2013-01-22 4:46 pm
✔ 最佳答案
紀元前三三年,匈奴汗國(南匈奴‧王庭設蒙古共和國哈爾和林市)呼韓邪單于(十四任)欒提稽侯柵入朝,請求准許他當中國女婿,使他感覺有所倚靠。西漢帝(十一任元帝)劉奭把皇宮「良家子」王嬙,別名王昭君,賞賜給呼韓邪單于,呼韓邪單于歡喜得心裡唱歌,感激涕零,上書劉奭,表示他:「願意當中國的警衛,代替中國邊防部隊,保護東自上谷郡(河北省懷來縣),西到敦煌郡(甘肅省敦煌市)之間的邊塞,萬世相傳。請撤銷邊防,命戰士復員,使天子的小民,獲得休息。」呼韓邪單于封王昭君當寧胡皇后(寧胡閼氏),稍後,生下一個男孩,名欒提伊屠智牙師,封右日逐王。   歷史上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西施的事蹟,發生在紀元前五世紀一○年代,資治通鑑還沒有開始。但其他三位美女,則全部包括在資治通鑑之內,而以楊玉環女士的事蹟最為詳盡。貂蟬女士僅有她的行動,沒有她的名字。王昭君女士則僅只上述的幾行。然而,史學家吃力捧場的角色,未必受到人民重視,而一些只寥寥數語提及的人物,透過文學作品,雖經數千年之久,人們的記憶猶新。二十世紀以來,傳播工具發達,報紙、電台、電影、電視、舞台劇等等,使四大美女的形象,更家喻戶曉。然而,也使四大美女──尤其是王昭君的際遇,距事實也越遠。   王昭君,湖北省秭歸縣人,王穰的女兒。無疑義的,她漂亮非凡,所以雖然生長荒村僻壤,仍然被選入皇宮。王昭君自負她的容貌,認為只要她一入宮,皇帝就會著迷。再也想不到,皇宮可是美女窩,天下最美麗的動物,都集中在那裡。   王昭君入宮幾年之久,始終見不到劉奭的面。就在這時候,匈奴汗國呼韓邪單于(十四任)欒提稽侯柵,向中國求婚。劉奭決定在美女群中,物色五位,當作禮物賞賜給他;王昭君挺身而出,自願前往。在致贈禮物的宴會上,五位美女盛裝出見,王昭君艷麗奪目,漢書上形容她:「光照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劉奭── 這個不知道玩過多少美女的垂斃君王,也大為震驚,想要改變主意,卻不能張口,只好目送她投入呼韓邪單于的懷抱。呼韓邪單于想不到中國這麼慷慨,竟把最漂亮的美女賞賜給他,感激涕零之餘,企圖回報,這才提出願意擔任中國北方防務的建議。   呼韓邪單于逝世後,長子復株累若鞬單于(十五任)欒提雕陶莫皋繼位,依北方蠻族習慣,王昭君繼續當皇后,跟新單于又生了兩個女兒。我們不知道她何時香消玉殞,只知道她埋葬在河套以北的陰山跟黃河之間。一片黃沙,唯墓草碧綠。杜甫曾有詩憑弔:「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另在伊克昭盟北部的黃河岸上,也有王昭君墓,據說是衣冠塚。   王昭君在文學上引起的衝擊,遠超過她在政治上引起的衝擊,文學上的結論是她芳心充滿幽怨。恰巧西漢政府處決了一批宮廷畫家,其中之一的毛延壽,遂被認為因向王昭君索取賄賂,不能達到目的,就把她畫得容貌平庸。劉奭因思念王昭君,一病不起,王昭君也深恨放逐蠻邦,在呼韓邪單于死後,不願再嫁,自殺。也有些作品強調:王昭君在被迫前往蠻邦中,投水而死。她似乎那麼的眷戀中國宮廷,那麼眷戀中國皇帝,好像一對恩愛夫妻,被活生生拆開。廉價的愛情故事,在劉奭跟王昭君之間展開,生離死別,迴腸九轉。   這類汗牛充棟的文學作品,顯然抹殺了一件事實,那就是,王昭君對中國的宮廷和皇帝,早已厭倦絕望,大澈大悟下,自願脫離。王昭君離開五個月後,劉奭便翹了辮子。幸虧劉奭沒有留下她,如果留下她,頂多過五個月陪伴病夫日子,然後被送到墓園,作為張修女士第二(參考前六四年),囚禁到死。這種形勢之下,她怎麼會有幽怨?有的話,也只有感謝上蒼,保佑她及時的跳出蛇窟。匈奴汗國單于固然也有美麗的小老婆群,但王昭君擁有的是中國娘家強大而又高貴的背景,在王庭中,居於榮耀地位。換在長安,誰都不能保證慘烈的奪床鬥爭中,她這個鄉下姑娘會有什麼下場?下任皇帝劉驁,完全在趙飛燕姐妹控制之下,殺人如麻,王昭君即令不被送入墓園,也逃不脫劫數。她就更沒有理由幽怨,而且恰恰相反,她反而更有理由為自己明智的抉擇歡呼。從她主動要求出宮的舉動,可看出她是一位罕見的有性格、有膽識的漂亮姑娘。兩千年來,在庸俗文化人的筆下,王昭君的高貴品質,被曲解誣衊,竟成為一個貪圖眼前富貴,念念不忘主子恩典的奴性入骨的人物,使人扼腕。
參考: 柏陽版資治通鑑
2015-04-20 8:03 am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運彩遊戲、真人遊戲、電子遊戲、對戰遊戲、對戰遊戲●●●

