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井田制的原因與意義?

2013-01-04 4:07 am
設井田制的原因與意義?
月多井田制的資料月好!
!THX:)

回答 (2)

2013-01-04 9:49 pm
✔ 最佳答案

井田制與西周農業經濟
在經濟方面,與封建制度相配合的有「井田制」。在西周,全國土地均屬周室所有。天子將王畿外的土地分給諸侯作封國,諸侯又分地給卿大夫稱采邑,士則從卿大夫取得食田。但是各級貴族對於自己的土地(從王畿到封土、采邑、食田等),只自留一部分,稱公田,其餘則交給庶民耕種,稱私田。據《孟子.滕文公》載:「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從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其意思是說各級貴族以方里「九百畝」而劃成井字形的田,中間一百畝為公田,四周是私田分給八戶。農家要先合力耕好公田,然後才能回私田勞作,這實際上是一種勞役地租制度。
在西周前期,井田制頗見成效。周人發祥於土壤肥沃的渭水流域,素以精於農耕見稱,立國後農業進一步得到發展。當時不但有銅製農具,有種類眾多的農產品,包括黍、稷、粟、麥、粱、稻、菽、桑、瓜、果等。周人亦注意農耕方法,普遍採用耦耕(二人各持一耜並肩而耕),並懂得以「休耕法」來保持、恢復地力。當時的休耕法是把土地分成三部分,每年保持一部分不耕,以後相互輪替。
中國的農業生產方式發端於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經夏、商而不斷進步,至西周終於奠定了農業社會的基礎。

井田制
西周王朝的廣大國有土地﹐實行井田制的管理方式。《周禮‧小司徒》:「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孟子‧滕文公上》說:「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井田便是在規整的一塊方田之外附有墉垣﹐並有畎﹑溝﹑洫﹑澮等更周密的灌溉系統。諸侯和百官從周王那兒直接得到的土地及依附于土地的生產者﹐只能世襲﹐無權買賣﹐故井田制有兩層用意﹐既是諸侯和百官作為俸祿的等級單位﹐也是課驗勤惰直接耕種者的計算單位。西周後期出現了土地轉讓或買賣﹐井田制瓦解。
2013-01-04 7:00 am
井田制
是中國春秋以前土地公有制的實現形式。井田就是方塊田。「井田」一詞 ,最早見於《榖梁傳·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畝,公田居一。」

據說,夏朝曾實行過井田制。商朝、周朝的井田制因夏而來。到西周時已經發展很充分。《周禮·地官·小司徒》載 :「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以任地事而令貢賦,凡稅斂之事。」到春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的和牛耕的普及,使得農業生產力大大地提升,庶民都自己開墾私田,而荒廢公田,井田制逐漸瓦解,使得井田制「唯莠驕之」。

井田制就是把耕地劃分為一定面積的方田,周圍有經界,中間有水溝,阡陌縱橫,像一個井字。一人耕種大約100畝(約合今182公畝)。100畝為一個方塊,稱為「一田」。甲骨文中的「乢囲」字也是由此而來,被認為是井形塊狀耕地的證據。一井分為9個方塊,周圍的8塊田由8戶耕種,謂之私田,私田收成全部歸耕戶所有;中間是公田,由8戶共耕,收入全歸封邑貴族所有。《詩小雅·大田制》稱:「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但實際上並不是每塊井田都是900畝,還存在諸如800畝,1000畝這樣的特殊情況。

井田制的史料僅來自於《孟子》與《周禮》,或者再參考《詩經》。在《孟子》之前,沒有關於井田制度的記載。有學者仍然缺乏考古支持下猜想,井田制度可能僅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制度,「有很多理想化成分」。由於實際地形地貌的千差萬別,這種制度可能從未得到嚴格的實施。胡適在《井田辯》一文中就認為孟子所講的井田制是傳說加想像。郭沫若承認有井田制,「周制百步為畝,一夫百畝,稱為一田,是井田的基本單位」,但他認為孟子所說的井田「完全是孟子的烏托邦式的理想化」。唐蘭認為「那末,田十田是田一千畝。」范文瀾亦否認井田制:「西周領主們的土地疆界縱橫交錯,象無數的井字,但並沒有一井九百畝的那種劃分,與邑密切相關的井,也不是孟子所說的井。」

井田制度是可以還原出來的中國夏、商、周三代社會的基本政治經濟制度,可以將它定義為:井田制度是建立在以井田作為一種有效的產權供給制度為基礎的中國夏、商、周三代社會的農業生產方式及其制度結構安排的總體描述;同時也可以解釋為微觀經濟活動如何與宏觀價值構造相結合,以實現資源包括資源資源與社會資源兌現率最大化的一種社會政治經濟關係。結果,隨着這種產權制度的有效性的喪失而失去其現實意義並退出歷史舞台。

公元前361年,商鞅在秦國實施改革,主要內容有:「廢井田」、「開阡陌」、「民得買賣」、承認土地私有。


收錄日期: 2021-04-20 13:28:5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103000051KK0030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