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恥則無敵乎?

2012-10-12 4:11 am
如果一個人能夠達到毫無羞恥心及慚愧心的境界
那是否能對任何別人對自己的不滿及批評,不論是善意或惡意都完全置之不理
甚至完全不會考慮悔改?

這是一個人有可能做到的嗎?
又有可能令他回頭是岸嗎?

回答 (4)

2012-10-12 4:23 am
✔ 最佳答案
基本上很難...
因為當他這樣
他覺得 他做的都是對的
已自我為中心的強烈腳色
覺得 你是想害她 想讓他出醜
或是覺得 自已的觀點沒有什麼不對
真的有人會這樣...
回頭是岸~~除非他所堅決的跟你所反映的
有成對差~你說部隊 他說對 但是呈現出
你是對的答案~
但是相同的...如果 他很自我中心
會認為 他只是做不不好才會這樣
也是有可能
要讓他認清 事情的真理
還有身邊對他真的是善意的
當他做錯事情 要懂得去調解他
慢慢引導 才會改正 時間要有點長唷...
2012-10-18 10:34 pm

一切事心為前導,心為主使,由心所作成。假使人以清淨的心不論語言或行動,安樂隨著他如影隨形。



「他人罵我、打我、擊敗我、掠奪我;」如果人懷怨恨,怨恨不能息減。



「他人罵我、打我、擊敗我、掠奪我;」如果人不懷怨恨,怨恨自然息滅。



在這世界上,決不能以怨恨止息怨恨,唯獨無怨恨才可以止息,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1。




○1原義古昔法,即自古以來的真理,所以新譯為永恆(不變)的真理。(註:無法以血洗淨血)

http://tw.myblog.yahoo.com/nn575719/article?mid=3&prev=4&next=1&l=f&fid=6





三六一、「摒棄對人間和天上的慾樂的貪戀,越過存在,理解正法,這樣的比丘將在世上正確地遊行。」



三六二、「摒棄毀謗、忿怒和懢吝、摒棄贊同和反對,這樣的比丘將在世上正確地遊行。」



三六三、「摒棄愛憎,無所取,無所依,擺脫束縛,這樣的比丘將在世上正確地遊行。」





三六四、「不從生存因素31中尋找精華,排除對生存因素的渴望和貪求,獨立不羈,無須他人指引,這樣的比丘將在世上正確地遊行。」





三六五、「言語、思想和行動沒有障礙,理解正法,追求涅槃境界,這樣的比丘將在世上正確地遊行。」



三六六、「受人尊敬不驕傲,受人貶責不介意,受人施捨不迷醉,這樣的比丘將在世上正確地遊行。」



三六七、「拋棄貪慾和存在,遠離宰割和綑綁,消除疑惑,沒有煩惱,這樣的比丘將在世上正確地遊行。」



三六八、「知道自己適宜什麼,不傷害世上任何人,如實理解正法,這樣的比丘將在世上正確地遊行。」







http://tw.myblog.yahoo.com/nn575719/article?mid=134&prev=135&next=133&l=f&fid=6






任何人都跟這位女主人一樣。環境順心時,就能親切、謙虛而平靜。但是,環境不順心時,是否尚能保

持那樣才是個問題。





一個人當不愉快的言語入耳時,或對方顯然對自己表示敵意而迫近時,或衣食住不易擭得時,在這種情

形下,是否還能繼續保持平靜的心與善行呢?






所以,只在環境都順心時,保持平靜的心,行善,那不能說是真正的好人。只有喜歡佛的教法。如法修

鍊身心的人,才能說是平靜而謙虛的好人。




一切言語,都有合時或不合時,真實或不真實,軟或粗,有益或無益,慈悲或憎恚等五對。




無論別人用這五對中的任何一種與你說話時,你應努力學習:「我的心不變易。我的口不出惡言。由於

同情與憐憫而心生慈悲,不起憤怒與憎恚之心。」








猶如有人拿鋤鍬來欲使大地的土消失,掘起土就把它撒佈而說:「土啊,快消失吧!」也不能使土消

失。像這樣,欲將一切言語消減是不可能的。




所以,應當學到;他人以何種言語說時,亦能修心起慈悲心,使心不變易。




又,猶如欲以顏料,在虛空畫畫,亦不能顯現物的形像,又,猶如以枯草的火炬,不能燒乾大河的水,



又,猶如摩擦柔軟的皮,亦不能發出沙沙聲一樣,應把心養成為;他人以任何言語說時,心亦絕不變易。




人應把心修養得有如大地般廣大,虛空般地無窮盡,大河般地深邃,鞣皮般地柔軟方可。




若被仇人所捕而受折磨,因此而心變易的話,不能說是真正遵守佛陀的教法的人。無論在任何場合。都

應當學習:



「我的也不動。憎怒之語不出我口。以有同情與哀憐的慈怒心包涵他人。」
2012-10-12 12:07 pm
人無恥則無敵乎?系人既話終極是敵不過自己良心.
2012-10-12 5:09 am
當然可以,但無論如何你做咩嘢都係想人關注你,如果冇人理會你,你又何需搞咁大龍鳯﹖


收錄日期: 2021-04-16 22:23:2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1011000051KK0046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