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牛有角故兔無角,若無牛角亦無兔角,則知,因色有空,因空有色,離色無空,離空無色,豈色空各有分齊哉。
這段經文只講一個義:色空是同源一體的。
衍生的道理卻很有趣,「觀牛有角故兔無角」更是好玩。
「觀愚老是個和尚,知我不是和尚,於是偏執的認為愚老受人尊敬都是這個和尚身分而已。」,我們只知道參悟空性而得解脫,卻不知空時時刻刻在造生煩惱。
經云:明妄非他,覺明為究。
世尊告菩薩:當思惟自心現妄,妄想隨入為一切剎土最勝,子以自心現方便而教授之。
修無常觀,卻被為空所轉,凡事不當一回事,害人害己。
參悟空性,卻為空所轉,妄起「兔無角」為恆常,虐空不已。
修四聖諦,卻為空所轉,落入兩邊,遠離聖諦。
問題:是否有善知識可以提供「不為空所轉」的故事,分享眾生?讓末學可以有更多的練習、開慧見。
「法也!皆是為賊所設。」---可以當名言了! 妙,說的好,佩服東降兄的妙語。
pei kun大德您好: 說實話,末學看不懂意思,還是感謝您的意見表達; 當然,更歡迎大德繼續的說明表達,以利末學參研。
峟林大德您好: 「於無生果位而言修者,易落斷滅而不自知。或無能為力,或無以為力,然說不執著妄想分別。如此說真的能到不執著忘想分別嗎,是在自我安慰。於修行上毫無助益。」........+1+1 末學贊成您的觀點。
「既能成空!..... 為何不(無)呢?.....」 是啊!就那一點,就不為空所轉了,有理。 感謝 泰德子大德法佈施。
chen大德說的好,本是一體,故,不為空所轉。 本是一體,既不為色轉,自不為空轉。
住戒大德說的超重要:「先把空的定義搞清楚」。 不知道「空」,就不知道何謂「空見相織」; 不知道「空見相織」,就不知道何謂「劫濁」; 不知道「劫濁」,就不明賊在何方,又如何解脫色陰; 色陰不能解脫,還說甚麼五陰盡、六根解脫。 感謝住戒大德的開釋!
此題開題後,末學有ㄧ些疑惑,這樣的觀照「空見相織」,完全依楞嚴經,才會有「為空所轉」的發現,照理說,開題後ㄧ定有很多心得才對,但卻非常的少。 末學整理楞嚴經五陰解脫的觀照重點(賊)如下: 色陰解脫→堅固妄想→觀照「空見相織」→超越劫濁 受陰解脫→虛明妄想→觀照「四大六根相織」→超越見濁 想陰解脫→融通妄想→觀照「根境相織」→超越煩惱濁 行陰解脫→幽隱妄想→觀照「惑業相織」→超越眾生濁 識陰解脫→顛倒妄想→觀照「性用相織」→超越命濁→得六根解脫 註:相織→交蘆的意思。 大家色陰解脫的修行,若不是觀察「空見相織」,又是在觀照甚麼?懇請開釋!