●新舊會員儲值就送500點

● 真人百家樂彩金等你拿

●線上影片直播、正妹圖、討論區免費註冊

歡迎免費體驗交流試玩!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2013-01-28 6:03 am
王昭君於漢元帝時期以良家子的身份被選入宮為宮女。畫工毛延壽趁機勒索宮女。宮女們為了自己能被皇帝選中,送給毛延壽很多錢財。雖然王昭君相貌出眾,但因品格高尚,不似他人用各種手段以謀求皇帝的寵愛,毛延壽得不到賄賂,便故意醜化她[1]。於是「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2]。竟寧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請求和親,昭君自願請求嫁於匈奴。到了昭君出塞那一天,元帝見昭君美冠漢宮,不禁大吃一驚。他本想留下她,可是又怕失信,只好忍痛割愛。後來漢元帝大為惱火,想要殺掉毛延壽等畫工[3]。

呼韓邪單于封其「寧胡閼氏」。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育有一子,名伊屠智牙師,後為右日逐王。

呼韓邪死後,王昭君欲歸漢,漢成帝命其「從胡俗」[4],再嫁呼韓邪單于的兒子復株累若鞮單于。育有二女,長女為須卜居次,次女為當於居次。

王昭君死後,葬於「青冢」(現內蒙古呼和浩特城南)。

姓名:王嬙

字:昭君

位號:閼氏

徽號:寧胡

妃號:明妃

出生 : 前50年左右

婚年: 前33年

逝世:不詳

昭君出塞意義重大! 絕非某些樓上大大 的說法當漢元帝的小三。

漢高祖劉邦率32萬大軍親征匈奴,被匈奴40萬大軍圍困在平城! 漢文帝時匈奴揮軍南下,竟一路攻到長安城下!! 漢朝調數十萬大軍支援,死守長安。

到了漢武帝時,派衛青、霍去病等名將率精銳騎兵追擊匈奴3千里! 動用百萬人力、物力! 雖然擊潰匈奴並迫使其投降,但文、景兩代的國庫積蓄為之一空! 虛弱的漢朝再次和親。

