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兼習「太極拳」的大大... 對此説有何看法...

2012-07-09 12:09 am

圖片參考:http://173.252.248.133/sns/attachment/201207/8/39742_1341732286x9so.gif


有前輩如是説...
「原來練外家拳的人,半途練太極拳,儘管在練太極拳的期間中,絕對不再練外家拳,而外家拳進步,比未練太極以前,反加倍的迅速,原來不明白作用的手法,也明白作用了,原來苦於力陷肩背,不能變化成勁,通達於四肢的,也漸次變化能通達了。
練過若干日太極拳的人,改練外家拳,則深覺其動作之容易,因太極拳的動作,是全部的,非一部分的,所謂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外家拳雖不一定限於部分之動作,然其動作皆有一定之目標,及一定之作用,或用拳,或用掌,或用肩、肘、臀、膝,形式顯露,莫不可一望而知,故其用力簡單,練習時可以想像其如何致用,使練習時容易發生興趣,並容易覺得有顯著之進步。」

請問有兼習太極拳的大大...
(無論是先習太極戓後習太極的大大...)
對此説有何看法...

笨鳥先飛...
我入門啓蒙的是「太極拳」...
叔叔伯伯看了説小孩練「太極」不像話...
於是就教我學了一些像「競賽套路」的長拳、刀、劍等...
後來機縁巧合...
遠方來訪的叔叔教我「小念頭」...
沒幾天就學會了...
往某處渡假...十多天就學會了蔡李佛的「小梅花」和這老人家自編的一些絶招(他叫「散手」)...
至今未忘而覺得很管用...

學的覺得沒難度也學得快、教的也沒麻煩當然也很開心...
所以我常常看到其他的拳術也好像明白和想像的到他是如何致用的...
這又可能眞的是拜先習「太極拳」所賜麼...

顧汝章晩年也習「太極拳」而傳下「顧式太極拳108式」...


圖片參考:http://173.252.248.133/ucenter/data/avatar/000/03/97/42_avatar_middle.jpg

更新1:

謝謝 江別鶴大大的回答... 「以此為例,我倒反而認為要先練所謂外家拳. 先會先敢打人了再學太極...」 但我以為先練了太極... 能防而後再學攻較好... 太極「單鞭」的勾手、「海底珍」的脫手... 打個圈圈就可以反擒拿了... 至於外行人以為「太極」無用... 只是他的損失、也不必可惜...

更新2:

謝謝 無極 大大的資料轉載... 其實「柔道」與「太極」也是異曲而同工者也... 似乎也有人以為「柔道」也不乎合實戰原則呢...

更新3:

謝謝 速定大大 的意見... 「太極拳是內家拳, 練的是內功, 有練太極拳再練外家拳的就是內外兼修, 有內外兼修者才能體會完整的體能控制機制, 肢體自然可以更加運用自如...」 練外家拳的再練太極拳也是「內外兼修」... 如「鐵砂掌」顧汝章等... 到他們年紀大了自然會領略到「太極拳」之妙用...

更新4:

謝謝 無極大大 的意見... 其實我覺得太極拳的招式應用並不隱誨... 教我的老人家都不是開館授徒的甚麼「大師」... 但他把每式的應用意圖都有所解釋... 所以學起來動作姿式更準確... 也不必提示高一點低一點的這麼麻煩... 還有往後劃弧打圈圈的手法等...

更新5:

謝謝 九尾靈狐大大 的意見... 「一理通百里通,學到好東西,會有觸類旁通的體會。」 有時我又好像覺得「學到好東西」... 往往又得看看自己是否適用及是否懂得運用...

更新6:

謝謝 Louis 大大的回答... 其實問題簡單之極... 曾兼習太極者覺得太極有幫助否? 我引用的這位前輩之文章...點一下以上的「雲手」圖片就看到整篇了...

