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有唐山公 無唐山媽" 那平埔公都到那去了?

2012-10-26 6:22 pm
."有唐山公無唐山媽"..是否因滿清--"禁止攜帶女眷"--經查證結果. 元明清以來 (元朝1292年~ 明1370年~清1728年) 只有斷斷續續開放的禁海令。

但是禁海令,無論男女,皆不得前往台灣,並不能解釋.."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成因。
更新1:

目前明確已知,迫使平埔族,登記戶口,平白多出 320 萬個漢人,最嚴重的因素,可能是平埔人沒有文字(只懂西拉雅文),平埔語又不通閩南話。而日本政府,規定必須用 [日文/漢字] 報戶口。全島原住民,人人找漢字代書,抄寫文件。限期用漢字登記戶口,很可能抄襲出 320 萬個 "舉目無親"的"羅漢腳",甚至 "父母雙亡"的"來台祖",此外別無他法,可以完成登記。 98.4% 的台灣人族譜可疑?羅漢腳必然是平埔番?.

回答 (4)

2012-10-27 1:28 am
到了光緒十三年,各廳縣編查戶口,頒行保甲,其時計有男女三百二十餘萬人。

日治時於明治38年的戶口普查,全臺總計三百零三萬九千餘人。

這就是日本大量殘殺台灣人的間接證據
2012-10-26 9:43 pm
如果對這個問題有興趣
建議各位讀者以及版主
就以自己的家族來研究

請到當地戶政事務所申請自己的譬如祖父曾祖父的戶口謄本
他們的出生和逝世當然都在日據時代

於是戶政事務所會告訴你
這些檔案都在某某戶政事務所檔案集中的某地
追這些檔案需要大約五天
五天後原始的日據時代戶政資料影本就會交給你

從這影本當中可以看出當年記載族群有福、客、熟番等字眼
甚至纏足等特徵


如果有興趣可以再往高祖父、玄祖父追上去
再請戶政事務所找高玄祖父母的謄本
就可以找到更新的資料

如果有哪個大學或史學機構有興趣
直接到戶政機關各個檔案室
有最原始的戶政資料可供研究
與戶政機關合作研究
還原族群真相
大家就不用瞎猜了

2012-10-26 13:47:02 補充:
平埔公就是母系社會中的自家舅舅
負責養姐妹的子女
所以母舅恩情最重
恩德最大

平埔公真正的子女在別家讓那個家庭的舅舅扶養
這就是母系社會
2012-10-26 7:44 pm
「有唐山公,無唐山媽」是形容未攜眷的墾台移民,
版主的理解沒錯,海禁並不是此話的解釋。

墾台移民有移眷和不移眷兩種,
「移眷者」如鄭成功集團,鄭氏集團入台是一種攜眷的武裝移民,
抗命不從的部將,下場是被鄭發兵討滅,如南澳鎮的陳豹,
甚至於放逐叛將洪承疇及楊明琅眷屬百餘口於雞籠城。

又如雍正八年,清廷准許攜眷入臺。但此時,官吏是不許攜眷的哦,
直到雍正十二年,官吏年逾四十無子者,朝廷才准其移眷過臺。

又如乾隆二十五年,清廷詔許臺民攜眷同住。


「不移眷者」如康熙二十三年初許開海禁時,此時允許渡台,但不許攜眷。

又如乾隆五年,清廷再搬禁令禁止攜眷入臺。

2012-10-26 12:46:06 補充:
而「有唐山公,無唐山媽」所形容的應是康熙二十三年初開海禁之際,
當時禁止攜眷渡臺,且禁止惠、潮之人入臺,故多漳、泉人,
通史載「是時移殖之人多無家眷,丁男或流落四方」,
故漳、泉閩人有俗諺:「有唐山公,無唐山媽」。

關於補充中寫〝迫使平埔族,登記戶口,平白多出 320 萬個漢人〞,
這論點則不知道是打哪來的....

因為嘉慶十六年,有司彙報全臺民戶時,
全臺已有二百萬三千八百六十一口,而土番不計。

到了光緒十三年,各廳縣編查戶口,頒行保甲,其時計有男女三百二十餘萬人。

日治時於明治38年的戶口普查,全臺總計三百零三萬九千餘人。

2012-10-26 13:00:24 補充:
明治38年的戶口普查,由總督府官房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編成,
於明治41年歸檔,名為臺灣臨時戶口調查結果表,其內容指出:
台灣原住民中已歸化為漢人的平埔族有4萬5千餘人,占總人口的1.53%,
高山族有十一萬三千餘人,占總人口的3.62%。

以上資料為清治末期、日治初期的戶口普查,
針對臺灣的番民進行登記,始於明治38年,
但是其結果表內容並無什麼〝平白多出 320 萬個漢人〞之處。
2012-10-26 6:47 pm
平埔族都是南島民族,是母系社會吧?父系的觀念都是受漢人的影響吧?


收錄日期: 2021-04-20 13:18: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1026000010KK0172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