到了漢元帝時,雙方處於「你不犯我,我不犯你」的緊張狀態;匈奴對以前漢朝毀滅性的軍事打擊仍記憶猶新。 漢朝也不想耗費國力大動干戈! 王昭君能讓兩國不戰而和! 其功勞豈是普通小三能相比? 只有歷史知識貧乏的才不明白。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道盡一介美麗女子,成為政治犧牲品的悲哀。
2013-01-24 10:40 pm
對昭君出塞歷來評價頗多,評價各異,如: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家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李白: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

  兩人都對昭君出塞寄予無限的憐惜與感嘆。另外還有:

  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家使人嗟。

  王安石也有吟詠王昭君的詩,他另創新意,不落俗套,認為王昭君未必就是一件壞事,如: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欲說無語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植拔春風手,彈著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家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此外歐陽修的“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也與王安石的意思相同,前后輝映,以理度情,從人性角度著墨,使人更能了解王昭君在出塞前后的悲苦之余,也未嘗沒有另一種迷離心情,也未嘗不是人生價值的另一種實現。“青家”墓碑上也刻有:

  一身歸朔漠,數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論,幾與衛霍同。

  這首詩,包括“和親果使邊烽消,鹿閣何人許共論。”總算對王昭君出塞和親,有了公允的論斷。

  王昭君的兒子右逐日王一系后來日益強盛,與東漢交惡,被竇憲追擊,一路西竄,越過蔥嶺進入歐洲,佔領哥特人的地盤引起羅馬帝國的崩潰,在歐洲大陸建立了強大的匈奴帝國,也就是后來的匈牙利和塞爾維亞等國。

  昭君出塞的故事迄今流傳了兩千年了。戲本《漢宮秋》裡,昭君似乎脫離深宮苦海,以公主的名義遠嫁嵇候珊后得到了幸福,但事實是在她第二個丈夫雕陶死后,她請求歸漢未被允許,並被命嫁給前夫的兒子,多年的積怨太深,無法排遣,她服毒而死。昭君也有詩作傳世:

  “……

  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裡悠長。

  烏呼哀哉。憂心惻傷。”

歡迎來我的粉絲團
FB:http://www.facebook.com/pages/%E6%94%B9%E5%96%84%E9%A0%AD%E9%AB%AE/109230175905163
討論區:http://www.eherber.com/talk_01.php?f907
參考: 網路
2013-01-23 6:11 am

http://www.chiculture.net/1701/html/c11/1701c11.html
漢初和親匈奴
漢朝初立時,匈奴強盛,曾以精兵40萬圍漢高帝於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白登(山名,在大同西南),長達七天七夜,漢遂與匈奴結和親之約,漢高祖劉邦與匈奴冒頓單于約為兄弟,並奉宗室女嫁給冒頓單于,每年賜予匈奴定量的棉、絲、酒、米等物品。
昭君出塞意義重大
漢高祖以後,和親之約,屢行不鮮,其中以「昭君出塞」的故事最為著名。王昭君,名嬙,字昭君,於漢元帝(公元前48年-前33年在位)時被選入後宮。元帝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請婚於漢。昭君奉旨嫁與呼韓邪單于,封為「寧胡閼氏」,生男名伊屠智牙師,後為右日逐王。
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死,復株若單于繼位,昭君從匈奴習俗,繼為復株若單于閼氏,生二女,一為須卜居次(公主),一為當於居次。
昭君出塞是中國民族關係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加強了西漢與南匈奴之間的友好關係,使呼韓邪單于的後裔始終親漢,以致後來匈奴發生內爭時,才會出現南匈奴附漢,匈奴族大量內遷等史事。
和親之約不絕
和親之約,是維護以農耕為主的漢族,和以遊牧為主的匈奴族之間友好關係的主要策略。終漢之世,雖與匈奴時有征戰,但和親仍是一直奉行的重要國策。數百年間,和親不絕,關市貿易亦不絕。


收錄日期: 2021-04-20 13:33: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121000016KK0736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