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出家修行比較好還是在家修行比較好?

2012-11-16 7:52 pm
阿含經證明:在家居士也能修行證得四果阿羅漢

大乘佛經更證明:在家居士也能修成無生法忍(初地菩薩至十地菩薩)

歷史上也有龐蘊居士整個家族都有明心見性的在家人

請問各位:出家修行比較好還是在家修行比較好?

更新1:

曉吉 邱 ( 實習生 5 級 ) : 凡情若盡 有沒有出家,功德及境界都一樣 是[心]出家 不是外表出家 懂嗎?

更新2:

普華 ( 初學者 5 級 ): 耶舍以一個在家居士證到四果阿羅漢 這是事實 你想反駁什麼? 佛教歷史你要去研究清楚再來談

更新3:

滄海一聲笑 ( 初學者 5 級 ): 請你讀懂佛教歷史 佛教的正卻歷史證明:耶舍的確以一個在家人證得四果阿羅漢之後,才去出家的 因此在家人的確也能夠證得四果阿羅漢 這證據證明出南傳佛教的說法是錯的

更新4:

更正: 佛教的正確歷史證明:耶舍的確以一個在家人的身份去證得四果阿羅漢之後,才去出家的

回答 (15)

2012-11-17 6:09 am
✔ 最佳答案
六祖壇經云:『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師言:吾與大眾作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依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 』
大意是:六祖慧能大師就說:善知識!如果想要修行,在家也可以修行,不必一定要到寺裏頭去修。在家就可以修行了,如同東方人心地善良; 在寺裏不用修行了,如同西方人心裏是惡毒的,但是他心清淨,那就是『自性西方』,韋公9韋剌史)又問,我們在家人如何修行?希望幫我指導一下。慧能大師說:我與大家結個法緣作個『無相頌』,只要依照這個方式修行(修正自已不正確的心裏感受)就與我同一境界沒有什麼差別; 如果不按照這個『無相頌』的方式修行,就算是剃髮出家,也無助於人生的道路呀?』
所以呀!修行是在修『善良的心』『處順境、逆境心都是清淨的』,在家就好好的把事業做好,不為任何事煩惱,用『不煩惱的心』去處理『煩惱的事』就是修行呀!若因緣俱足因而『出家』先從自已永斷煩惱之後,有能力的話為人講經說法,讓一切眾生,因而得到解脫,若無此能力,就安住這顆清淨心,僧團中不搞人我是非。
2012-11-25 11:12 pm
出家,是出你那自以為是的家。

2012-11-25 15:14:54 補充:
比方,你自以為這陽間或陰間是你的家。

2012-11-25 15:16:59 補充:
那麼,自問自答呢?
您認為呢?

2012-11-25 15:18:09 補充:
是否自尋煩惱?自擁欲望?
2012-11-22 10:13 pm
在家修是入世~~~修正是自我言行舉止 出家修因是出世' 兩著皆是修福修慧 明性見心 正知正念 皆由心而起 無論是哪種都要有慈悲
2012-11-22 4:29 pm
我是【張國松】、民國四十年出生、台灣台北市人、職業:石銅雕畫家。

《避邪!全民自救》

※此書內容:這是說破「整個台灣社會」被所有宗教(鬼神)滲透在殘害「百姓、政府經濟衰落」的陰謀把戲!

首先提醒:宇宙萬物的主宰單位就是〔陰府〕。真相只有一個,宇宙無神佛,世界所有宗教都是騙!

愚蠢的台灣政府—百姓受災殃……
2012-11-17 8:27 am
如果:都沒有果可以證^
一切都是妄言:那還問甚麼出家不出家?

出家與在家=各有陰陽屬性^
出入:都各有變化^
選哪邊都一樣^

證果與不證果=仍在陰陽之中^
還證甚麼證?

