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印順說 : 密教(藏傳佛教)興, 佛教亡 ?

2012-11-27 6:09 pm
印度之佛教18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35/yinshun35-18.html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第十七章 密教(藏傳佛教)之興與佛教之滅

大乘佛教與祕密(藏傳佛教),無必然之關係,然大乘佛教之興起,則確予祕密思想(藏傳佛教)以活 躍之機。...




...

吾人為印度佛教惜,然於後期之佛教,未 嘗不感其有可亡之道也!




-----------------------------------------------------------------------
為什麼印順說 : 密教(藏傳佛教)興, 佛教亡 ????


請有識之士解答



.

回答 (6)

2012-11-27 8:42 pm
✔ 最佳答案
為什麼印順說 : 密教(藏傳佛教)興, 佛教亡 ????

密教(藏傳佛教)不是佛教,不是佛教的密教興盛,就表示佛教衰退。

藏傳佛教打著佛教的招牌,佔用佛教資源,他們興盛,就表示佛教已經被外道取代了,佛教當然衰退。

修雙身法的密宗藏傳佛教喇嘛教不是佛教,而是印度教性力派的譚崔(Tantra)。

新密無上瑜伽,主張即生成佛,否定釋迦主義輪迴萬世成佛的理論,新密主張『樂空雙運』以證明即生成佛之可能。『樂空雙運』本來就是印度教的修煉方式,因此新密本身就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化合體。
( 實地訪問不丹佛母:朱巴·基米雅(古子文 著)
http://wangjjj.000a.biz/oo/down4.htm)

2012-11-27 13:24:20 補充:
註:
1.成佛需三大阿僧祇劫,不是萬世誠佛。
2.密教雖是佛教與印度教的合體,但其內是男女雙身法,外表再以佛法名相包裝,讓人誤以為是佛教,其實是譚崔。

2012-11-27 13:24:55 補充:
誠佛 改為 成佛。
2012-11-28 5:59 pm
這些顯教正法的高僧大師!為甚麼要讚嘆密宗
呢!因為密宗是釋迦牟尼佛的法,;須正視聽:

三力法師:
畢業於「南普陀佛學院」,著作「佛教修學法則」的僧中翹楚三力法師、在其著作中曾寫到、凡正信佛弟子、大都知道中國佛教分有大乘八宗、然而弘法諸師,非但不能分工合作、弘揚佛法、反而時常違犯「讚嘆自宗、毀破他宗」的罪業、其中不但有初出家的人妄評菩薩戒、密咒非佛說,連被大眾尊稱導師的人也忘掉﹝因果業報﹞,而著書立論毀謗密宗是婆羅門教,此等正如「蓮華面經」卷上說「師子身自生諸虫、還自啖食師子肉」自讚毀他,就是就是佛弟子自己壞佛法。 法師續言、現在在家信眾創辦很多佛刊、當然以文字弘法功德無量、然而如果不慎刊載毀謗佛法文字,其罪業更是無量無邊,雜誌弘法本來是福報,但其內容如有一句謗佛文字、該刊就會變成業報,所以發心想弘法利生的人,必須特別慎重!千萬不可造口業、毀謗佛法,以免遭受三途惡報,諸大劇苦。



浄空法師談密宗

佛法裡面的密宗,密不是神秘,不是秘密,是「深密」。佛法沒有神秘,也沒有秘密,密是深密,理太深了,事上的境界也太深了,不是初學人能夠理解的
  
密宗持的是「心戒」,所有宗派裡面,以密宗的戒律最嚴格,修持最繁雜,所以成就最殊勝,這是佛法中的「博士班」,必須經過這一段修學才能夠成佛。

今天我們見到許多學佛的人感情用事,有嚴重的分別、執著,就是法門不相同的,彼此存了很深的界限。

你毀謗經論,不就是毀謗三寶?你是念佛人,但是謗佛、謗法、謗僧,戒經裡講,毀謗三寶的罪過是墮阿鼻地獄,所以即使你佛念得再好,如何能往生?

2.漢傳高僧們印可密宗 也敬告在沒有深入瞭解之前,萬萬不可妄加非議,以免後悔莫及!●淨空法師說:西藏教是佛傳的,這個密宗是佛教正規的一個宗派,而且是屬於高級宗教。

不學密就不能成佛,密是最後一關,你全部要通過。真正是不起心、不動念,不但是沒有分別、執著,沒有分別、執著是低層的,最高的是不起心、不動念,你才圓滿成就了。

那麼,現在密宗裏頭這些大德,我們看他的行跡,我們不敢非議。因為什麼?不知道他的境界多深。我們只有讚歎,絕對不批評。但是我們自己曉得,我們到不了這個功夫。他是真的是假的,不要去管他。這個裏頭有真的,當然假的也不少。我不知道,有假的,龍蛇溷雜,可是我們對他有恭敬心,這自己的德行不虧失!


