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理解:文言文

2012-08-14 10:05 pm
文章一:潛庵漫筆

世俗謂媚「人為頂高帽子」。
嘗有門生兩人,初放外任,同謁老師者,
老師謂:「今世直道不行,逢人送頂高帽子,斯可矣!」
其一人曰:「老師之言不謬。今之世,不喜高帽如老師者,有幾人哉!」
老師大喜。
既出,顧同謁者曰:「高帽子已送去一頂矣!」

1. 文中的老師是否如學生所言,不喜高帽呢?何以見得?

2. 文中的垜生最後說「高帽子已送去一頂矣」,表示什麼意思?

3. 從文中讚美老師的學生的行為可見他是個什怎樣的人,試說出他的兩個特點。



文章二:中州野錄

鄱陽何梅谷英妻,垂老好佛事,自晨至夕,必口念「觀音菩薩」千遍。
梅谷以儒學聞於時,止之則弗從,弗止又恐貽笑士論。
一日,呼妻至再三且,隨夜隨呼勿輟。
妻怒曰:「何聒噪若是耶?」
梅谷徐答曰:「呼僅一三,汝即我怒;觀音一日被爾呼干遍,安得不汝怒耶?」
妻頓悟,遂止。

1. 試解釋文中以下詞彙:
(a) 弗:
(b) 耶:
(c) 汝:
(d) 爾:
(e) 安 :

2. 根據文中的內容判斷以下敘述。
何梅谷:
不相信觀音菩薩;不贊成妻子好佛事。

正確/錯誤/部分正確

3. 從文中何梅谷是個怎樣的人?試寫出他的兩個特點。

4. 文中最後說「妻頓悟」,她頓悟了什麼?
更新1:

文章一第2題應該是「學生」,而不是「垛生」。 文章一第3題多了個「什」字,所以問題應該是「從文中讚美老師的學生的行為可見他是個怎樣的人,試說出他的兩個特點。」

回答 (2)

2012-08-16 7:08 pm
✔ 最佳答案
文章一:譯文.....

古時候有兩個學生,就要到外地去就職了,臨走前向他們的老師請示為官之要。老師說:「現在的世道,逢人如果只說實話,是行不通的;當你碰到了人,不妨給他戴頂『高帽子』,人生自然可以通達無礙。」

老師說完,其中一位學生趕緊附和道:「老師的話千真萬確,放眼當今社會,能夠像老師您這樣正直,不喜歡戴『高帽子』的又有幾人呢!」老師聽後很高興。走出門口,這個學生就對旁邊的人說:「『高帽子』已經送出去一頂了!」

1. 文中的老師是否如學生所言,不喜高帽呢?何以見得?
老師也喜歡被戴高帽.....(從第一段可看出)....被他的學生讚美兩句,不禁「大喜」

2. 文中的垜生最後說「高帽子已送去一頂矣」,表示什麼意思?
高帽已送給老師了 .....(從第二段學生誇老師中可看出)

3. 從文中讚美老師的學生的行為可見他是個什怎樣的人,試說出他的兩個特點。
學生的立場,秉承老師所教,現買現賣,算得上是頭腦靈活,善於活用..
再則~~~
做學生的人,竟故意拿老師來尋開心,未免有失厚道




文章二:譯文.......

何梅谷,是鄱陽人。他的妻子將要老了,喜歡拜佛唸經,從早晨到黃昏,一定要嘴念“觀音菩薩”上千遍。
何梅谷憑著儒學好而在當時出了名,(他想)阻止他的妻子做佛事 ,可是妻子不聽從。不阻止呢,他又怕給當時的讀書人留下笑柄,(這樣使得他)進退兩難。
一天,他三翻兩次地喊他妻子的名字,一直到晚上也呼喊個不停。妻子生氣地說:“為什麼這麼吵鬧呢?”梅谷慢慢地回答說:“(我)才喊了你半天,你就對我生氣,觀音菩薩一天被你呼喊上百遍,怎麼能對你不生氣呢?
”妻子頓時明白了,於是停止做佛事

1. 試解釋文中以下詞彙:
(a) 弗:不
(b) 耶: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呢」、「嗎」
(c) 汝:你
(d) 爾:你
(e) 安 :豈、怎麼

2. 根據文中的內容判斷以下敘述。
何梅谷:
不相信觀音菩薩;不贊成妻子好佛事。

正確/錯誤/部分正確
部分正確.....(不贊成妻子好佛事)

3. 從文中何梅谷是個怎樣的人?試寫出他的兩個特點。
愛面子.....(怕被恥笑,或留下笑柄)
不應阻止妻子念佛的權利....只需說:“默念的效果好!你就是不出聲,觀音菩薩也聽得見”,這樣,妻子得以繼續念佛,而他也不必擔心受人恥笑,豈不一舉兩得...

4. 文中最後說「妻頓悟」,她頓悟了什麼?
因為他的妻子明白:自己一天被丈夫喊幾次都會覺得很煩,而自己每天都念菩薩千遍,菩薩當然也會覺得煩....
2016-04-28 10:33 am
哈囉 ! 大大

我可以建議你去仁寶當舖哦!!

在中壢往桃園方向中華路二段 YKK對面

我也是去那裡借的 店長很好商量 會給你方便的

保密 利息也很低 !服務態度也很親切

我也是我朋友介紹我去那的

而且她們在網路上的評價也很好哦

你可以去網路上搜尋 仁寶當舖

他們很專業 過件率也很高 評估完你的條件馬上放款

事後你有什麼問題 打過去給他們 他們都會盡量配合你

你可以去了解看看 !祝你好運~~~


收錄日期: 2021-04-20 22:07: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814000051KK0036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