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缺乏佛學正知見的人. 為何堅持自選最佳解答?

2012-07-19 8:48 pm
請問缺乏佛學正知見的人. 為何堅持自選最佳解答?

回答 (20)

2012-07-20 1:01 am
✔ 最佳答案
次草佛友您好

圖片參考:http://d.yimg.com/mu/nimage/8a56e7f02f53a6f8
請問缺乏佛學正知見的人. 為何堅持自選最佳解答?
有好多佛友來回答 在意見也說很多 都很好 相信次草佛友是有佛學基礎才會提問這問題
仁者心已動喔 缺乏佛學正知見的人 是見法能利利己
很急切法 只是不知如何入門 體諒他們處境
更深法門不能相應 不能契心 聽不懂真髓 停留見山是山
所以自選最佳解答 不足奇怪 次草佛友如果您要下去回答 應該思索對方佛友何等程度
即使自己回答很好 沒選上 還是一鞠躬 歡喜心 不能契機
要反省自己 說法不能被對方用 如無說法
這就是佛陀說法四十九年 大家如行不如法 有如佛陀沒說法一般
世間事任何遊戲是沒有圓滿 自選與票選都有缺點
回答問題要靠智慧 不得罪人 廣結善緣是大學問 羊後學來佛教版已經一年多...
種種問題點滴在心頭 認識很多有佛學基礎 能相應
都會默默欣賞他們佛學 讓後學吸收很多 勝過後學三十幾年所學
這就是後學喜歡佛教版 有時間就來欣賞大家發問問題
有的發問不理想 醜醜馬 還有一步踢
但是來回答眾佛友回答很好 後學就學到 這一步踢 積少成多
感恩大家眾佛友
阿彌陀佛次草佛友發問問題讓大家深思 希望大家不執宗教 更圓融 修行都能更上一層樓
眾生是諸相實相 以平常心看待 有的是護法心切
有的知識友來回答以不同角度說出他們看法
論說不能議論對錯 在於能不能相應 心境如何看大家回答就顯示出來
佛友觀察很深入
懂得心內求法的人 自然會比較輕安隨俗
修行就是如此 以清淨心 如何降伏其自己心 就是入門 在於功夫
不會跟外在諸相其舞 擾亂其清淨心
佛佛平等 那有高下 那來紛爭....
歸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羊後學來佛教版也有一年多時間 發現好多深藏不露 修行很好
有的離開佛版 現在也交一些能相應佛友
感恩他們來投後學的票 及贊助點數
阿彌陀佛 再謝恩

羊後學祝福大家廣結善緣 法喜充滿
2014-03-01 5:25 pm
次草 大德,阿彌陀佛:

眾生各個根器不同,見解也就不同,對佛法的理解程度因此也不一樣。末學雖然才剛進知識+佛版,也回答過 Sage Mao 一些問題,因此可以理解大德的感受。但何不把這境界當作六度裡忍辱波羅密的一種修行?況且六祖慧能大師也曾提過:「若真修道人,不問世間過」。再說,《地藏經》裡(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許多因果業報也講的非常明白;也提到「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大德不必太過在意,專精於自己的修行即可。祝萬事吉祥!
2012-07-20 5:12 am
我所擁有的!都是人家富與我的~~這次來只是還淨天下。

2012-07-19 22:10:25 補充:
不必在意~發問者都必須背負問題則認的~~~莫可奈何!


心寬且體傍。

揹著!揹著!您就習慣成自然~~忘忽所以然來。


尚且不論好壞~~它都是自找的存在。

2012-07-19 22:20:39 補充:
這世(釋)道就是如此,層層疊疊,妙不可言!~~~

張大千潑墨畫啊!
2012-07-20 5:09 am
我們只能盡力說
因為別人會我行我素
總是累劫所成
誰是他的良緣
ㄚ哉
2012-07-20 1:08 am
不用在意!


隨順眾生緣,心無罣礙 啊!
2012-07-19 11:08 pm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觀照 → 照住 → 照見

止(放下) → 觀(看破)

觀(看破) → 止(放下)

止(放下) → 觀(看破)

觀(看破) → 止(放下)

止(放下) → 觀(看破)

觀(看破) → 止(放下)


若是看不破也放不下,放不下也看不破。

那麼就來念這一句六字萬德洪名,南無阿彌陀佛。

提起佛號放下萬緣,南無阿彌陀佛。

制心一處(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隨緣說說《僅供參考》

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2012-07-19 9:42 pm
聽說佛經曾提到 某些僅佛才知道 那就實在很難搞 正邪與否誰敢保
2012-07-19 9:25 pm
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老子》

-----------------------

就是因為...自以為[貴];自以為[高].....

所以如開題所說....沒有正知見!!

2012-07-19 13:30:18 補充:
[茄子]可真知[次草]大德的[心]否???

[茄子]也對[次草]的可生心圓滿滅度否???

當就事論事.....最清楚明白....勿多作他想!!
2012-07-19 9:20 pm
.
自選. 票選, 均有弊端。
非佛子不能依佛成事
這是正常普遍現象

切莫因此起嗔 , 心被緣境所繫缚, 過度成魔。

.
這就是所謂的「自以為是」?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51: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719000015KK0349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