如果脫離的了我手中的太極陰陽=我就叫你=阿公^^
2012-11-17 6:47 am
大德法安~

以教界來說分有兩面,供您參考。

1. 南傳佛教:在家居士能修至三果,欲修證四果阿羅漢時須出家。

2. 北傳或漢傳佛教:在家能修至六地菩薩,欲修至七地能進兜率內院須出
家。

原因後學因避免紛爭並不詳述,懇請見諒。
2012-11-17 12:19 am
隨緣即可,遇緣則發,出家、在家,是一不是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出家相令眾生看到僧就想到淨而不染。 出家說法,續佛慧命。

在家相令眾生看到法就想到正而不邪。 在家聞法,護持三寶。

佛像令眾生看到佛就想到覺而不迷。 依智不依識。


出家捨家為眾,在家捨已為家,
出家捨塵比較能專注在法上,
在家不離塵要更專注在行上。

出家人有清福,在家人要還債,
隨緣消業,怎樣都好,
但出發心都是為眾而不是為已。

2012-11-16 16:34:24 補充:
智朗請云。伏願慈留
賜釋餘疑不審。何位歿此。何生誰可宗仰報曰。
汝等懶種善根。問他功德如盲問乳蹶者訪路。
告實何益。由諸[怡-台+龍]悷故喜怒呵讚。
既不自省倒見譏嫌。吾今不久當為此輩。
破除疑謗觀心論已解。今更報汝。

吾不領眾必淨六根。為他損己只是五品位耳。

汝問何生者。吾諸師友侍從觀音皆來迎我。


天台智者大師示現顉眾,念念都是為了眾生,
但最低限度就是要示現保證自已能往生。

出家為眾損已是大心,自度度他之行也。

2012-11-16 16:46:50 補充:
在家聞法,就可時時刻刻面對境界去修行。

而出家不領眾的話,離境修行比較容易得到清淨心。

理上來說是出家遠離紅塵比在家面對境界要來的容易得到清淨也比較容易成就。

遠離境界得到清淨心容易,在境界中得到清淨心難。


但在境界中能得到清淨才是真清淨。


很多例子,出家人都躲在山上不下山的,很多一下山就迷的追求名聞利養,
而能領眾的出家人又比在家修行還要困難得到清淨心,
顉眾、執事都是燃燒自已照亮別人的聖者。

2012-11-16 16:54:44 補充:
佛是大醫王,眾生是病人。

面對眾生要有慈悲心,如果我出家的話,對眾生一定要和言愛語,要有耐心。

前一陣子聽到某位法師開示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會污辱病人的,不是好的心理醫生



自省之下,發現絕對自已根本不夠格去接受大眾的供養。

所以我決定先自度。


南無阿彌陀佛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真信切願持名念佛
2012-11-16 11:04 pm
佛友您好

圖片參考:http://d.yimg.com/mu/nimage/8a56e7f02f53a6f8
請問各位:出家修行比較好還是在家修行比較好?
只要真修行兩者都好 都能成佛
在於佛友是否真心修行 心中有佛 處處佛
出家要有出家因緣.... 要有出家即忘家決心 當下剔髮即開悟得初果
環境不許可出家 以在家修 身雖沒出家 心如出家修行
維摩詰言:然 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是即出家

羊後學以 維摩詰所說經弟子品羅侯羅 跟大家分享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羅侯羅!不應說出家功德之利,所以者何?
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
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
羅侯羅!出家者,無彼無此,亦無中間;離六十二見,處於涅槃
智者所受,聖所行處;降伏眾魔,度五道,淨五眼,得五力,立五根
不惱於彼,離眾雜惡;摧諸外道,超越假名;出淤泥,無繫著;無我所
無所受;無擾亂,內懷喜;護彼意,隨禪定,離眾過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 於是維摩詰語諸長者子:
『汝等於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難值!』
諸長者子言:『居士!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
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
爾時,三十二長者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 彼問疾。」
維摩詰居士是釋迦牟尼佛時代的佛教修行者 並未出家
而是以在家居士的形象積極行善 修道
也成為佛教在家眾的典範 他也是《維摩詰經》 的主角人物
維摩詰居士家財萬貫 富居千金 聲名遠揚 人眾盡知
維摩詰居士平常救助貧民 布施僧侶 樂善好施
而且不執著於外相 為了度化眾生
維摩詰居士可以向天神天魔說法 也可以向世上執著的王公貴族說法
也可以向不肯信佛的外道人士說法 甚至在妓院 賭場向貪歡求樂的鄉民說法 再談維摩詰居士是一個大智慧修行者 雖處居家不著三界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生死涅槃 猶如做夢 火中生蓮花 是可謂希有 在欲而行禪 希有亦如是
不僅證悟我空個人解脫 離開世間而入于出世涅槃
把握世間和出世 一如 真理 欲行大道 莫示小徑 無以大海 內於牛跡 無以生滅心 說實相法
不捨道法 而現凡夫事 不捨有為 而起無相
但除其病 而不除法 行於非道 通達佛道菩薩
高原陸地 不生蓮華 卑濕污泥 乃生此華佛法是不離世間 深入世間大乘佛法 一切煩惱是如來種 不入煩惱大海 不能得一切智寶
菩薩欲得淨土 當淨其心 隨其心淨 則淨土淨 不離娑婆 而入眾香
維摩結居士生病時 問疾品中 世尊叫弟子 諸菩薩去探病
大家都推辭掉 最後叫文殊師利菩薩去 答曰 彼上人者 難為酬對
八千菩薩 五百聲聞 百千天人 隨從文殊師利菩薩與維摩結 共談不二法門妙法 羊後學祝福大家 出家 在家 都可以成佛

