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樹 !

2012-11-03 8:00 am
大 樹......!
更新1:

如何成就一顆樹 ! 如何成就一棵大樹 ! 如何成就一株神木 ! 如何成就一顆菩提神樹 ! 何以解 ? 如何成就 ? 阿彌陀佛 !

更新2:

菩提種 ? 菩提芽 ?

更新3:

菩提枝幹 ? 菩提果 ?

回答 (5)

2012-11-03 9:34 am
✔ 最佳答案
大少大德~吉祥:

每件事的圓滿成就,總離不了因緣,所謂如是因、如是緣,才有如果報。

如種子的篩選,土地的選擇,過的助緣,樣樣都須適宜,以過與不及皆非善,就如調琴,過緊易斷,太鬆彈不出好聲來。

以此為譬:想要成就一顆菩提神樹,必先該便觀念(整地),懺悔往愆(棄石子瓦礫),發無上菩提心(大樹種子),以三寶為依歸(肥沃土地),以戒為師(防颱準備)。

然後修學三十七道品(先施小肥),然後六度萬行(種種追肥),所謂法門無量誓願學也。

===淺識僅供參考~~

2012-11-03 13:44:04 補充:
訂正!原:過的助緣;改:過程的助緣。

2012-11-03 13:46:43 補充:
訂正!原:必先「該便」觀念;改:必先「改變」觀念。
參考: 愚餘老人
2012-11-04 5:32 am
感謝各位大德分享 !

P大德 雖惜字如金 ! 然發人深省 ! 若有依者! 則終若入生滅法則 !

分享大德 觀察萬物緣起 ! 也是難得的善知識 !

此提選取愚餘大德 以及 葉子大德 兩位大德為最佳 !

兩位均法意清楚 !

邏輯結構完整 !

切題入理 !

愚餘師大德自不用說 ! 得道高僧 ! 心中有眾生 !

葉子大德若亦如是 ! 則大少敬重你 !

阿彌陀佛 !

本題交付投票 !
2012-11-04 4:34 am
《大丈夫論》對悲心的啟示,有很好的引喻:如論上說:「若聞世間種種無量諸苦,石尚應軟,況有心者而不生悲?若聞世間悲呼之聲,枯樹猶應生悲,況有心者而不生悲?世間苦一味,心柔軟者,易生悲心。有悲心者,菩提之果,便在掌中。」
而「大悲心」的顯發,不是紙上談兵就能表露的,一定要經過「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定由淺入深的在靜定中做觀想、發大願(梵行精進願),才能逐漸轉化我們這顆被塵垢矇蔽已久的「凡夫心」,成為具有「大悲心量」、普渡眾生的菩薩心。
再則菩薩行者若能達到獲證「無相三昧、大悲自在、內外俱施、不求果報」的程度,方能真正做到發長遠心在生死海中,廣以布施波羅蜜濟度眾生而不退轉的境界。任何一個大菩薩在因地修行時,不僅重視布施時迴向發願的悲心培養,就是在行住坐臥的一舉一動間,皆不忘為眾生迴向發願,處處將心念導向佛道,而在無量世中,匯聚成甚深、廣大的慈悲願海,逐步做到難捨能捨「大施」的境界。
大少大德問如何讓菩提之果長成大菩提樹呢?
且看一下,菩薩行內布施時如何發願迴向?是否隨喜讚嘆,菩薩行,功德無量,有所感觸呢?
當我布施手足時,心無吝惜,願與一切眾生,拔出生死苦海,登入安樂之地。
當我布施耳鼻舌時,心無吝惜,願與一切眾生,於未來世,得佛清淨五根,以無量妙法,莊嚴眾生。
當我布施血肉時,心無吝惜,願與一切眾生,當來之世,獲得此身,猶如大地,與諸有情作依止處;又如大水能除垢穢,潤澤枯涸,令百卉滋長,又如大火能除闇冥,成就一切;又如大風能鼓一切,開發生長,使其敷榮。
當我布施雙眼時,心無吝惜,願與一切眾生,得佛法眼。
當我布施頭目時,心無吝惜,願與一切眾生,得佛無上七覺寶冠。
當我布施身命時,心無吝惜,願與一切眾生,於當來世,得佛金剛不壞之身。
~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供參考 迴向法界~
2012-11-03 5:57 pm
大 樹 !如人如畜牲, 生死兩難免, 樹長千年難逃坎伐當柴燒.
2012-11-03 5:02 pm
常到山上觀察大樹就會有答案
默默的為其他生命造氧,任憑風吹雨打,順應一切現實,若有開花結果,任由弱勢生命取用,沒用完的掉落土裏,成為茁壯成長的養份
在大自然裏,看到的是"利他無求",而非許多教義所言的"自利利他",說實在,自利利他,不就是打著慈悲的口號,滿足自己的私慾嗎?
大德的許多問號,從各階段看,其實只有一個"如何成就",去問大樹吧,大樹是有情緒的,祂俱有真正的菩提種

南無阿彌陀佛


收錄日期: 2021-04-16 22:30:2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1103000015KK0000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