更新7:

謝謝 比比 大大的回答... 「中國拳術大同但是小異 通常一個道理藉由某套拳練通了 其他拳就容易了...」

更新8:

謝謝 david 大大的回答... 「其實不管由內而外或由外而內到最後是內外兼修...」 習太極資深者似乎都會偏向研究道學...

更新9:

謝謝 江別鶴 大大的補充... 「一看個人資質. 二看啟蒙的太極老師...」 這當然有道理... 歷代「拳王」皆不能教出下一代「拳王」... 但以上提及的前輩當年習太極二年多就敢與陳氏宗師(積甫)推手...

更新10:

謝謝 江別鶴大大的補充... 「啟蒙的太極老師若不行...三十年也不行...」 「若不然你自己看外面有多少比例是你認為搞錯拳理的...」 所以我也常常覺得有些人斷章取義的以前人某句說話去研究解釋「拳理」、結果還是一團糟...

更新11:

謝謝 無武 大大的回答... 這老人家是「金庸大俠」的祖師爺向愷然... 先從王志群(潤生)習「湖南八拳」、三十五歲(1925年)從陳微明習太極、陳績甫(1928年)到北平時曾與之會面及推手云云... 據說也是少有的文武兼修的武俠小說家... 個人以為太極與洪拳蔡李佛雖然很不一樣、但在練和應用上似乎並不會混淆... 「以鐵環數個套在雙手運作 ...」 這在「洪拳」而言是煉「橋手」的強度(硬度?) 與太極並無相衝之處...

更新12:

謝謝 有錢 大大的回答... 其實我也覺得詠春黐手和太極推手也是異曲同工... 引進落空合即出...來留去送甩手直衝...

更新13:

謝謝 初音控 大大的回答... 小朋友很可愛呢...

更新14:

謝謝 6位贊助 點數的大大... 謝謝 各位大大 的回答... 謝謝 速定 大大和 九尾靈狐 大大的意見... 也許真的是啟蒙的太極老師的師質有關係... 但我總覺得先學了太極就真的可以理解其他拳術...

回答 (15)

2012-07-21 5:59 pm
✔ 最佳答案
我的啟蒙也是太極拳
學習過太極拳對練其他武術真的有差
因為太極拳的動作要求跟拳理的關係
我之後有學習一陣子的詠春.抬拳跟柔道
像太極拳有發勁的動作阿 練詠春會比較容易抓到他門的原理
太極打低架就是在操練腿肌跟拉筋 踢跆拳本身素質會比較好 因為之前拉過了
像柔道阿比較不會去用力量硬做 因為之前太極就教我們不頂抗阿
所已比較會去感覺對手來做動作 雖然在實戰時部一定有辦法完全做到
但最少觀念在可以有個努力的方向 而且有在蹲馬步中心會比較穩 比較不好摔
2014-10-04 1:57 p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09260.pixnet.net/blog
2012-07-25 9:06 pm
選擇較接近自己想法 <==== good point!!
2012-07-18 8:41 pm
狀況不明點子多

隨意貼個文章也可以回答
2012-07-18 8:23 am
當子彈對準自己時 要能接的住

眼睛的視力是辦不到的

我認為只要我們身心都鬆靜了

那時的我們就對子彈無所畏懼了

得此體驗者 就不再執著武術了

實際上學武只是拿來克服恐懼的

執著於武等同於還是太極的孩子

真正的太極就是學到這個世界上原來都是好人

無心於武 招招式式都是太極

這是太極非常迷人的地方

用武己非武

不戰卻可屈人之兵 仁義之心也

我們是否對於自己的人生痛苦可有安撫呢

單純的心找到了嗎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AF03823507/o/101207080417313869473100.jpg

