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經典《金剛經》來看,A不是A,才是A的邏輯應如何理解?

2012-11-22 5:21 am
在佛教經典《金剛經》來看,A不是A,才是A的邏輯應如何理解?

回答 (6)

2012-11-22 5:37 pm
✔ 最佳答案
這必須開悟者才知真實義,未悟者會當成是繞口令,再怎麼解釋也是迷迷糊糊。

請恭閱:

《金剛經宗通第三輯》網頁之【書籍介紹】:金剛經宗通第三輯作者:平實導師出版社:正智出版日期:2012年09月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BN978-986-6431-38-3【內容簡介】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是成佛之修證內容,是諸地菩薩之所修;般若則是成佛之道(實證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入門,若未證悟實相般若,即無成佛之可能,必將永在外門廣行菩薩六度,永在凡夫位中。然而實相般若的發起,全賴實證萬法的實相;若欲證知萬法的真相,則必須探究萬法之所從來,則須實證自心如來─金剛心如來藏,然後現觀這個金剛心的金剛性、真實性、如如性、清淨性、涅槃性、能生萬法的自性性、本住性,名為證真如;進而現觀三界六道唯是此金剛心所成,人間萬法須藉八識心王和合運作方能現起。如是實證《華嚴經》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以後,由此等現觀而發起實相般若智慧,繼續進修第十住位的如幻觀、第十行位的陽焰觀、第十迴向位的如夢觀,再生起增上意樂而勇發十無盡願,方能滿足三賢位的實證,轉入初地;自知成佛之道而無偏倚,從此按部就班、次第進修乃至成佛。第八識自心如來是般若智慧之所依,般若智慧的修證則要從實證金剛心自心如來開始;《金剛經》則是解說自心如來之經典,是一切三賢位菩薩所應進修之實相般若經典。這一套書,是將平實導師宣講的《金剛經宗通》內容,整理成文字而流通之;書中所說義理,迥異古今諸家依文解義之說,指出大乘見道方向與理路,有益於禪宗學人求開悟見道,及轉入內門廣修六度萬行。講述完畢後將擇期陸續結集出版。全書共9輯。——正智出版社——
2013-06-27 4:01 am
引述 lcbfrance網友 之心得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佛法。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才知道自己以前走錯路。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才知道那些大大有名的所謂「大師」,都是未悟言悟,未證言證者。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才知道那些藏密活寶,都是群搞邪淫的附佛外道。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才曉得八識心王正確知見。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才知道台灣那位《阿含經》專家xx導師,原來看不懂《阿含經》!?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堅決肯定導師是位地上菩薩,要不然怎會寫得出如是精湛的佛法,要不然經過導師拈提的「大師」們,怎麼個個都啞口無言!
2012-12-01 10:34 am
佛教經典《金剛經》,是由佛陀對發大乘者說,發最上乘者(即大菩薩)說,講述菩薩摩訶薩在廣度一切眾生的過程中,應如何降伏妄念,如何安住清淨無染的精神心量?

宇宙虛空雖然有無窮物質現象,不斷生滅,但都不會停留,更絕非永恆。

不過一切眾生在不斷的生滅過程中,或天、或人、或鬼,皆是具有知覺本能,此知覺本能本不會老,亦不會死,世世都有,被環境迷惑時,會堅執自我軀體觀念,以為真實,即名眾生,此知覺本能若能悟明一切幻化,無染一切生滅,即顯虛空實智,盡知宇宙一切真相,即名諸佛。

四果聖人(初果至阿羅漢)尚且無染自我及宇宙虛空一切變幻無常的虛妄假象,更何況安住金剛般若智慧,自覺覺他的大菩薩呢。祂們心量如常寂的虛空,只以如幻的大悲,發起如幻的大願,度引教化執如幻當真的凡夫,故佛說:若菩薩染著世間,即著四相,不名菩薩。若菩薩能離一切相而能行一切善法,皆得成佛!

這些菩薩,如演員一樣,在幻現一切身形,度引一切眾生期間,所見到的 A (任何景像),會知只是此時此刻的 A (一個組合之相),但絕非真實,轉瞬即逝,只是現在名為 A (一個組合之相) 而矣!

故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若想深入了解大乘菩薩修行法門,請登入:www.bddc.hk 佛教法音傳播中心
http://www.bddc.hk/course_detail.asp?id=7


大量視頻為你講解!
參考: 佛教法音傳播中心 http://www.bddc.hk/course_play.asp?VID=7&TypeID=1
2012-11-26 2:22 am
金剛經中的"所言A,即非A,是故名A',是要說明緣生無自性的道理;
例如我們說"人",其實不是有一個常一自在不變的人,只有一個由五蘊假合的人,因為因緣暫現了,所以我們叫這五蘊假合無自性的做"人";
又如我們說"世界"其實不是有一個常一自在不變的世界,只有一個由眾因緣合成的世界,因為因緣暫現了,所以我們叫它做"世界";
所以這句法是要告訴我們,當我們稱某事物為A的時候,我們知道這個A只是緣生暫現的,所以暫時給它一個名字叫做A!
2012-11-25 5:49 am
對不起, A不是A, 才是A這個詮釋有偏差, 因為金剛經其實是這樣說:

「所言一切法者, 即非一切法, 是故名一切法.」<<金剛經>>

你這條問題, 雖然詮釋有偏差, 但仍是問得好,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 首先, 我們要明白, 佛教怎樣看「語言」這回事.

「語言」並非人類獨有, 但語言所表達的, 是概念, 概念的由來, 是我們的感官和思想合成的, 但佛想我們明白, 我們人類的語言, 是沒法將世間的事物完全正確地描述的, 正如佛說:

「世尊, 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 即非世界, 是名世界. 何以故? 若世界實有者, 即是一合相, 如來說一合相, 即非一合相, 是名一合相.」<<金剛經>>

「須菩提, 一合相者, 即是不可說 , 但凡夫之人, 貪著其事.」<<金剛經>>

這兩段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是:「世界, 是不可說的.」 因為人類的語言, 從來都不能如實地說出世界的任何實相. 但凡夫之人(即是; 我們)卻以為自已已經知道世界事物的實相, 因為我們抱持所認識世界的方法, 就是概念, 但是人類的概念無法認識世間任何事物的真如實相, 人類的語言所表達的概念也不能將事物的真如實相說得出來.

可是, 佛雖悟得事物的真如實相, 但是卻只能用人類的語言和我們溝通, 所以, 衪說, 所言的那些事物, 並非那些事物本身所言的那樣, 但是那些事物的名字卻是那樣. 「所言A, 即非A, 是名A」

我對金剛經的大致體會就是: 因為我們所持的任何概念, 所見所聞的任何事物, 都並非這些事物和概念本身的模樣, 只是我們的心將現在的事物解釋成這樣, 所以我們不必執着世間任何事物是怎樣出現, 怎樣變化, 怎樣消滅, 因為這些都並非真如實相, 而是錯誤的理解, 你對事物抱持任何概念, 都是錯誤的理解, 正如佛所說:

「須菩提, 汝勿謂如來作是念, 我當有所說法, 莫作是念, 何以故? 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 即為謗佛, 不能解我所說故. 須菩提, 說法者, 無法可說, 是名說法.」


參考: 金剛經
2012-11-22 6:18 am
一個師父說法但百個弟子各有自己的理解,

師父說有弟子便執有師父說空弟子便執空。


收錄日期: 2021-04-13 19:07: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1121000051KK0037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