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藏傳佛教密宗的喇嘛們宣稱他們是佛教的出家人,是因為受了三昧耶戒。但是從佛教的教理與實證的行門上來說,如果受了三昧耶戒,其實就不是佛教僧人,反而成為外道,一切佛教徒尚且不應該供養他們,何況把他們當作是佛教的僧人。因為三昧耶戒是藏傳佛教密宗中自己創設的,並不是佛陀所制定的戒律;而且三昧耶戒的領受與修持,都屬於婆羅門教的行淫境界,只是閨房技藝而與佛法絲毫都扯不上關係。所以受了三昧耶戒的所有喇嘛,都不是佛教中的出家人;受了三昧耶以後,所有的密宗信徒就變質而不再是佛弟子了。反過來說,如果不領受三昧耶戒,就不能取得喇嘛的身分,又不能成為藏傳佛教密宗中的出家人,就不是喇嘛,既不能弘法也不能受佛教徒的供養;但是受了三昧耶戒以後,又違背正統佛教的所有戒律,也不再領受佛教的菩薩戒等戒律;以前如果曾經在正統佛教受了聲聞戒或菩薩戒,還得要捨棄以後才能領受藏傳佛教密宗獨有的三昧耶戒,又成為外道而與佛教無關。
===================================================
三昧耶戒是修雙身法的密宗藏傳佛教喇嘛教,所私設的戒,並不是佛教的戒律,如果受了這種戒,就成為喇嘛教徒,而不再是佛教徒。
因為受了三昧耶戒,就必須天天行淫,而且又不是夫妻間的行淫,喇嘛與弟子行淫,就佛教的戒律而言,是邪婬。
邪婬就破了佛教戒律,而且會下三惡道,這種戒不是正戒,應該棄捨。
《正法念處經》卷7〈3 地獄品〉:「何者邪行。所謂沙門。自知沙門本在俗時。先共婦女曾行欲來。得欲滋味。雖為比丘。心猶憶念。夜臥夢中。見彼婦女。於婬欲味。不善觀察。即共行欲。彼人覺已。心即味著。非梵行事。思量憶念。心生隨喜。向他讚說婬欲功德。喜笑心樂。樂行多作。彼彼喜樂。彼人以是惡業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處合大地獄鉢頭摩處。受大苦惱。所謂苦者。彼地獄處。一切皆作鉢頭摩色。與鉢頭摩色相相似。彼處如是普皆赤色。有赤光明。閻魔羅人。取地獄人。鑊中煮之。若置鐵函。鐵杵搗之。若脫彼處。彼人遠見鉢頭摩花在[5]清池中。彼地獄人。若於函鑊二苦得脫。於彼[*]清池鉢頭摩花。望救望歸。疾走往赴。生如是心。我往彼處。應得安樂。彼地獄人。飢渴苦惱。望鉢頭摩。彼人如是若百過走。若千過走所走之道。多饒鐵鉤。傷破其足。既破足已。敷心在地。彼地鐵鉤。傷破其心。若背著地。鐵鉤破背。若傍著地。鐵鉤破脇。若其坐者。鐵鉤上入。彼人如是迭相唱喚。若燒若煮。飢渴身乾。迭相唱喚。號哭懊惱。一切罪人如是齊心。看鉢頭摩。閻魔羅人。在其背後。執大利刀。若斧若枷。割斫打之。彼地獄人。種種方便求救求歸。到鉢頭摩。到已即上。望涼冷故。彼鉢頭摩。如佉陀羅。大火遍滿。金剛堅葉罪人既上。樹葉鉤卷。彼惡業人。以惡業故。在合地獄鉢頭摩處。如是無量百千億歲。以惡業故。煮而不死。乃至作集惡不善業未壞未爛。業氣未盡。於一切時與苦不止。若惡業盡彼地獄處爾乃得脫。若於前世過去久遠。有善業熟。不生餓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業之處。彼人則得雄雌等眼看視不正。無戒貧窮。壽命短促作集業力之所致也。」(CBETA, T17, no. 721, p. 37, b9-c12)
[5]清=青【宋】【元】【明】【宮】*。[*5-1]清=青【宋】【元】【明】【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