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國中的講義(月光餅)請寫給我

2012-10-04 12:13 am
拜托.......................l
更新1:

位子不夠就用補充內容

更新2:

一定要是自修的

回答 (1)

2012-10-04 1:40 am
✔ 最佳答案



我需要國中的講義(月光餅)請寫給我



課文導讀:
本文選自煙愁。記錄作者的一段童年往事。文章由中秋節應景食物月光餅談起,再敘述和表姑爭吵、和好的經過,最後以懷念月光餅的滋味結束全文。文字親切自然,充滿了溫馨而濃厚的懷舊情感。

作者介紹:
琦君,本名潘希珍,浙江省永嘉縣人。生於民國六年(西元一九一七年),足於民國九十五年(西元二零零六年),年九十。民國三十八年(西元一九四九年)來臺,曾任中央大學教授。現代散文作家,作品風格溫柔敦厚,清新自然。著有煙愁、三更有夢書當枕、桂花雨、橘子紅了等書。




課文:
月光餅也許是我故鄉特有的一種月餅。每到中秋,家家戶戶及商店,都用紅絲帶穿了一個比臉盆還大的月光餅,掛在屋簷下。廊前擺上糖果,點起香燭,和天空的一輪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餅做的很薄,當中夾一層稀少的紅糖,面上灑著密密的芝麻。供過月亮之後,拿下來在平底鍋裡一烤,扳開來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餅面積雖大,份量並不多,所以一個人可以吃ㄧ個,我總是首先搶到大半個,坐在門檻上慢慢兒的扳開嚼。家裡親友們送來的月餅很多,每個上面都有一張五彩畫紙,印的是「嫦娥奔月」、「劉備招親」、「西施拜月」等等的圖畫,旁邊還印有說明。我把這些五彩畫紙抽下來,要大人們給我講上面的故事。幾年的收藏積蓄,我有了一大疊。長大以後,我還捨不得丟掉,時常拿出來看看,還把它釘成一本,留作紀念。

我有一個比我只大兩歲的表姑,她時常在我家度中秋節,她也喜歡吃月光餅。有一次,她拿了三張五彩畫紙要跟我換一個餅,我要她五張,她不肯,兩個人就吵起來。她的臉很大很扁,面頰上還長了不少雀斑。我指著她的臉說:「你還吃月光餅!再吃,臉長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餅上的芝麻一樣多了。」這句話真傷了她的心,就掩面哭泣起來,把一疊畫紙撕成片片地扔掉,我也把月光餅扔在地上,用腳一踩踩得粉碎,心裡不免又心疼又後悔,也就哇的一聲哭起來。母親走來狠狠地訓我一頓,又捧了個剛烤好的月光餅給表姑,表姑抹去眼淚,看看餅,抬眼望著母親問道:「表嫂,你說我臉上的雀斑長大以後會好嗎?」母親撫著她的肩說:「你放心吧!女大十八變,變張觀音面。你越長大,雀斑就越隱下去了。」母親又笑笑說:「你多拜拜月亮菩薩,保佑你長得美麗。月光餅供過月亮,吃了也會使你長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著月光餅面上的芝麻,和我兩個人呆楞楞地對望了好一回,她忽然扳下半個餅遞給我說:「我們分吧!我跟你要好。」我看看地上撕碎了的畫紙與踩爛的餅屑,感謝萬分地接過餅,跟表姑手牽手悄悄地去後院裡,恭恭敬敬地向天上的月亮拜三拜,我們都希望自己長大了都有一張觀音面。

表姑長大以後,臉上的雀斑不但沒有隱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後夫妻極為恩愛,她生的兩個女兒,都出落的玫瑰花兒似的。我們見面時談起幼年搶吃月光餅和拜月亮的事,她笑笑說:「月亮菩薩還是聽我的禱告的。我自己臉上的雀斑雖然是越來越多,而她卻保佑我有一對美麗的女孩子。」

台灣是產糖的地方,各種餡兒的月餅,做的比大陸上更膩口,想起家鄉的月光餅,那又香又脆的味兒好像還在嘴邊呢!

中秋節,一年又一年,來了又過去,什麼時候回家吃月光餅呢?





課文賞析: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秋佳節吃月餅本是一件正常的事,但是對一個有家歸不得的人來說,卻是一帖增添鄉愁的催化劑。所以作者不由得想起她家鄉特有的月光餅,發而為文,以化解她的鄉愁。
文章開頭即將月光餅的外型、材料、滋味等鉅細靡遺地描寫下來,由此可知作者觀察細膩,對月光餅情有獨鍾。而月光餅上印有圖畫的五彩畫紙,更是作者幼年時的蒐集品。為了這些畫紙,竟然不顧和表姑的情誼,兩個人吵了起來,弄得紙毀餅碎。也因為這次的爭吵,讓作者和表姑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更了解與人相處之道。故事由爭吵到圓滿收場,使中秋節「和樂」的意義更加圓融地凸顯出來。
最後,濃濃的「情意」成為月光餅的餡兒。即使離家千里,依舊懷念它的滋味,以及它所觸發的事、牽動的情。全文沒有華麗的句子來渲染她的情感,卻有淡淡的鄉愁,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參考: 網路


收錄日期: 2021-04-27 19:54: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1003000016KK0384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