誰沒鬆靜過呢

子彈不是用手接 而是用心接

鬆了 靜了 對子彈的恐懼沒了

沒接到頂多死亡而己 太極內勁多麼的瀟灑

面對自己的恐懼像是在玩的一樣

答非所問的我敬上0^o^0
2012-07-18 1:18 am
這位大大的高論或許有其自我體悟 沒看過他的表演 基本上尊重其看法

我兼習詠春 螳螂 空手道 陳太 以我這20幾年來的體悟 我是覺得那沒有一定的

有些練了剛猛有力外顯的拳道 兼習太極拳 或互相有影響 但觀念常會被搞混
以太極招式打 但非太極思惟 弄的四不像 掛羊頭賣狗肉 效率極差 有點強加解釋之情況

這種觀念的轉換是最難 的 尤其太極以守為主 不主動 不妄動 柔運剛落 鬆活彈抖 勁力一發乾脆冷滑 再很多地方 是很違背一般生活經驗 用力習慣的 但其用力的效率又是出奇的好

外表給人顯出無力放鬆的感覺 謂之內勁 還是一種力 自然的力 而在一般拳術上 各有特色 無非快打慢 速 猛 外顯 較不一樣

2012-07-17 17:30:38 補充:
就以拳擊身來說 陳太是虛握 力量松活 打出 時 先引進 後發 對衝式的打擊 威力加成 所以柔為必要條件 太硬太有力到有時反而打不快

我就看過一位在高雄教陳式太極的老師 再練拳架時 以鐵環數個套在雙手運作 我只能說那是越練越回去了

有以擒拿握力來說 練太極拳 尤其是陳太 根本不需以器械來加強 只要懂得基本手法 纏絲得當 即威力十足 古人 慢練 柔練 自有其道理 不然那些招式就以一般少林寺拳法練就好了 何須弄這些玄虛呢
2012-07-16 4:31 am
賣瓜說瓜甜

練太極說太極棒

學少林說少林真是好

有何怪哉
2012-07-12 6:49 pm
其實不管由內而外或由外而內到最後是內外兼修.
我是先練螳螂.八極.四.五年.退伍後拜師學太極三年(台北).
後來回台中沒老師及師兄弟閉門苦練十年以上才體會陰極陽生.
陽極陰生之道才入登堂.從此各拳融會貫通.不僅內膜初成連潮州師及學長
的貼身短打(就是內推手.搭手是兄弟手)自然領悟無師自通.
"八極參劈卦神鬼也害怕"原本練完八極後沒有續練劈卦就專練太極結果
等多年太極悟後八極沉.十字.螺旋.爆發等勁陸續上手.
才知道師爺們所畢生心得"直度三才.橫抗八極" "吞天之氣.接地之力.授人以柔"
之三才(天.地.人)的練法大義.多年來只有學長與我談到可惜他英年早逝.
總之黃性賢師伯(先練鶴拳後太極)郭師伯(先練螳螂.拳擊後太極)陶老師
(先練心意六合後練太極)大乘於太極而後皆歸於太極直到最後.
沒想到不知不覺我也走到這條"以武入道"的不歸路.
2012-07-12 6:11 pm
這個問題給別人回答吧!

對我來說這題無解 外家拳 內家拳 南拳 北拳 男人拳 女人拳

因為我還不是高手境界!所以我不適合回答這問題!
2012-07-12 2:45 pm
中國拳術大同但是小異
通常一個道理藉由某套拳練通了
其他拳就容易了
這就是為什麼北方拳很多門派都會放彈腿做啟蒙教材
因為簡單一套拳就可以提升基礎能力!
太極拳一開始講站樁
然後是"弸"
再來是螺旋運動
其實大多數的國術或多或少都會提到類似甚至一樣的觀念(八卦掌沒有站樁算是例外)。
2012-07-12 8:24 am
TO: 九尾靈狐 大大...
「傳統武術,並不像學術那樣公開...」

教我小念頭的老人家當年因崇拜李小龍而跟梁挺先生習詠春、與葉老先生亦有數面之縁云云...他化了三個月時間只學了小念頭...
但他認為是一衆人付錢所學.並不以為自己是該門門人...

