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菩提伽耶BADHGRYA—佛陀悟道 成道地
是聖地中最具重要意義的聖地, 釋迦牟尼佛經過絕食苦修後,到達此地,受到村中少女的供養,恢復體力,並且在菩提樹下悟道 佛陀出家後, 四處尋師訪道, 曾拜阿羅邏仙與優陀羅仙修息,進入外道最高的禪定—非想非非想定. 他發現到, 這個色身即使得到一個最高精神的禪定,仍無法斷除煩惱, 了脫生死.於是他到了尼連禪河畔附近的苦行林力修斷食苦行, 透過親身體驗, 他明白不論奢華的生活或極端苦行都不能使他證悟真理, 唯有持守「中道」方能到達彼岸. 於是, 他放棄苦行, 並接受村中牧羊女的乳糜供養. 後來他來到菩提伽耶, 在一株菩提樹下靜坐思維, 為求證道, 發重誓言: 「若不成道, 不起此座」此一誓言震動魔宮, 魔王波句知娑婆世界將有佛出世,內心非常不安,大舉魔子魔軍擾亂佛陀, 並派遣三魔女以百般姿態妖惑佛陀, 卻都為佛所降伏.
他開始用思維覺悟的方法,去理解, 去證悟, 到底這個世間的一個生死的實相是甚麼?要怎麼樣才能真正的解脫煩惱?他從十二因緣中理解到生命的流轉, 了知道輪迴的實相, 最後終於夜睹明星而悟道, 成就了宇宙人生的一個不生不滅的真理.
一切眾生,實是本來清淨,由於過去一念無明妄動,便有行為造作,有行為造業便有入胎之識。 有入胎之識便有現生之胚胎,有了胚胎便具備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出胎後,六根就會有六種觸覺,有六種觸覺便有六種感受。 有感受便懂得愛,懂得愛之後,就會執著,極力去奪取,有所奪取,便會形成未來世之業因。 有了未來之業因,就會領受來世之生。 有生就必然會有老死,及一切憂愁悲傷苦惱。 這就是十二因緣的順生門。
佛說:如來藏的本體,雖然不變,但其用則會隨緣。隨緣與妄心相應,而變出色與空,就會周徧於法界。是故於一真法界中,就妄見風之動搖,空之澄寂,日之光明,雲之昏暗,眾生不曉得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違背本有的覺性,攀緣塵相,故此發出塵勞煩惱,惹出輪迴生死的苦相。
佛曉得如何妙用不生不滅的根性,為本修之因,解脫塵勞妄法,摻合於如來藏性中,與真心相應,只是一片真心,心光圓明,徧照於法界。故此法界中,能生出兩種無礙妙用,一是理事無礙,二是事事無礙。
理事無礙者,一可以變為多,多可以合為一,這叫做『一多相容門』。如地藏菩薩,一身分為無量身,無量身復合為一身。
事事無礙者,小可以變作大,大可以縮成小,這叫做『廣狹自在門』。如法照,弘法之時,見有數丈高的佛菩薩,往往來來於虛空中,是為小可以變作大。如惠約,入於瓶裡,如文殊,現於缽中,是為大可以變作小。
是故此心即是道場,不待搬動,也不會生滅。這個不動道場的真心,能徧滿於十方世界。(詳見楞嚴經四卷)
~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供參考 迴向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