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孤星淚
這個畫像出自雨果1862年的原著中,由艾密爾·貝亞德(Emile Bayard,1837年-1891年)所繪製的插圖。
作者維克多·雨果 系列巴黎 類型社會寫實
出版者A. Lacroix, Verboeckhoven & Ce.於布魯塞爾
出版日期1862年
媒介紙質
《孤星淚》(法語:Les Misérables,原意為「悲慘的人們」,「可憐的人們」),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於1862年所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是19世紀最著名的小說之一。小說描繪了19世紀初20年間幾個法國人物的生活,涵蓋了拿破崙戰爭和之後的十幾年的時間。
故事的主線圍繞主人公獲釋罪犯鏘·巴路鏘(Jean Valjean)試圖贖罪的歷程。小說同樣試圖檢視他的贖罪行為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的所造成的影響。這部宏大的小說,融進了法國的歷史,以及巴黎的建築、政治、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檢視了善、惡和法律的本質,同樣還有愛情與親情的種類和本質。
雨果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一個真實的罪犯和警察「François Eugène Vidocq」,他把這個真實人物的性格分成了故事中的兩個人物。悲慘的世界通過它不計其數的舞台和熒幕的改編作品被世人所了解。最著名的改編作品是同名音樂劇。
1801年,一個名叫鏘·巴路鏘(Jean Valjean)的窮苦農民,因飢餓偷了一塊麵包而判19年苦役,刑滿釋放後,持黃色身份證(意指:帶有前科、案底的假釋證明)討生活又處處碰壁。到1828年,雨果又開始搜集有關米里艾爾主教及其家庭的資料,醞釀寫一個釋放的苦役犯受聖徒式的主教感化而棄惡從善的故事。在1829年和1830年間,他還大量搜集有關黑玻璃製造業的材料,這便是到蒙特羅,化名為馬德廉先生,從苦役犯變成企業家,開辦工廠並發跡的由來。此外,他還參觀了布雷斯特和的特龍苦役犯監獄,在街頭目睹了類似法天妮受辱的場面。
又據說,雨果年輕時有一次在路上看到兩個士兵挾持着一個因偷麵包而被判死刑的男子,當時有一位貴夫人坐着漆有家徽的馬車經過,囚犯注目貴夫人,但貴夫人對囚犯卻視而不見。他認為此事表明當時法國平民承認貴族,貴族卻無視平民的存在,從此使他萌發寫《孤星淚》的念頭。
《孤星淚》的主題是寫人類與邪惡之間不懈的鬥爭,人類本性是純潔善良的,將一同走向幸福,但要經過苦難的歷程。書中穿插當時法國革命動亂的背景和拿破崙滑鐵盧戰役的描寫,以及當時法國社會的很多細節都有論及,比如俚語,下水道和女修道院等情況,雨果在書中都分有獨立章節描寫。故事情節錯綜複雜,設計巧妙,跌宕起伏。雨果力圖表現嚴刑峻法只能使人更加邪惡,應根據人道主義精神用道德感化的方法處理,他借主人公之口說道「最高的法律是良心」。他寫道:「將來人們會把犯罪看作一種疾病,由一批特殊的醫生來醫治這種病。醫院將取代監獄。」
為了這部書,雨果前後構思了40年,到晚年才完成。他自稱這是「一部宗教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