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以下資料來自中央氣象局颱風百問 以及香港天文台. 本文件將表格重新整理, 以方便查看. 依照世界氣象組織於1998年12月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的第31屆颱風委員會決議,自西元2000年元月一日起,在國際航空及航海上使用之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颱風統一識別方式,除編號維持現狀外(例如西元2000年第1個颱風編號為0001),颱風名稱將由現行4組92個名字全部更換,編列為140個,共分5組,每組28個,這些名字是由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國家或地區,14個颱風委員會成員所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此名稱將由設於日本東京隸屬世界氣象組織之區域專業氣象中心(RSMC)負責依排定之順序統一命名。至於各國(或地區)轄區內部之颱風報導是否使用這些颱風名稱,則由各國(或地區)自行決定。 西北太平洋及南海颱風自1947年開始由設於關島的美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統一命名,早期命名方式全以女性名字依英文字母排列命名,1979年開始改以男女名字相間的順序命名,沿用迄今。 由於新的140個颱風名字原文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不是慣用的人名,而是包括動物、植物、星象、地名、人名、神話人物、珠寶等各詞,且非按英文A至Z的排序,十分複雜而不規律。中央氣象局為了慎重起見,做了民意調查,超過七成四的民眾認為颱風消息報導以颱風編號為主,輔以國際颱風命名較為合適。參考資料:
http://www.ck.tp.edu.tw/~thyu/typhoon.html 2011-10-11 19:16:58希臘神話其中一位泰坦神的名字為提豐或又譯堤福俄斯,象徵風暴的妖魔巨人。該詞在希臘語中義為「暴風」或「冒煙者」。堤豐也象徵惡風。《神譜》說它戰敗後,從身上生出無數股狂颱,專門滋害往來的海船。這個希臘詞到波斯變為طوفان(Tufân),特指印度洋的風暴,到了英語裡便成了Typhoon。中文颱風一詞的由來,有人認為來自台灣的「台」,也有說就是Typhoon的音譯。但據清王士禛《香祖筆記》,「台灣風信與他海殊異,風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颱。颶倏發倏止,颱常連日夜不止。正、二、三、四月發者為颶,五、六、七、八月發者為颱。」可見今日的「颱風」一詞,源出彼時的「颱」字。僅此一字,不太可能是音譯typhoon。又有說該詞源於粵語「大風」者,因為粵語中「大風」發音為「tai fong」,傳至英語成typhoon,再譯回普通話成「颱風」;或源自閩南語「風篩」。迄無定論。
台灣氣象局說,只要在熱帶海洋上均會有「颱風」產生,只是各地對此稱呼均不同;若發生於北太平洋西部及南中國海者稱為「颱風(Typhoon)」;於大西洋西部、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和北太平洋東部者稱為「颶風(Hurricane)」;在印度洋上則被稱為「氣旋(Cyclone)」。比較獨特的是菲律賓人稱颱風為「碧瑤(Baguio)」;澳大利亞原住民則稱颱風為「威烈威烈(Willy-Wi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