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到是甚麼意思

2012-10-11 6:07 am
《平準則》末段指出經典的「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到是甚麼意思。

回答 (3)

2012-10-12 6:56 pm
✔ 最佳答案
百姓的賦稅不增加,而天下以此富饒。

民不益賦的“民”指一般百姓,還是農民或商人嗎?
自然是泛指天下百姓,稅法面前,人人平等的。
2012-10-16 2:33 am
[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這句話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平準書》,是用以稱讚漢武帝的財政大臣桑弘羊,說他不增加一般老百姓的田賦、丁稅負擔(即民不益賦),但卻有辦法讓國庫充裕(即天下用饒)。

桑弘羊的辦法主要是把課稅的對象由農業轉向商業,以擴大稅基,對商人的資本與貨物開徵新稅,並將鹽、鐵、酒的專賣權收歸國有。這樣一來,國庫收入增加,但同時卻不需加重農民的賦稅負擔。而且,由於由國家控制鹽、鐵等重要貨物的專賣權,也有助平抑物價,避免不法商人壟斷市場。

桑弘羊的辦法在當時是非常新鮮的做法,因為傳統上賦稅均相對針對農民和土地收入,如田賦、丁稅(即人頭稅)。這種稅制對農民來說是非常沉重的負擔。桑弘羊的辦法無疑是為國家財政開發了新的收入基礎,避免過份壓迫農民。不過,他的做法也不是沒有壞處的,某程度上,他的做法等於由政府積極干預工商業的運作,可能引起經濟上的波動。
2012-10-11 8:10 pm
即是說:人民不必增加賦稅,但國家卻有充足的財力可以應付各項需用.(意思是說:只要有良好的理財方法,不必加稅,國庫依然充足}


收錄日期: 2021-04-13 19:02:1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1010000051KK0059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