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是『直觀』還是『直覺』?

2012-10-26 10:55 pm
➨『般若』是『直觀』還是『直覺』?

回答 (9)

✔ 最佳答案
善知識法喜

古代大德不將[般若]翻譯而是直稱
或是翻譯成最接近的[智慧]
智慧只是接近般若

簡單說 [用筷子夾花生] 比較 [會用筷子]比較 [看過用筷子]比較 [看過筷子]

你問筷子是什麼?
以上都能回答而且答案正確,但是對筷子的體悟卻完全不同。

這不是學問,只是一種更接近於[態度]說法
簡單說六度波羅密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最後一個是般若
其實只要完成前五種修行
般若就自然存在
所謂的完成其實是習慣
所謂的習慣其實是不存在差異
所謂的不存在差異是本來如此
所謂的本來如此是無有任何的表現或是現象
這是般若的存在現象化

簡單說 佈施
一個母親對子女的疼愛存在報答嗎?
那是如何存在的心態?
如果對於愛本身沒有所謂的對象,那佈施的存在為何?
但是愛的存在不限於對象,這是無量慈。

這是般若的一種現象化,不完整,但是確實。

其他的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是各自對般若的現象化。

能看成階梯,也能看成各種路,都是成就的過程。

願法喜充滿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2014-11-03 11:20 p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az331.pixnet.net/blog
2012-10-27 7:53 am
觀~觀察~觀感~觀想~乃至豁然開達~覺~覺性~覺悟~覺知~乃至覺行圓滿~只能算般若淂智門~般若還有心門~跟行門~觀覺都屬理論空智~不切實際實務囉^^阿密佗佛
2012-10-27 4:47 am
般若是覺也是觀

覺含六識之根.根性清靜而明晰故.

清靜覺觀因緣假合種種變化.

觀無明無明盡.得觀自在說法.

說法明眾生之根性.應其性而解說方便.

因而證入空性.亦為般若.

非入空性者不知.因覺明後而能觀.

非供養如來智慧者.亦不能觀之.

要入如來智慧.先明心見性.

欲修明心見性者.當捨"有"無"法.

捨法因已明白佛所說矣.知當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令其心不退轉而修悟空性.捨法入無生法忍.示證修行四聖諦.
自然身行八正道.隨意觀行十二因緣法.方便浸習三十七道品.
成就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般若"為清靜平等正覺.清靜覺觀...

(能直觀或直覺.為過去所植諸善根.六識根器較利.惜福安忍可以更增上利根)

願版主隨喜吉祥

------------------
三十七道品---綱目四念處:
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四正勤:
已生惡令斷 未生惡不生
未生善令生 已生善令增長四如意足:
欲如意足 念如意足 進如意足 慧如意足五根:
信根 精進根 念根 定根 慧根五力:
信力 精進力 念力 定力 慧力七覺支:
擇法覺支 精進覺支 喜覺支 輕安覺支
捨覺支 定覺支 念覺支八正道:
正見 正思惟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三十七道品.即為追求智慧.進入涅盤境界之三十七種修行方法.
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趨於菩提.稱為菩提分法.



2012-10-27 1:15 am

應當煉出來"般若"是一種不否定的態度? 有此可能性!
2012-10-27 12:01 am
『般若』非觀.非覺~不離觀覺

『般若』非有.非無~不離有無

『般若』非生.非死~不離生死---------------
2012-10-26 11:49 pm
般若非直, 那都是胡扯~~ 要多念書
2012-10-26 11:34 pm

➨『般若』是『直觀』還是『直覺』?是直通.
2012-10-26 11:07 pm
邀你 ~~ 挑戰月收入破10萬的行列!

你厭倦了打卡鐘綁住你的生活時間嗎
你厭倦了替老闆工作,而一月個卻只賺 2-3萬嗎

再家帶小孩,又想替先生分擔一些生活費嗎?
連外籍新娘都做得到的賺錢方式,你也一定可以 ^


免費註冊>>>www.ada.ftp.cc (網址複製貼上,前往)

☑有夢想,想要提前退休,為自己備胎一份永續收入

☑願意每天花2~3小時在電腦前工作

☑年滿20歲,無誠勿試

只需你認真完整的評估一次,自行判斷適不適合自己!
其他的不會跟你講太多,決定權在你!!!


★如有打擾了抱歉.祝你事事順心~*




全职或兼职五不原則
◎不需要說服沒意願的人
◎不需要花大錢邀約應酬
◎不需要到處推銷及上課
◎不需要買貨囤貨寄送貨
◎不需要去得罪親朋好友



☆------------☆-------------☆--------------☆----------------☆---------------☆


收錄日期: 2021-04-16 22:23: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1026000016KK0380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