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唐太宗政治思想

2012-12-11 5:36 am
請分析唐太宗政治思想

回答 (2)

2012-12-11 9:26 pm
✔ 最佳答案



1. 以法為準
一切以法為準
唐太宗即位後不久,就下詔糾正違反法律行事的行為,要求各級官吏研究律令,按律令辦事。
太宗要求君臣都須遵守法令,一切以法為準,而不以帝王的一時喜怒和片言隻字為標準。他曾說:「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對自己臨朝決斷有不合於律令的,也要求大臣不要以為事小,就不提出來。他並且指出,凡大事皆起於小事,小事不提出來,發展為大事時那就不可挽救了。國家之滅亡,沒有不是由此引起的。
太宗把堅守法令,提升到了足以影響國家興亡的高度。
不私故人
在執法上,唐太宗也不偏袒舊部屬。濮州刺史龐相壽因貪污被解職,他向太宗陳述自己曾做過秦府幕僚,想請求寬恕。唐太宗曾想讓他官復原職,但魏徵向他指出,在秦府工作過的人很多,如果人人都這樣,那就會使正直的人害怕。唐太宗接受了魏徵的意見,對龐相壽說:「我前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獨私故人。」
2. 提倡學術
從文學館到弘文館
唐太宗除經常與大臣一起探討治道政術外,還很注意自身的學習。在全國初步平定後,他就開文學館於宮西,以房玄齡、杜如晦、虞世南等十八人兼任學士。這就是有名的秦府十八學士。十八學士大多為文士和儒生,博通經史,熟悉儒家經典,李世民每在公事之餘到文學館和他們討論典籍,從而初步接觸到中國古代傳統的治國理論和歷代興亡的經驗教訓。
唐太宗即位後,在弘文殿藏書二十餘萬卷,又於殿側置弘文館,精選東南儒生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歐陽詢等任學士,唐太宗經常召引他們入內殿,共同議論經史,商討政事。

《貞觀政要》記載,唐太宗曾對公卿說,自己 「少從戎旅,不暇讀書。貞觀以來,手不釋卷,知風化之本,見政理之源,行之數年,天下大理,而風移俗變。」唐太宗和大臣在談話時,經常引經據典,言必五經、諸子的名句,語必歷代興亡的事實。可見貞觀君臣在學習上是很下工夫的。
唐太宗撰寫的《帝範》,更可看作是貞觀君臣論治和唐太宗本人讀書學習的總結。唐太宗除了組織學者編撰《群書治要》、《五經正義》,修撰《隋書》、《晉書》等六史外,對文學、藝術也是很重視的。他能寫詩,《全唐詩》中就收錄了他所寫的詩歌八十八首。「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這千古傳誦的名句,便是出自唐太宗的《賜蕭瑀》一詩。
3. 勸農務本
生產凋敝
隋末動亂,社會生產受到嚴重的摧殘,唐初在削平群雄的過程中,生產又進一步受到破壞。再加上貞觀元年到三年,關東和關中各地連續發生水旱霜蝗之災,百姓四處奔波謀生。
貞觀四年,全國豐收,流散人口都能返回鄉里。但直到貞觀五、六年間,生產尚未全面恢復。貞觀六年,唐太宗本想到泰山封禪,為魏徵所諫阻,認為當時土地荒廢,倉庫空虛的情況還沒有改變,加上從洛陽以東,直到山東沿海,仍然是「灌莽巨澤,茫茫千里,人煙斷絕,雞犬不聞,道路蕭條」,時人由洛陽遠行到山東,更必須隨身帶足乾糧。因此,在這種社會蕭條的景象下,實不應「崇虛名而受實害」。太宗最終接受了魏徵的勸諫,停止了封禪的計畫。
除農業生產未能恢復外,國家戶口也大大減少。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前後,河南、山東、河北地區戶口有470萬戶,到貞觀中,才70萬戶,只及隋時的七分之一。
促進生產的措施
在這種情況下,唐朝政府除了按照《戶令》和《田令》,通過登記戶籍來確定農村人口的土地產權外,還採取了輕徭薄賦,不奪農時、鼓勵墾荒、注意救災和增加勞動力等一系列切實措施,以促進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同時還修復了關中、河南等地原有的渠道,又在關東、河東等地新修了若干水利工程。
注意地方吏治
為了保證勸農務本、恢復發展生產的政策和各項措施的有效推行,唐太宗非常注意地方官吏的任用。《資治通鑒》記載,他曾經說過:「為朕養民者,唯在都督、刺史」,「縣令尤為親民,不可不擇。」可見太宗對任命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員的重視。他更把都督、刺史的姓名寫在屏風上,隨時記錄他們的善惡政績,以備賞罰升降。對於貪污的官吏,也都加以嚴厲的懲處。
4. 探求治道政術
貞觀君臣論治
唐太宗即位以後,勵精圖治,經常和大臣一起探求治國方略,商討如何能迅速致治。在討論的時候,君臣們很能針對現實問題,引經據典,並結合歷史事實,一方面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另一方面還提出了許多很有意義的理論性問題。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貞觀君臣論治。
《貞觀政要》
唐朝歷史家吳兢把貞觀君臣議論的內容,加以分類編撰成《貞觀政要》一書,傳於後世。

