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http://hk.chiculture.net/1102/html/b/1102b20.html
義學又稱「義塾」,是古代官員或鄉紳以公款或捐資興辦的學校,免費教育本族或鄉里子弟的一種私學。
http://www.chiculture.net/20902/html/c14/20902c14.html
會館最早出現在明永樂年間,是各省縉紳為便利同籍應試士人而在京師與各省要地創設的。入清以後,會館之設再趨興盛。會館成為明清時期一道獨特的社會景觀。作為一種地緣性組織,它通過舉辦各種慈善活動來聯絡鄉誼,敦洽鄉情,促進同籍人事業的發展。至19 世紀中葉,各地會館及其所附設的慈善組織已經比較完善,救濟功能、範圍和形式都有新的擴展,其慈善活動也愈趨活躍。
會館舉辦的慈善活動主要有助學、助喪、施醫、濟貧等四個方面:
一助學。會館的設立,原本就是明清兩代科舉制度的產物。明清之際許多會館都對同籍的貧寒舉子特別照顧。有的會館還建立義塾、義學之類的慈善教育機構,培育了不少貧兒成長為社會有用之才。尤其江浙商人創建的會館致力於近代新型學堂等教育活動的建設,對會館慈善活動在近代的轉型與發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助喪。會館裡附設丙舍、義園或義塚等慈善設施,這是明清兩朝會館慈善事業中最重要的一項善舉。素有仁義之稱的徽商尤熱衷於此。但他們所服務的對象僅限於同鄉。由於其設立的宗旨和設施的特殊性,它的運作管理帶有相當濃厚的地緣色彩。
三施醫。會館往往對在異鄉染病和年邁體虛的同鄉人延醫治病,上湯敷藥,以療傷痛。
四濟貧。會館及其慈善機構總是及時向同鄉伸出救援之手,竭力扶助。如家鄉遭遇天災,有的會館還召集同鄉人集會,充當起為家鄉籌辦義賑進行慈善救濟的重要角色。某些會館還設有專門救濟寡婦的慈善機構。
會館的經費主要通過向社會界勸募,尤其是在外地的同籍範圍人士中自願捐獻、同籍各處富有人家的分攤集資,以及同籍工商行業抽提等各種途徑獲得。
會館的慈善機構對於慈善經費的使用和慈善活動的開展都立有相應的章程和規條,便於管理和督察。但凡遇到重大慈善活動,都強調須公議後擇善從之,體現出一種民主協商的精神。
會館作為民間的鄉幫組織,通過開展慈善活動,在恤孤濟貧、純正民風、穩定社會秩序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