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哈努克 是不是值得人尊重

2012-10-20 9:02 pm
他生平有什麼偉績???????

回答 (2)

2012-10-25 2:28 am
✔ 最佳答案
是,因為他
社會主義人民共同體於同年的總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控制了國會中全部議席,施漢諾則出任首相併兼外交大臣。1960年3月,蘇拉瑪烈國王去世,在王位空缺的情況下,施漢諾又就任新設的「國家元首」之職,成為柬埔寨的最高政治領袖。

施漢諾將自己的政治理念稱為「佛教社會主義」:在佛教的保護和君主制的體制下實行社會主義式的政策。同時,在外交上嚴守中立,在當時冷戰愈演愈烈的國際情勢下,柬埔寨也得以同時獲得東西兩陣營的經濟援助,並在鄰國越南和老撾都陷入內戰時,獨善其身式地維持了國內的穩定。然而在這一時期,政府內左右兩派的對立不斷激化,施漢諾對於左派的態度在重用和彈壓之間不斷搖擺,最終逼使波爾布特、英沙里、喬森潘等一批左派領導人進入邊境叢林區展開武裝鬥爭,為日後紅色高棉運動埋下種子。

流亡國外
1970年3月、首相兼國防大臣朗諾將軍和副首相施里瑪達殿下(施漢諾的表兄弟)趁施漢諾在北京國事訪問期間發動政變,議會解任了施漢諾國家元首的職位,決議廢止君主制、建立共和制的高棉共和國,朗諾就任總統。施漢諾被迫流亡中國。

在此次政變之前,施漢諾已經被認為是同情北越的親共主義者。施漢諾對於遍布柬埔寨境內的越共補給基地以及「胡志明小道」都採取默認態度,又對1969年發生的美國對柬轟炸發表公開譴責,並於1970年1月,就美軍在越南南方攻擊行動中所造成的數千件平民死亡事件發佈了政府公報。此外,南越的「被壓制民族鬥爭統一戰線(FULRO)」在發動叛亂後,也每每逃入柬埔寨境內逃避追擊。這一切都使當時的美國政府逐漸與施漢諾疏遠,並嘗試支援親美派的朗諾以期取而代之。

政變後,朗諾政權開始執行激烈的反越南政策,柬埔寨境內的越南裔住民遭到迫害、流放乃至虐殺。此外,朗諾也放任美軍及南越軍隊以「追擊越共」的名義侵入柬埔寨境內,美軍的轟炸範圍也在這一時期擴大到柬埔寨全境。僅僅一年半時間內,就造成了數十萬農民的犧牲以及200萬難民的產生。農村基礎設施遭到大量破壞,也使原本是糧食出口國的柬埔寨轉落為糧食淨進口國,這一狀況使柬埔寨原本的穩定局面受到動搖,也為紅色高棉的勢力擴大營造了有利環境。

君主制復活
暹粒-吳哥國際機場樹立的施漢諾肖像
1992年3月,聯合國駐柬埔寨臨時權力機構維和行動開始。1993年4月至6月,聯合國組織在柬埔寨進行了總選舉,由施漢諾的次子諾羅敦·拉那烈率領的奉辛比克黨成為第一大黨。同年9月,制憲議會頒佈新憲法,確認柬埔寨重新實行君主立憲制,諾羅敦·施漢諾再次繼位成為國王。

1994年,柬埔寨發生未遂政變,事件最終以王子諾羅敦·夏卡朋遭到流放而告終,在整個政變過程中,施漢諾國王都在北京接受住院治療。

逝世
柬埔寨王國政府2012年10月15日晨發佈官方公告:柬埔寨前國王諾羅敦·施漢諾當天凌晨在北京逝世,終年89歲。
2012-10-20 11:40 pm
柬埔寨王國前國王、太皇。1922年10月31日生於金邊。是諾羅敦和西索瓦兩大王族後裔。1941年4月23日繼承王位,1955年放棄王位,1960年任國家元首。後因政變長期流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直受到元首級禮遇,長期居住在東交民巷15號(晚年常在附近的衛生部北京醫院治病)。1993年9月24日,柬埔寨恢復君主立憲制,施亞努重登王位。王后為諾羅敦·莫尼列·施亞努。施亞努於2004年10月7日正式宣布退位,被尊稱為「太皇」(王父,The King-Father of Cambodia),2012年10月15日於衛生部北京醫院逝世。即位

