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天子定都洛陽,洛邑,建康這些地方

2012-10-12 8:13 am
這些地方是不是有利於國君 加以解釋

回答 (4)

2012-10-12 6:50 pm
✔ 最佳答案
因為這些地方都是福地,背山近海,唔會有天災!

洛陽市地處九州腹地,位於中國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交界帶,歐亞大陸橋東段,在東經111°8' - 112°59'、北緯33°35' - 35°05'之間,東西長約179公里,南北寬約168公里。橫跨黃河中游南北兩岸,東鄰鄭州,西接三門峽,北跨黃河與焦作接壤,南與平頂山、南陽相連。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複雜多樣,其中山區面積佔45.51%,丘陵面積佔40.73%,平原面積佔13.8%。[13]
洛陽的山脈主要由伏牛山、崤山、熊耳山、外方山四大山系構成,周圍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龍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這些山絕大部分位於欒川、嵩縣、洛寧、汝陽境內,新安、宜陽、偃師、伊川、孟津也有分布。境內河渠密布,分屬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系,黃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鐵灤河、澗河、瀍河等10餘條河流蜿蜒其間。洛陽境內山川縱橫,河渠密布,古代有「四面環山六水併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
[编辑]氣候
洛陽位於暖溫帶南緣向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光照充足,屬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夏熱多雨,秋季溫和,冬季寒冷。年均氣溫14.86℃, 熱量分布因受地貌影響,各地差異較大。黃河、洛河、伊河等河谷地帶及其附近的丘陵和緩坡山地,年平均氣溫12.1 - 14.5°С,其中西南部山區為低值區,年平均氣溫12.1 - 16.°C,伊川、宜陽為高值區,年平均氣溫14.5°C,其餘各縣在13.8度以上。全市年平均降水量530 - 1100毫米,山地為多雨區,河谷及其附近的丘陵區為少雨區。降雨量自東南向西北遞減。洛陽地區年日照2083 - 2246小時,日照率47 - 53%。一年中以5 - 8月最多,月日照一般都在200小時以上。洛陽的這種氣候非常適合牡丹花的生長,這也是洛陽牡丹名滿天下的原因之一。游洛陽的最佳季節是秋天,「九月九日登高日」,秋高氣爽,登山賞菊。4月也是不錯的選擇,雖然天氣有些乾燥,但可以欣賞無數牡丹爭芳鬥豔的奇麗景象。
2012-10-16 3:40 am
建康.......................
2012-10-16 2:10 am
每一個國家通常只設立一個首都,因為通常會方便政府高層官員行政和管理。一些國家有多個首都,一些甚至沒有。有時候,實際的首都和法定的首都由於某些原因並不在同一個城市。 故此,「行政首都」一般被認定為是該國的「國家首都」。

史念海先生認為:“自然環境應是形成都城的首要因素。所謂自然環境,至少應包括地形、山川、土壤、氣候、物產等各項。”管子也曾說:“凡立國都,非於大川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勿近旱而用水足,下勿近水而溝防省,因天材,就地利。”

中國歷史上統一國家或地方政權的首都.又稱都,都城,國都,京城.京都既是某一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經濟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設置應該比較穩定.但隨著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以及向外拓張形勢的需要,京都常常從舊都遷往更為合適的新地.在中國歷史上,不僅許多政權在自身發展中經歷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轉移,而且從整體看,歷代京都還呈現出先以東西向遷移為主,後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變換.

由於各個朝代所管轄的具體區域有所不同,所以這些稱呼所指代的城市也各有差異。比如,宋代的都城是東京汴梁(今開封),另有西、南、北三都:西京洛陽,南京商丘,北京大名。而同時期管轄中國另一部分區域的遼代也有類似的稱呼: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中京大定府,上京臨潢府。同一個城市在不同朝代也有不同的名稱,比如南京在東吳及南宋之初稱東都,而在五代十國的吳國稱西都。

從地理位置上看,五大古都,洛陽居中,開封居東,西安居西,南京居南,北京居北。洛陽、開封、西安都位於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中原地帶。近古以來的中國首都則主要在南京和北京之間轉換。