以王道治天下
魏徵的言論使唐太宗對國內形勢有了一個清醒的認知。因此,當有人主張用重法去鎮壓盜賊時,唐太宗堅決地拒絕了這種高壓做法。他說:「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役繁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指出了只有輕徭薄賦,以仁義治天下,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經過幾次的君臣辯論後,以王道治國的方針很快就被確定下來。
2012-12-11 6:05 am
推荐答案
首先,唐太宗认识到了统治者与人民是“舟与水”的关系,通过土地赋税制度的调整以“安百姓”。
二是认识到了重用人才,虚怀纳谏的意义,得人善任,从谏如流,营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围,保证了较为开明正确的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上的政策得以制定和实施
三是加强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以巩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扩大统治基础。
另外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说:“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法律制定出来后,唐太宗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划一和稳定。在贞观时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执法时铁面无私,但量刑时太宗又反复思考,慎之又慎。他说:“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由于太宗的苦心经营,贞观年间法制情况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据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样。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问问专家团 史海泛舟 以史为鉴.勿忘国耻.读史明智.居安思危 向他求助
等级:8 共2人编辑答案 2010-06-12 17:37
相关知识
唐太宗的政治思想是什么?1回答2010-10-31
历史中思想与政治有什么联系5回答2012-09-11
历史政治人文思想4回答2012-02-06
一国两制 的政治思想 在历史上用过没有5回答2011-06-29
更多唐太宗政治思想相关知识>>
唐太宗政治唐太宗在思想上唐太宗的思想文化唐太宗治国思想唐太宗的思想政策唐太宗的政治统治措…唐太宗的政治如何唐太宗李世民
答案(7)
汉武帝的历史作为:
1、政治上:继汉景帝削藩平乱之后,颁布推恩令,大大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加强监察制度,加强皇帝权威,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2、思想上:采取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3、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了汉朝北部边患。
4、疆域治理上: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使西域归属西汉版图。还加强对南方的经营,管理南方越族地区,同时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

唐太宗历史功绩:
1、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关系。正确处理君臣关系,把君比作舟,把民比作水,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正确处理君臣关系,善于用人,虚心纳谏。使决策正确,政治清明。
3、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4、完善科举制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大了统治基础
5、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
6、民族关系上,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促使民族关系融洽,民族大团结。
7、对外关系上,加强与日本、新罗的关系。
问问专家团 湖北红安 不求最多,但求最准! 向他求助
等级:4 共1人编辑答案 2010-06-12 16:17
唐太宗李世民的诗作《帝京篇》中的有这样的诗句,“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它集中体现了唐太宗治国的政治思想。李世民接受隋亡的历史教训,顺应历史潮流,采取了种种积极措施,奠定了唐立国的基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繁荣稳定“贞观之治”的局面。他是封建帝王中的姣姣者,其文治武功光耀千古。
问问专家团 幽灵火 被虐的玩家进来吧 一起商量对策 反击他们 向他求助
等级:3 共1人编辑答案 2010-06-12 16:18
唐太宗的政治思想:“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问问团队 あ团队 共1人编辑答案 2010-06-12 16:19
戒奢从简,善用贤才,发展农业生产,鼓励农民耕种土地。他以隋亡为鉴,与民休养生息;重贤任能,虚怀纳谏;正确处理君臣关系;宽简刑法;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从而出现了唐朝的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嚸綴,悲伤ㄨ 回答采纳率:50.0% 2010-06-12 16:22
1,以隋亡为鉴,居安思危的思想
2,儒家的仁政、民本思想
3,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
4,以法为治的思想
参见《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著
问问专家团 尘封的记忆 千秋尘土封不住尘封的记忆 向他求助
等级:8 共1人编辑答案 2010-06-12 16:22
你初中的时候学那里去了哟
怺ぐ恒 ★ 回答采纳率:13.3% 2010-06-12 16:35
简单来说就是:明君思想。


收錄日期: 2021-04-13 19:10:4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1210000051KK0038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