施亞努是柬埔寨王族諾羅敦·蘇拉瑪烈之子,出生於柬埔寨首都金邊。1941年,外祖父西索瓦·莫尼旺國王病逝,正在越南西貢市(現胡志明市)留學的施亞努回國繼承王位。

當時,柬埔寨王室分為兩支,分別是奉諾羅敦王(在位1840年 - 1904年)為始祖的諾羅敦家系和以西索瓦王(在位1904年 - 1927年,諾羅敦王之弟)為始祖的西索瓦家。西索瓦·莫尼旺國王駕崩之後,兩個家族為繼承權爭執不休,最後在當時實際控制柬埔寨的法屬印度支那總督的裁定之下、才最終決定由施亞努繼位。之所以有這樣的決定,還是因為施亞努不僅同時繼承了兩個家族的血統(施亞努之父為諾羅敦家族成員,其母則出自西索瓦家族),而且年紀尚輕、更容易為殖民地政府擺布。

2012-10-20 15:41:28 補充:
在柬埔寨,施亞努原本希望能夠在越南獨立的同時發表本國的獨立宣言,但由於國內各方聯絡不暢,結果在越南獨立的兩天之後即4月13日,柬埔寨才得以獨立。在成為法國殖民勢力進入中南半島之前,柬埔寨長時間受到當時越南王國的壓迫,故而對越南抱有強烈的對抗意識。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施亞努一方面宣布3月13日為柬埔寨的獨立日,一方面又出於對越南入侵的恐懼、認可了法軍的重新回歸。此後,施亞努展開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諸國一系列的外交訪問,通過國際輿論訴求柬埔寨的獨立,終於於1949年獲得在法蘭西聯邦內的獨立地位,但同時,警察權和軍事權依然掌握在法國手中。

2012-10-20 15:41:50 補充:
施亞努對此狀況無法滿意,並在離宮發表了「在完全獨立達成之前絕不返回首都金邊」的宣言,終於使得全國範圍內的反法示威運動達到高潮。為國王強硬姿態所震驚的法國最後承認了柬埔寨的完全獨立,1953年11月9日,新生的柬埔寨王國成立,施亞努也在國民的歡呼聲中返回金邊的王宮,被國民尊為「獨立之父」。

[編輯] 退位和政治家生涯

2012-10-20 15:42:33 補充:
施亞努與北京政府領導人在一起。左起毛澤東、彭真、施亞努、劉少奇
經歷了獨立運動的成功,充滿信心的施亞努希望進一步深入參與政治,但在君主立憲制的憲法制約下,國王的活動範圍受到很大限制。於是施亞努於1955年3月3日將王位讓予其父諾羅敦·蘇拉瑪烈,同年4月7日,組建政治團體社會主義人民共同體(高棉文:សង្គម​រាស្រ្ត​និយម,羅馬化:Sangkum)並擔任總裁。退位後的施亞努被國民稱呼為「殿下」。

2012-10-20 15:43:36 補充:
社會主義人民共同體於同年的總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控制了國會中全部議席,施亞努則出任首相併兼外交大臣。1960年3月,蘇拉瑪烈國王去世,在王位空缺的情況下,施亞努又就任新設的「國家元首」之職,成為柬埔寨的最高政治領袖。

在佛教的保護和君主制的體制下實行社會主義式的政策。同時,在外交上嚴守中立,在當時冷戰愈演愈烈的國際情勢下,柬埔寨也得以同時獲得東西兩陣營的經濟援助,並在鄰國越南和寮國都陷入內戰時,獨善其身式地維持了國內的穩定。然而在這一時期,政府內左右兩派的對立不斷激化,施亞努對於左派的態度在重用和彈壓之間不斷搖擺,最終逼使波布、英沙里、喬森潘等一批左派領導人進入邊境叢林區展開武裝鬥爭,

2012-10-20 15:44:05 補充:
1970年3月、首相兼國防大臣朗諾將軍和副首相施里瑪達殿下(施亞努的表兄弟)趁施亞努在北京國事訪問期間發動政變,議會解任了施亞努國家元首的職位,決議廢止君主制、建立共和制的高棉共和國,朗諾就任總統。施亞努被迫流亡中國。

在此次政變之前,施亞努已經被認為是同情北越的親共主義者。施亞努對於遍布柬埔寨境內的越共補給基地以及「胡志明小道」都採取默認態度,又對1969年發生的美國對柬轟炸發表公開譴責,並於1970年1月,就美軍在越南南方攻擊行動中所造成的數千件平民死亡事件發布了政府公報。此外,南越的「被壓制民族鬥爭統一戰線(FULRO)」在發動叛亂後,也每每逃入柬埔寨境內逃避追擊。
參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收錄日期: 2021-04-13 19:04: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1020000051KK0021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