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一.肝癌能以手術切除算是不幸中之大幸,有許多狀況連動手術的機會都沒有。
肝癌治療以手術切除為首選,安全系數在嚴格挑選病例、影像學技術發展和手術前後的觀察、護理和照顧等各方面的進步下,令手術切除死亡率低於5%。約兩成病人符合下列條件,可以接受手術治療。
所以無論腫瘤大小,若要得到一個長期存活的機會或治癒的機會,還是以開刀切除機會較佳。如果肝癌能在小於二公分的時候就被切除,五年的存活率可達80%,若是肝癌在2cm到5cm內,五年存活率可達60%。所以還是要早期發現,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肝癌切除手術後五年的復發率達八成,相信和下列原因有關:1.基礎肝硬化的存在和嚴重程度 2.存在多個癌結節 3.肝腫瘤直徑大於5厘米 4.肝癌病灶無包膜 5.在不同位置,仍有未切除的肝腫瘤 6.腫瘤侵犯至靜脈7.屬浸潤性而不是膨脹性腫瘤 8.曾在手術中輸血
所以還是要小心提防復發的問題。
二.至於膽囊切除的原因,在做肝臟手術時,醫師會根據狀況來決定是否將膽囊切除。膽囊在人體中主要的功能是貯存膽汁,如果被切除,其功能可被總膽管取代。膽囊切除後病人只要注意飲食,便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如不要吃油膩的食物,否則會發生像腹瀉那樣的脂便現象)。
切除膽囊是因為肝癌病人經手術切除後復發的機會很高,如果肝功能夠好或腫瘤的情況可以再開刀的話,一般建議再次手術將腫瘤切除,若是肝癌復發而無法再接受手 術時,大部分病人會接受血管栓塞的治療。在做栓塞治療時,有部分病人供應膽囊血液的動脈也會被栓塞,結果造成急性膽囊炎,甚至膽囊因壞死而化膿,危及生 命。 此外,有時外科醫師為了減少肝臟切除過程中的失血量,在肝臟切除前會先控制肝門靜脈及肝動脈進入肝臟的血流,而膽囊正好位在肝門靜脈及肝動脈進入肝臟右葉的附近,所以外科醫師會為了手術的方便性,先將膽囊切除。
三.癌症的產生是由於身體內一些不正常的細胞失控地繁殖過多形成腫瘤,並漸漸入侵附近的組織、淋巴和血管,並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腫瘤還會不斷增生血管網來獲取養份,以維持生長和擴散。」
四.醫生說腫瘤沒有包膜復發率較高,這是真的。良性腫瘤通常都會被包在一層纖維包膜裡,可以防止轉移。但惡性腫瘤大多生長速度較快, 界限不太清楚; 惡性腫瘤居於表淺部位者, 往往也不易推動; 浸潤性生長, 可以有轉移性癌瘤。如治療不徹底易於復發。惡性腫瘤細胞形態與正常細胞很不相同, 細胞多不成熟; 通常外面沒有包膜, 不但體積長大, 惡性細胞還向周圍浸潤擴散。
五.基亞生技PI-88肝癌新藥獲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通知, 正式取得肝癌「孤兒藥」 資格認定 (Orphan Drug Designation)。經美國FDA認定為「孤兒藥」的藥品,除可獲得美國研究經費補助外,藥物主管機關更給予行政協助及市場專賣保護期等優惠措施。
PI-88去年底已在台、韓共18所醫學中心收納肝癌病患進行第3期臨床試驗,而中國如預期,在今年第1季進入3期臨床。
未來18個月內,將在全球收納500名病患,預計2013年完成期中分析,2014年在申請新藥上市,台灣市場應可拔得頭籌,緊接是南韓,中國市場預計會落後半年到1年上市。
當然,在雙盲試驗裡,病人被隨機編入對照組及實驗組。對照組被給予安慰劑,而實驗組給予真正藥物。無論是病人或觀察病人的實驗人員都不知道誰得到真正的藥物,直至研究結束為止。不過部份的試驗會較難做成雙盲,例如:如果治療效果非常顯著,或治療的副作用非常明顯,實驗人員便可能猜想到哪組是對照。
所以雖不一定抽到實驗組,不過這已是3期臨床試驗,安全性與藥效應比較可靠;如果試驗成功,便朝申請新藥邁了一大步。其實您可以考慮試試,反正也沒損失。
至於中醫可不可以降低復發率,應該可以,但是要找對醫師。
還有飲食也很重要。肝切除的飲食原則是:手術後,身體需要額外的熱量和營養素來幫助傷口癒合,對抗感染。如果手術前的營養狀況就不好,在復原的過程中容易造成問題,因此,對於開刀的病患,術前和術後營養都同樣的重要。飲食以高蛋白、高熱量、維生素及各種營養素均衡攝取為原則。蛋白質可小量分多次攝取,以達到需求量,避免集中在某一餐。全穀根莖類、蔬菜、水果也要兼顧。另外,鋅可促進傷口癒合和避免味覺減退,所以可選用一些富含鋅的食物,如:牡蠣、海鮮、蛋、肉類、全穀類、堅果。另外,建議攝取富含維生素C和K的食物,如:青椒、綠色疏菜、動物肝臟、柑橘、奇異果、檸檬等。有些病患術後會出現高血糖、肝腦病變及電解質不平衡等問題,對於高血糖患者,除了口服降血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外,三餐進食的醣量要固定,且儘量避開高糖食品。如果有急性肝腦病變發生時,應降低蛋白質攝取,尤其是紅肉類,可以植物性蛋白質(五穀根莖類、豆類、堅果)或乳製品取代動物性蛋白質。等病情改善時,再逐漸調高蛋白質攝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