2012-07-12 00:27:23 補充:
若論資排輩...我也該是三傳了麼...

2012-07-12 14:24:05 補充:
「外家拳 內家拳 南拳 北拳 男人拳 女人拳...」

當年有叔叔說太極拳是「老人拳」...
小孩練「太極拳」不像話...

柔道跆拳空手道
南拳北腿太極拳
拳打腳踢快若風
刀光如電劍如虹

2012-07-15 21:38:39 補充:
但我亂七八糟的都練了一點點...
所以都覺得很好...
各有千秋...

2012-07-21 20:08:04 補充:
回 ●潛龍● 大大的話...

其實很簡單...

1.這老人家是先練了「外家拳」再學「太極拳」覺得原來的「外家拳」進步了,比未練太極以前,反加倍的迅速,原來不明白作用的手法,也明白作用了...

2.有些練過若干日「太極拳」的人,改練「外家拳」,則深覺其動作之容易...

所以我也想知道這說法對不對...
當然沒有兼習的也看看他對「太極」的看法...
看看別人的心得意見也好長長自己的知識...
2012-07-11 10:21 am
一理通百里通,學到好東西,會有觸類旁通的體會。

就像我學了形意,才了解太極的雙重並不是指重心不分。

2012-07-11 21:40:35 補充:
傳統武術,並不像學術那樣公開,容易讓人檢視比較。除非遇到很好的老師,師從一人即可得到正確的觀念,不然通常得師從數人,甚至同一脈太極拳師從數人,相互比較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才能有較正確的認知。不瞞您說,真的很麻煩。
2012-07-10 5:28 am
太極拳是內家拳, 練的是內功, 有練太極拳再練外家拳的就是內外兼修, 有內外兼修者才能體會完整的體能控制機制, 肢體自然可以更加運用自如.
2012-07-09 9:56 am
如您所言,學外家拳,簡單、方便、有效。但太極拳可以加強其功力。上一期的太極拳總會期刊即有柔道&擒拿高手,轉習太極拳的心得。

轉載部分如下:

