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是山,已是一念......

2012-10-08 9:03 pm
一念不覺,念念不覺,隨之而來的皆是妄想。

看人是人,已是一念不覺的同時念念不覺而著了人相。

與人相處了這麼久了,只要是人,人與人之間一定會有互動,在對方有所反應的同時自已以心意識去應對當真了,此時已著了人相而不自知。

是否在未達不起心不動妄念之前,應當放下萬緣,保持住正念而不喪失,才不會變成「依人不依法」讓自已的妄心隨著與人互動之下產生共鳴而著了四相。

自以為把「我相」給止住就能不著相,沒想到一著了「人相」,四相立刻現前。

四相一現前,已經著了我相,因我而生的四大煩惱「貪、瞋、疑、慢」立刻起現行,馬上察覺到內心因煩惱而躁熱、狂亂不已,原來是著了人相。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只要著其一相,四相全現前。

原因就在於無法保持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正念。

最恐佈的是著了對方的情緒相,把對方的情緒變成自已的情緒或以人、我對立的方式,看到笑的很甜的產生相對的貪念,看到瞋恚的產生相對的瞋恚心。

一健忘一喪失正念就一定會迷而不覺 ,尤其在有功用道的階段。

無功用道是不起心動念的佛境,蘇東坡未證言證在獄中苦不堪言。

無住生心,生心無住。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什麼是非法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所生之法不能讓眾生見性,違背性德的。

什麼是佛法,佛法因緣生,但卻是從自性流露出來的,就好比「以手指月」的手指,不該把手指抓著不放,理應放下。

無住生真心,真心裏頭本自俱足,放下的是法與非法並以真心來取代萬法。

生真心自然無所住,真心未現前千萬別自作聰明連法也給丟了。

自以為無功用道的結果,是上上根人以下根性之人所犯的誤會,才子也是如此。












回答 (6)

2012-10-14 7:34 am
✔ 最佳答案
修者安:
相由心生 ,所以相不離心;心生法,因此法不離心.心外無相可顯,心外無法可生.
[性如流水]見於六祖壇經.相相見生,相相隨滅;法法應生,法法不著.相--無常,法--非恆.但能於見,應無斷,無著.即現真心常在.
南無大願地藏菩薩
2012-10-09 3:50 am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與念應該是扯不上關係。

古德有云:未悟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悟時,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悟後,青山還是就舊青山,流水還是舊流水。

山是山,水是水者,只是見諸法也。

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者,唯見一如也。

青山還是舊青山,謂諸法仍舊,而見諸法之一如。

則青山雖是舊,光景煥然新矣!

所以,見山見水與念並無關係。

而是與修持的境地不同,如是而已。
2012-10-09 12:42 am


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
2012-10-09 12:35 am
這一切....就是要你別忘了 你還是((人))~
2012-10-08 11:55 pm
版大你把<本無所住生其心>.搞複雜了.

2012-10-09 10:03:14 補充:
版大建議你把最上.最高.最深的文字境界放下.

再回到未學佛前.未有這些文字境界前.

~~~~~見 y 念 y 時

~~~~~見什麼顏色 就說什麼 顏色時
2012-10-08 10:52 pm

看山是山,已是一念......近水知魚性, 近山識鳥音, 近佛當然沾佛性悟佛法道佛語, 凡人眾生惜是說易行困証難求.


收錄日期: 2021-04-11 19:11:2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1008000010KK0262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