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正所謂忍.....一定是被動地意識觀念而起得嗎?

2013-01-07 8:47 pm
請問:正所謂忍.....一定是被動地意識觀念而起得嗎?


對於忍......
諸君有何看法
佛經有何典故


再東降演理阿........佛版很多位忍辱大師啊


是我不拘相...還是大師們不拘相啊?

更新1:

乾了吧...老何。

更新2:

老何說:東降妳別得了便宜還賣乖唷! 老叫老何我干了....其實妳自己卻偷偷把酒水灑在地上。 別以為我不知道..........

更新3:

行刑式槍決......把槍口抵著大腦算"忍"嗎?

更新4:

問題是...誰抵誰?

更新5:

本住孩是字註 本住還識自住 本住還是自住

更新6:

這個世界誰怕誰.....倒底是東風吹得錯,還是戰鼓擂的錯

更新7:

萬事俱備,最佳羊封顛..............

回答 (3)

2013-01-07 11:32 pm
✔ 最佳答案
佛友您好

圖片參考:http://d.yimg.com/mu/nimage/b524e757f1998b74
學習 彌勒菩薩大肚能容 有容乃大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小不忍則亂大謀 一把無名火燒燬功勞林.....等
說明忍辱重要 再從修行中重要
經典關於忍辱的開示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 是學佛人的必修科目
忍辱是很高境界 還不究竟 無生法忍就是候補佛 準備成佛
忍辱化為包容 成究竟
家庭這部經
忍辱功夫是不夠 要包容化無明 圓滿家庭經
緣圓*圓滿經*

佛經對 忍 描述很多後學歸納:
不忍之害:
1《三摩地王經》
互相若生嗔恨者,淨戒廣聞不能救,參禪住靜不能救,佈施供佛亦無救。
2《佛遺教經》
所以者何,瞋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
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
3《七處三觀經第24經》(大正藏卷2)
五惡不忍辱。何等為五?一者多怨,二者多讒,三者多不可意,四者十方不名聞,惡行
五者已命盡身墮惡地獄。是為五惡不忍辱者。
忍之益處:
1《法句經》
見怒能忍 至誠安徐 口無粗言 不害眾生
履仁行慈 博愛濟眾 福常隨身 臥安覺安
惡言罵詈 憍陵蔑人 興起是行 疾怨滋生
遜言順辭 尊敬於人 棄結忍惡 疾怨自滅
2《佛說四十二章經》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
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
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第七章)
3《佛遺教經》
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
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4《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複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5《維摩詰經佛國品》
忍辱是菩薩淨土。
6《妙法蓮花經》
是諸菩薩等 志固無怯弱 從無量劫來 而行菩薩道
巧於難問答 其心無所畏 忍辱心決定 端正有威德
(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7《大寶積經》卷七十八〈富樓那會·具善根品〉
忍辱為十力之本,諸佛神通之原,無礙智大悲皆以忍為本,四諦、念、正勤、根、力、覺、道分皆以忍為本。
8《大智度論》(卷三十)
忍為一切出家之力,能伏諸惡,能於眾中現奇特事。忍能守護,令施戒不毀
忍為大鎧,眾兵不加。忍為良藥,能除惡毒。忍為善勝 ,於生死險道安穩無患
忍為大藏,施貧苦人無極大寶。忍為大舟,能渡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忍之方法:
1《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
若有愚下狂亂眾生來罵辱者,皆忍受之。譬如醉象難可禁制,應以鐵鉤而調伏之
瞋心醉象,亦複如是,以忍辱鉤而制禦之,令其調伏,名為安忍波羅密多。
2《優波塞戒經》(羼提波羅蜜品第二十五)
有智之人,若遇惡罵,當作是念:是罵詈字,不一時生,初字出時,後字未生,後字生已,初字複滅
若不一時,雲何是罵。直是風聲,我雲何瞋。我今此身,五陰和合,四陰不現,則不可罵
色陰十分,和合而有,如是和合,念念不停。若不停,誰當受罵。……世間罵者,亦有兩種:
一者實,二者虛。若說實者,實何所瞋。若說虛者,虛自得罵,無豫我事。我何緣瞋
若我瞋者,我自作惡,何以故?因瞋恚故,生三惡道
若我於彼三惡道中受苦惱者,則為自作自受苦報。
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4《妙法蓮花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文殊師利:雲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
又複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5《大方廣佛華嚴經》十行品第二十一
菩薩爾時,複作是念,我從無始劫,住於生死,受諸苦惱。如是思維,重自勸勵,令心清淨
而得歡喜,善自調攝,自能安住於佛法中,亦令眾生同得此法
複更思維,此身空寂,無我我所,無有真實,性空無二,若苦若樂,皆無所有,諸法空故
我當解了,廣為人說,令諸眾生,滅除此見。是故我今雖遭苦毒,應當忍受。
6《摩訶般若波羅密經》
心不動故,具足羼提波羅密。
7《大般涅盤經》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十之三
菩薩修行大涅盤者作是思維,若不能忍受如是身苦心苦,則不能令一切眾生度煩惱河
以是思維,雖有如是身心苦惱,默然忍受。以忍受故,則不生漏
8《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 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 長伸兩腳臥 
羊後學祝福大家無生法忍 包容一切
阿彌陀佛

2013-01-07 10:10 pm
正所謂忍.....一定是被動地意識觀念而起得嗎?是被動的, 是扷心扷肺的挑逗.
<利刃高而下挫心>而不動可謂之忍.
2013-01-07 8:54 pm

就是想而不能行
知而不能認同的

人事物

2013-01-07 12:54:26 補充:
貪嗔癡 也算忍的範圍

2013-01-07 12:55:48 補充:
就像看見你 文字 會升起恚 還是要轉

就像妳看見我無明 你也不歡喜

............


收錄日期: 2021-04-16 22:36:1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107000010KK0210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