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清廷能針對漢人的特性,採取高壓和懷柔策略,故能長治久安。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6/62/62e/62e01/62e0101.htm
清初的高壓與懷柔政策
滿洲本是關外一個經濟、文化較落後的少數民族,要在幅員廣大、人口眾多,以及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的中國建立政權,實非容易的事。但清朝國祚卻較蒙古人的元朝為長,因為它對漢族並非單純地征服、鎮壓,而是實施一套高壓與懷柔相結合的統治政策。
高壓政策方面,滿洲在攻下江南城鄉後,曾多次進行血腥大屠殺,其中以「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最為殘酷。同時清廷又派八旗兵駐防在軍事要地,以鎮壓各地的抗清活動。為了消滅漢人的民族意識,在習俗方面則強令薙髮,違者格殺勿論,即所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順治時,曾嚴禁士人集會結社;康熙、雍正、乾隆等朝又大興文字獄,凡文字上有反清排滿嫌疑者,都遭受殘酷的刑罰。為了防止反清思想的傳播,乾隆時還利用編纂圖書的機會,進行了一次全面性的古今圖書審查,不僅反清文獻盡被燒燬,連古書上一些對遼、金、元不利的字句,也都加以刪節、塗改,這不啻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次大災難。
懷柔政策方面,清廷入關之初,即下令為明思宗帝后致哀,表揚死難明臣,錄用投降官吏,標榜滿漢一體,恢復科舉考試,禁止圈佔田地,廢除苛捐雜稅,想藉此爭取明朝臣民的好感。後來清廷又實行招撫流亡、減免賦稅、修治黃河、解放賤民等措施,以安定社會民生。此外,還推崇理學,維護傳統文化,禮聘學者編纂巨籍,企圖利用文教削弱漢人的反抗精神,以消耗讀書人的時間和精力。
由於清初高壓與懷柔政策的交替運用,既可防範漢族民眾的反抗,又能獲取部分明臣及士子的支持,因此其政權得以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