觀峟林大德言:「或非究竟義而心隨其非究竟而轉。」 末學心逢法喜,分享大家: 滿招損、謙受益; 這句話,末學一直以為是個修身養性的言語; 現在看來,說修身養性,這並不能表達這句話的深意; 這根本是解脫色陰的實作法門 「或非究竟義而心隨其非究竟而轉。」 如能謙受,就不為滿所轉,如此,解脫空見相織,超越劫濁,簡直美的不得了。 感謝峟林大德開釋。
住戒大德您好: 1.是否可以提供觀四念處的各種觀所緣的模式,有網站詳細的說明、或介紹某本經典有詳細完整的說明皆可。(佛法無邊誓願學,末學雖然做不到,但一直很喜歡學。) 2.關於「至於如何不被空所轉??.............所以誰轉了??好好思維一下.... 」乙節。 因為末學的學習路,一定是先「明辯本末顛倒」,知佛陀所說「賊之所在」後,再「詳細觀照、知見行深」,然後「五八六七轉」,為我所轉,則為達,為其所轉,則為惑。 故,轉不轉,對末學是很重要的。感謝您的意見,只是「當下」末學還無法善受,但末學知道,這是末學塵垢別業所致,並非仁者所言有誤,所以,末學對大德的感謝是很誠懇的。
首先感謝住戒大德提供的資訊。 關於星大德的開釋,末學思考了一個晚上該如何表達,表達真的是一種學習,給末學一點時間。
經過深思,末學決定以誠實的方式回答,即便有錯,日後也可以面對誠實自己的錯,末學回答星大德的疑問: 1.色空一體,毫無疑問或虛矯之處。 (但末學尊重採取懷疑態度的知見,並不會去否認) 2.「為空所轉」是正確的深義,也毫無疑惑。 前色已離,今色煞納消逝,來色未現,如何可纏? 經云:虛空為同、世界為異。 這空,具全前色今色來色,才是與見相纏的本體; 對於觀照: 若觀色,就會有前前後後變化無窮之過,難以照見五陰。 若觀空,就可明確那空見相織的劫濁。 <------續------>
對於正觀: 若觀色,就會有無窮盡的緣起生滅,找不到賊之所在。 若觀空,就可以明確賊之所在。 對於修行: 我們總是以為色塵惑心,終日勤拂拭,卻永遠也擦不掉五陰蓋。 若明白是空惑本心,破空出繭,就再也沒有色可纏。 總結:照見「為空所轉」,是「正觀」的必然,不可能見不到。
舉例:貪。 貪以前,期待,這是空的; 貪著時,興奮,瞬間消逝,也是空的; 貪以後,回味,更是空的; 若以為是貪與見相纏,到底是期待、興奮、還是回味在纏; 念念生滅,此纏,也就念念生滅,不足為懼。 然而,事實是這空,與見相纏,形成了五陰蓋,以致塵垢越積越厚,不能解脫; 此見,並非為色(貪)所轉,而是為空(貪)所轉,此空,才是賊。 如此觀,是正觀,是無常觀的深意。 無常觀若停留在色塵無常,是沒辦法契入自性的。 有人會說:你不貪,就沒有色身,就不會活了。 這樣的邏輯並沒有錯,有錯的是不能正觀; 以色觀,是無解的塵勞,以空觀,卻是賊之所在,這就是佛法殊聖的地方。
3.對於唯識乙節,唯識學是佛學的認識論,離於認識,不起唯識法。 4.觀於色法心法心所法緣起法等等,末學是當其為分類,有陷阱; 好比玉米被分類為食物,但不可以為玉米就必然是食物,它也可以當燃料; 一切法,可以分類,但絕非僅單純的某種法類,若如此認知,就顛倒了,是把方便當成本體,當然就會失去法的本義。故,這分類只適合初學,並不適合法的自性起用,起用當無礙、當直心。 因末學初淺,有錯請多包涵。
觀於無色禪,對末學來說,太深奧了,還請星大德體諒。
踏星大德您好: 「空有不二」從末學的觀點,就是「色空一體」,完全一樣的話。看不出來有何矛盾,反而覺得「空有(色)不二」更證明了「色空不二」,所以,末學看不太懂踏星大德所言,還請能再明白的說明,有何矛盾之處? 謝謝大德的指點。
感謝米粉大德的開釋: 末學從大德過去的論說,就ㄧ直很認真的看,明白大德所論,皆是有一貫的基調,雖然尚無法善受,但並非沒有有影響,大德很多的建議,也都淺移默化的改變靜修,在此深為感謝。 只是,有時參修時回憶起大德曾說過相關的論述,卻都無法再找來看,殊為可惜,學習是永久的,當下無法善受,並非不能受,如果可以,還請大德能不刪發言。 當然,不強求,一切都是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