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k.chiculture.net/21602/html/a01/21602a01.html
作為一個歷史人物,《關羽傳》在正史《三國志》中不過九百多字,得到的評價也並不算高,陳壽曾批評他「剛而自矜」,「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但千載以後關羽居然能壓倒群雄,晉升為整個中華民族「護國佑民」的神祇,不但使劉備、曹操、孫權這些三國時代的風雲人物黯然失色,就連「萬世師表」的文聖人孔夫子也不得不退避三舍。在清初《三國志演義》的評語中,關公已被崇譽為集「儒雅」、「英靈」、「神威」、「義重」於一身,「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霽月光風」的「古今來名將中第一奇人」了。
「儒稱聖,釋稱佛,道稱天尊,三教盡皈依。式詹廟貌長新,無人不肅然起敬;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歷朝加尊號。矧是神功卓著,真所謂蕩乎難名。」
以上這幅清代關廟中的對聯頗能概括關羽在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巨大影響。
至今海內外華人,仍然有關老爺、關帝君、武聖人、關帝公、關聖、恩主公、帝祖公等敬稱。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對於審視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心理很有意義。這與中國社會、政治、經濟、宗教、倫理、哲學、民俗一起相互作用,正是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關公崇拜實際上隱藏著的是中國傳統價值體系的建構過程。
關羽成神究竟是受到《三國演義》傳播的影響,還是相反?從現在發現的歷史資料看來,從唐宋到元明清,都是關公成神的傳說早於三國故事的流傳。正因如此,歷代三國小說、戲曲中才會出現很多圍繞關公的虛構故事和人物。一般認為,小說《三國演義》以及三國戲劇的流行,是形成後世關公崇拜的主要原因。但如仔細排比史實,會發現因果恰恰相反:每次社會上的關公崇拜升溫,都會帶來小說和戲劇的新一輪流行和演變。《三國志演義》一向有「七實三虛」之說,在《三國演義》中虛構增益最多其中一個人物,也許便是關羽的事跡吧。
《三國志‧關羽張飛傳》評言:
「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的確這些說法在《三國志》裡屢見不鮮,在《魏書》、《吳書》的傳記裡,一再出現關羽是「萬人敵」、 「熊虎將」,或者「勇冠三軍」、 「勇而有義」等等贊詞。很多人會認為這已經是史家定論,但是對於關羽、張飛的負面評價,後人並不認同。清代即有人為關帝廟題對聯說:
「史官擬議曰『矜』,誤矣!視吳魏諸人,原如無物;
後世尊崇為帝,敢乎?論《春秋》大義,還是漢臣。──王午山題山東臨淄孫家店關王廟」
又有人題聯說:
「平生為昭烈帝誓殄國仇,雖傲矜亦義勇所在;今日與文宣王抗衡廟食,是豪傑可聖賢之徵。──梁卓濤題長沙廣福庵關帝神座」
明確提出對於陳壽定評的駁難。到了編纂《四庫全書》的時候, 乾隆皇帝特諭更改劉禪封贈關羽的「壯繆侯」諡號為「忠義侯」,嚴厲指責陳壽修史「不公」,並把自己的理解加於《三國志》,宣諭「傳信萬世」:
「乾隆四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奉上諭:關帝在當時力扶炎漢,忠節凜然。乃史書所諡,並非嘉名。陳壽於蜀漢有嫌,多存私見,遂不為之論定,豈得為公?從前曾奉世祖章皇帝諭旨,封為『忠義神武大帝』,以褒揚盛烈。朕復於乾隆三十二年降旨,加『靈佑』二字。用示尊崇。夫以神之義烈忠誠,海內咸知敬祀,而正史獨存舊諡,隱寓譏評,非所以傳信萬世也。今當抄錄《四庫全書》,不可相沿陋習。所有《志》內關帝之諡,應該為『忠義』。第本傳相沿已久,民間所行必廣,慮難以更易。著武英殿將此旨刊載傳本,用垂久遠。其官版及內府陳設書籍,並著改刊,此旨一體增入。欽此。」
可見後世對於關羽的評價,有過一段「正反合」的曲折過程。實際上在《三國志》記敘本身,關羽形象就具有非常崇高的人格特質,這是一種內塑的天性,而非因外在風氣所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