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他相信慈悲心可以使人達到未曾有的境地。當喬達摩跟隨阿羅
邏仙人學習瑜珈時,他知道如何透過四種禪定狀態攀登到意識
的最高境界:每個禪定境界都可以使瑜祇的觀照更為清澈明
靜。現在喬達摩以他所謂的「無量」融入四禪定
當他進入三禪時,則培養「喜無量心」,為其他有情的快樂感
到喜悅,而不曾想到這些快樂如何回到他身上。
最後當他達到四禪,也就是完全融入觀想的對象,而超越任何
苦樂受,喬達摩會生起「捨無量心」,怨親平等,無有愛憎。
這是非常困難的境界,因為瑜祇必須完全斷除我執,不再思慮
其他人或事物對我有什麼好處或害處,他必須放棄個人的喜
好,平等利益一切眾生。當傳統的瑜珈使瑜祇進入捨棄諸受,
不為世界所動的狀態時,喬達摩卻在學習融合古老的教義和慈
悲的精神,在平等利益一切眾生裡超越自己。
究竟的真理實現唯有經過禪定,不是理論性的或推測性的。
某些宗教以為一個人的奇蹟上演能幫助他成為聖人。但在佛
教裏,奇蹟能障礙一個人成就聖者。
佛陀的教義不在向世間提出任何學說,學說不能帶給一個人精
神上的極致,學說本身有很多侷限,甚至能束縛我們心靈而阻
礙了我們精神上的進展。佛陀說:「智者不依憑學說,他們不
綑縛自已,他們只是仔細的看和聽。」一個偉大的思想家也可
能變成一個{{{{聰明的笨蛋}}}}。
佛教遠比基督教為「寫實的」;客觀而冷靜的提出問題是它
的一部遺產,因為佛教是產自於一個經過幾百年發展的哲學運
動。當它產生時,「神」的概念已經過了長時間的運用了。佛
教是歷史上唯一真正實證的宗教。這一點甚至可以應用到它的
知識論:它不再說「與罪惡抗爭」。由於佛教遠離那些道德概
念的自欺,所以,佛教與基督教迥然不同。用我的話來說,它
立於善惡之外。……佛陀發明一種脫離一切他人的方法,他視
善良和慈悲為促進健康之道。
佛對於討論不必要的形上學方面的問題不感興趣。這些都是
純粹的臆想,只能製造莫須有的問題。將寶貴時問浪費在形上
問題上,只是自擾其心境而已。這些問題沒有用處,與梵行修
持無關,而世間實有生、老、壞、死;憂、悲、痛、苦惱。它們
不能令人厭離、去執、入滅而得到寧靜、深觀、涅槃。
包括今天科學家們、歷史學家、生物學家、植物學家、人類學
家們以及一些思想家們用盡所有力量去發掘宇宙起源的新知
識,在最近發現的新知識中並沒有與佛教所說的互相矛盾。羅
素說:他尊重佛陀,因為佛陀沒有錯誤的說明有如其他的,犯
下了有關宇宙起源之說明的錯誤。
愛因斯坦說過:「假使有一種宗教能配合現代科學的重要,那
可能就是佛教了。」
佛陀的求道歷程的許多面向,都很符合現代的特質。他嚴謹的
經主義和西方文化的實用主義道路若合符節,包括他對於智慧
和人格獨立的要求。不喜歡超越自然的上帝概念的人們,會很
高興佛陀不肯主張有最高存有者。他僅限於探究自身的人性,
總是堅持他的經驗完全符合人性,即使是
涅槃(Nibāna)的最高真相亦然。那些厭倦於宗教體制的偏狹
而不容異說的人們,也會喜歡佛陀的強調慈悲心。
佛陀才沒有空理會這種事。在他看來,直到人們能夠承受苦的
世界的侵襲,瞭解苦如何滲透我們整個經驗,並且咸受到諸有
情的苦,甚至是和我們敵對的人,我們才能開始靈性的生命。
而且,大部分的人也還沒有準備好接受像佛陀那樣的自我捨
離。我們知道利己主義是不好的;我們知道所有偉大的世界傳
統,不只是佛教,都要我們超越自私的心。但是當我們追求解
脫時,無論是宗教的或是俗世的外衣,我們只是助長自我的觀
念而已。許多看似是宗教的觀念,經常只是用來支持或認可自
我,而這個信仰的創始者卻是要我們放棄這個自我。我們以為
像佛陀那樣的人,在艱苦的掙扎後,顯然已經摧伏所有自私的
心,他會變得不近人情、沒有幽默,而且很冷酷。
然而佛陀似乎不是如此,他或許摒除個人的情緒,但是他所成
就的境界使所有遇到他的人都感動莫名。佛陀所臻至的柔軟、
隨順、安穩和平等心之恆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