大部分是地理條件好,物產豐富,等等之類,但是古人很迷信,每個王朝都有個龍脈。

全國一統時期的都城基本上位於北方,南方建都多在分裂割據時期。中國有年代可考的歷史起自夏朝,至今已有4000多年。其中統一的時間大約有2843年,佔70%;分裂的時間約為1239年,佔30%。統一與分裂的標誌是國家的中央政權是一個或是若干個。中國歷史上有4次大統一,3次大分裂。中華民族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大一統”的觀念是統一的思想保證,愛國主義思想則是保持統一的精神紐帶。

我國在商末以前,中原大地為中華民族祖先主要的活動舞台,政治中心是三河地帶。以後擴大到關中,形成東西對立的政治格局,經歷了武王伐紂、秦滅六國、漢勝西楚、光武滅新、郭子儀平安史之亂、北宋取代後周等歷史過程,都城基本上在長安— ——開封這條橫軸上移動。北宋以後,南北對峙取代了東西對立。如五代十國、金與南宋、蒙古族與南宋、明與蒙古及滿族、清與南明、清與太平天國等,都城在北京———開封———南京———杭州這條縱軸上變遷。奴隸社會時期的都城在北方。我國封建社會時期的都城,一統時期在西安的有秦、西漢、隋、唐四朝約570年;東漢、西晉在洛陽計246年;北宋在開封167年;明初期在南京,後期遷北京。元、明、清三朝在北京約580年之久。從西安向北京轉移,為中國封建社會國都變遷的軌跡。

一統時期的都城西安、北京在北方,洛陽、開封也在北方,基本上都位於北方。僅明朝初期的52年在南京。分裂割據時期的都城,建在南方的有:三國時的吳、東晉,十國中的南唐、吳越、前蜀、後蜀等等。南宋定都臨安,偏安一隅。一統的力量主要來自北方。

對中國歷代王朝來說,首都選址是極其重大、謹慎之事,是關係到王朝能否萬世承繼、國家能否恆治久安之關鍵。
2012-10-12 10:01 pm
1. 洛陽
http://www.chiculture.net/0202/html/d10/0202d10.html#
  洛陽位於洛河北岸,北依邙山,南對伊闕,形勢險要,自古號稱「天下之中」。自東周起,先後有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武周)、後唐、後晉九個朝代建都於此,歷時934年。
  洛陽之所以能夠成為九朝故都,與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息息相關。洛陽地處東西部要衝,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它取代長安(今西安)成為全國政治中心,最根本的原因是與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距離較近。隨著東部經濟文化的發展,全國的政治中心再進一步東移,因而宋代以後洛陽作為都城的歷史再未重現。
http://www.chiculture.net/0126/html/c36/0126c36.html
  洛陽在中國古代地位重要,在政治中心屬於北方的時代,只有長安可以與洛陽媲美。西周營建洛邑,從此建立了洛陽的政治根本。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唐朝、後唐、後晉等朝代都曾以洛陽為首都。西漢之初,劉邦曾經想在洛陽建立首都,而唐朝的武則天更稱洛陽為神都,並長期在此居住。

2. 建康(今南京)
http://www.chiculture.net/0209/html/b03/0209b03.html
中原戰亂與移民潮
自從東漢末年以來,中原戰亂連年。加上西晉後匈奴等北方胡族一浪高過一浪的持續入侵,造成了大量中原人口不斷向江南地區遷徙。
經濟重心的南移
持續多年的移民浪潮,為南京等江南地區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這對江南的土地開發和生產發展有極大幫助,最終令江南超越了中原,成為中國的經濟重心。所以說南京的崛起,正是以經濟重心南移為基礎的。
堅固的建康城
公元317年 - 589年,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四代,先後在建業建都,並改名為「建康」。在此期間,建康都城的範圍雖沒有變化,但經歷代修築,日益堅固完備,如齊高帝將土築城牆改為磚砌城牆;梁朝把宮城城牆由兩重增至三重,使建康都城更宏偉堅固。
繁榮的都會
東晉在公元330年興建「建康宮城」(又名「台城」),其後代代增築宮闕、殿堂、苑囿,日趨奢侈,殿宇竟達3,500間。都城四郊,隨著居民激增,工業貿易興旺,也漸漸成為京邑繁華區域。經過六朝數百年的經營,建康都城已成為當時最繁盛的大都會。


收錄日期: 2021-04-13 19:02:5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1012000051KK0000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