3.太虛大師 

●太虛大師從起初疑議密宗到後期接受密宗灌頂、擁護密宗

誠如太虛大師所言:“密宗之經咒儀軌,皆為佛地自受用法樂之事,皆為如來果分不可說之說”。“一地菩薩不知二地事”,凡夫哪能清楚佛地密宗的事情呢?一般人連凡夫心行都未必能透徹了知,要通曉佛菩薩不可思議境界更是不可能的。

4.弘一大師

弘一大師在《佛法宗派大概》中對密宗的讚歎和對過去疑議密宗的懺悔

  在大乘各宗中,此宗之教法最為高深,修持最為真切。常人未嘗窮研,輒輕肆譭謗,至堪痛歎。余於十數年前,唯閱密宗儀軌,亦嘗輕致疑議。以後閱《大日經疏》,乃知密宗教義之高深,因痛自懺悔。願諸 君不可先閱儀軌,應先習經教,則可無諸疑惑矣。

  吾人于此,萬不可固執成見,而妄生分別。因佛法本來平等無二,無有可說。即佛法之名稱亦不可得,於不可得之中,而建立種種差別佛法者,乃是隨順世間眾生以方便建立。

  摘自《佛法宗派大概》,系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1938年11月28日于福建所做講演。

5.虛雲老和尚

●虛雲老和尚開示道:“至於密宗,由於不空尊者、金剛智等傳入中國,經一行禪師等努力,才發揚光大的,但,這些都是佛法,應當互相揚化,不得分別庭戶,自相摧殘,若彼此角力互攻,便不體解佛祖的心意了。……總之,說自己的是,談他人之非,爭論不已,這不僅違背佛祖方便設教的本懷,且給他人以攻擊的機會,妨礙佛教前途的發展,至深且巨。因此虛雲特別提出,希望各位老參及初發心的道友們,再不可這樣下去,如果再這般下去,便是死路一條,須知條條大路通長安的道理,學佛的人應多看看永明老人的《宗鏡錄》和《萬善同歸集》等。

●虛雲老和尚對他的弟子黃念祖說:“密宗的確是釋迦牟尼佛的法。” (出自 黃念祖 居士開示集)

2012-11-28 5:04 am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2012-11-28 12:32 am
佛教界沒人排斥正覺,而正覺卻排斥佛教界並自稱正統佛教!
其道理很簡單,因為他的求感應,求顯示,求影像
求這些的結果是求得一顆狂亂的心!...讓世人引以為戒!
2012-11-27 10:19 pm
佛與魔之間,我們常看到魔到處挑釁,但佛不理不睬,並非佛不如魔。魔笑佛不敢接受挑戰,是魔無自知之明罷了。
值此末法時期,佛教趣向滅亡乃眾所周知的正常現象,而大乘、密乘之興起乃佛教滅亡前的《迴光返照》,這是魔最不願意見到的,諸魔遂傾巢而出,時而張牙舞爪,時而人模人樣,時而佛模佛樣,不一而足,不過騙不了明眼人啊!
2012-11-27 8:31 pm
  密教亦稱瑜伽教,與瑜伽者之關切特深。詳解脫之道,唯八正道,即三增上 學。以正見、正思之慧學為眼目,以正語、正業、正命之戒學為足。必心懷明潔 ,行止無瑕,而後以勇猛精進心,因正念以入正定(定學)。止觀相應,乃得斷 惑證真。斷證有賴於禪定,而佛法不以禪定始,亦不以禪定為尚,取其攝心明淨 而已。否則,離戒、慧以入禪,未有不落魔外蹊徑也。佛世言禪定,推二甘露門 [P309] ,此皆印度常行之禪法,而佛資以為攝心之門。初以不淨觀,厭心切者多自殺, 乃教以安般念,即以調息為方便而繫心入定。「風」、「脈」等瑜伽,即此安般 之餘,而戀世心切者,末流乃與方士家言合轍。

2012-11-27 12:32:11 補充:
靜居入禪,其戒行不淨,慧眼不 明,動機不正,或不善用心者,常有種種身心病生,有種種可喜可怖境界現前。 正本清源,莫如戒、慧。或者不務本而逐末:懸聖賢像,善神像,燒香散華以求 護衛者有之。論宿曜吉凶,時日祥忌,山水利害,以求解免者有之。藉咒力、表 徵物,請護法神以驅鬼魅者有之。禪病日深,神秘之風日熾。昔佛之世,弟子以 不見佛為苦,夜行獨居而有怖畏者,佛嘗教以念佛、念天。念佛陀之智慧慈容; 或念行善者必昇天,我既行善,復何所畏!以此強其意志,慰其脆弱之心。禪者 怖畏多,念佛乃為其要行,發為念佛三昧。不僅念佛之悲智,而多念佛之相好, 住處之莊嚴(淨土);求於此三昧中,佛為現身說法。

2012-11-27 12:42:07 補充:
所念者不僅佛陀,諸菩薩 亦為觀想之境。迨佛與天混融之勢成,觀想夜叉等為本尊而求成就之密法乃出。 瑜伽師初出「虛妄唯識論」,又伴「真常唯心論」而大出密法。南北瑜伽者合流 [P310] ,三密瑜伽之教乃盛行矣!

引文末印老直陳:瑜伽師初出「虛妄唯識論」,又伴「真常唯心論」而大出密法。南北瑜伽者合流 [P310] ,三密瑜伽之教乃盛行矣!
可見密教興起,如來藏系要負極大責任。正覺學人對此不知有何想法?

2012-11-27 12:50:54 補充:
開版大:讀書務必嚴謹。信手拈來、任意推論,都只是無的放矢之言。
經查閣下所引印老著作章節,並未見「密教興則佛教滅」之斷言,敢問閣下所立之題又據何而來?

印老該章第四節文:
佛元八世紀以來,佛教外以印度教之復興,於具有反吠陀傳統之佛教,予以 甚大之逼迫。內以「唯心」、「真常」、「圓融」、「他力」、「神秘」、「欲 [P326] 樂」、「頓證」思想之泛濫,日與梵神同化。……佛教已奄奄一息,而又有強暴之敵人來。……然於後期之佛教,未嘗不感其有可亡之道也! [P327]

此處後期佛教,並未專指密教,而是泛指整個思想與實行方式。而實行方偏差,不正是教理錯誤所致嗎?


收錄日期: 2021-04-13 19:08: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1127000015KK0107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