阿彌陀佛
2012-11-16 10:12 pm
請問各位:出家修行比較好還是在家修行比較好?有心有誠處處皆好, 無需著意强行.
2012-11-16 9:31 pm
出家修和在家修最大的差別在吃什麼!
出家吃十方供養!
在家...吃自己!
在家修除非你對你的生涯規劃 做的很好
否則很難斷除煩惱!
除非你有一個事業做有錢不做也有錢的
不然老了要靠國民年金!...會餓死的!
2012-11-16 9:11 pm
出家修行比較好還是在家修行比較好?

出家修行--心如無法清淨則難成道--無道則難成就佛果--出了家忘了家--無家難盡孝道--孝道無盡人道難盡------成佛難矣

在家修行--居士能證得四果--但只是自修自利--還需利他--行六度波蘿蜜--具足萬德--雖能正得--初地菩薩至十地菩薩--但如無證道則佛果難成--成佛難矣

龐蘊居士整個家族雖都明心見性 這只是自身了悟 自心清淨 還需具足萬德行六度波蘿蜜 自利利他 修四聖諦 十二因緣 了脫生死大關 最重要還是須有證道 方能成就佛果
2012-11-16 9:00 pm
喔 我的好友

凡依正法得證者,皆是已出諸煩惱家。
2012-11-16 8:24 pm
很矛盾的前後關係(顛倒)。

既然說
阿含經證明:在家居士也能修行證得四果阿羅漢
大乘佛經更證明:在家居士也能修成無生法忍(初地菩薩至十地菩薩)

那為何會問
出家修行比較好還是在家修行比較好?

四果阿羅漢、無聲法忍、初地智實地菩薩.........會這樣思考甚至有想法嗎?

2012-11-16 12:28:40 補充:
即使說得很正確~~~那念頭也是業...有作業就有威力乃及於因緣果律。

正確的說法只是比較穩定讓其明白意義。

解脫道講究的是覺醒....不是貪戀流連於明白道理而此懈怠。

2012-11-16 13:10:59 補充:
大學之道就是....給你方便.............愛學不學你家的事...........他只管畢業考。

2012-11-16 13:12:22 補充:
注意看那種讀很多年大學的有什麼普遍現象.........

2012-11-16 13:13:29 補充:
正確的大學.......比較重視自律精神。

2012-11-17 01:06:18 補充:
沒吃過果子的執著果子狸。

吃過果子的滿足於吃不貪執果子,不痴於果子離....嗔心直爽不利。

2012-11-17 01:15:15 補充:
套一句告訴你的諸子的話:食色性也。
孟子曰:然則犬子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與。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



然詩經君子知道發乎於情、止乎於禮。
國風周南關 雎 之 義


透理三觀示覺悟。微仁切莫失真心,妄想計著斷滅空。

學儒釋道什麼都好,千萬不要學到扒代就行了。
2012-11-16 8:15 pm
"阿含經證明:在家居士也能修行證得四果阿羅漢"
~~胡說八道!! 把經典看清楚, 這部分回答留給其他人作功德
2012-11-16 8:13 pm
凡情若盡~出家更勝在家!---遠離聲光娛樂故~

凡情未盡~出家在家俱難!---心似猿猴難定故~


收錄日期: 2021-04-16 22:29:2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1116000010KK0189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