太極拳中的節拿抓閉-田豊 我自幼喜愛武術,年輕時因武術列為學校的必修課程,再加上後來值勤與教學的需要,更是與武術脫離不了關係。唯所學皆以剛猛且快速上手的實用武術為主,主要有擒拿、柔道、棍法等。所以參加各種比賽或值勤時,面對強力抵抗的對手,多以速度、力道及技巧取勝。但經幾十年的實戰生涯,開始遇到瓶頸,因為不管自己怎麼的鍛鍊,速度、力道、技巧似乎很難再提升。遇到年輕又高又猛的對手時,真的很難佔到便宜。有些同事或同行中的高手有人就以年老力衰為由,逐漸放棄對武術再精進的追求。但這種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宿命;似乎與中國數千年來的武術記載中,越老功力越高的說法有所背離。於是我懷著一絲希望,開始追尋在這以速度、力道與技巧為主的武術國度之外,是不是還有什麼元素可以突破這樣的困境。 所以當我看到太極拳論「以柔克剛」、「 四兩 撥千斤」的說法時非常著迷。因為我的先天條件已經限制了我的成長極限,而我也逐漸過了體力的顛峰狀態,我再怎麼苦練也達不到歐美年輕選手一樣的速度與力道。而且年輕時猛烈的對打,也留下了一些舊傷與不適。再這樣下去,也許我也會很快地成為一朵浪花在武術的領域裡消失得無影無蹤;更遑論如拳論所說的「以耄耋而能御眾」,這種終身不退功力,令人夢寐以求的境界! 因公務上常有機會與各界武術菁英交流,逐漸印證了太極功夫確實存在,於是深入探討太極拳的原理。當同事們努力在練舉重,跑步…等體力鍛鍊時,我卻在練鬆柔、站樁或研讀中國儒、釋、道經典與太極心法;長期下來,在同事眼裡我好像是個怪咖。但我堅定信心,更是訪明師尋益友,專注於太極功夫的研究。其中以陳明倫、王傑兩位大師給我鬆空及沾、連、黏、隨的指導獲益最大,另外有新北市警察局劉進興總教官與合氣太極養生協會的 林明道 老師的交流與切磋,還有一大群合氣道、警界的年輕高手讓我印證所學所悟的招式與心法。在這種得天獨厚的環境裡,更讓我能深入體會太極功夫精奧之處。當我逐漸體會到接天之氣,借地之力的鬆空功夫之後;身心一空一鬆,常常讓那些年輕的高手驚彈而出或萎頹於地。而且連原來的柔道、擒拿功夫也突飛猛進,反而成為同事之間的怪才;其實我只是突破了觀念,遵循這古老但充滿智慧的太極理論,日復一日地虛心揣摩,最後連行、住、坐、臥都能遵守這些理論與心法。自然地功夫就天天的長進,不再受體力與速度的限制。 太極拳是我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人類文明之寶,是許多先聖先賢智慧的結晶,是集養生、健身、防身、藝術與哲學於一體的精妙武術。光以武術部分來看,其中就集合了許多先人實戰經驗累積出來的精華,其內涵不只有掤、捋、擠、按、採、列、肘、靠與金、木、水、火、土等摔、打、踢的武術精粹;其中更含有許多節、拿、抓、閉的細膩功夫。其實,武術的摔、打、踢、拿中,以拿最難。能拿者必定能摔、能打、能踢。而能摔、能打、能踢者卻未必能拿。然而一般外界所教擒拿大都以力服人,以強凌弱、以大吃小;或是對手配合,並未真正重咬。遇到體力或速度比自己優勢的人,往往反制於人,以致於有「巧拿不如拙打」之譏,讓人誤以為擒拿不過如此。 因為我早期已經有數十年強力摔、打、踢、拿的武術經驗,所以在發現太極拳中隱含了許多擒拿的基本手法與心法時,如獲至寶。其中太極拳的沾、連、黏、隨等四大要訣,與擒拿秘法『九重天』裡的心法秘訣,有很大的雷同。尤其太極拳中的鬆、空以及圓柔纏絲的心法,更是讓我的擒拿技法更加得心應手。個人所體會太極拳中的拿,是得機得勢的拿,是以沾、連、黏、隨為基礎,聽出對方的勁道之後,不頂不抗,引導對手進入我順人背的狀態。可以拿住其勁,也可以反筋偏骨或節其氣脈。這時要擒、要打、要踢、要摔都是舉手之勞,根本不需用力。擒拿要用力才能拿得到者是初階的擒拿。高階擒拿是既使對手用力咬住,也可不必用力地輕易反擒。太極拳所追求的是以柔克剛,而不是以力服人;這也是我輩學擒拿者的最高境界。 而且太極拳有完整的招式套路,再加上「練時無人似有人,用時有人似無人」的神、意、氣練習方法;讓原本需要在寬闊道場中兩人對練的武術,可以在任何場地與時間,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一個人靜心揣摩。只要掌握正確要領,自然武術的進步,可以數倍於一般的練習方法。不過有心精進者也要時常到道場與人對練,因為很難光憑想像就可以把功夫練上身。否則誤人誤己,真正遇到狀況時,還是用不上來。但整體來說練好太極拳套路者可以輕易地轉換到擒拿的應用,而且可以提供傳統練擒拿者以提甕、舉重…等苦練指力、臂力者,精準且省力的擒拿技法。



2012-07-10 12:20:32 補充:
<<所以我常常看到其他的拳術也好像明白和想像的到他是如何致用的...
這又可能眞的是拜先習「太極拳」所賜麼...>>

個人覺得太極拳的招式應用本來就比腳隱誨!

2012-07-10 12:22:32 補充:
能弄懂太極拳的應用者,看別的拳術的應用自然容易體會。

但也要個人有比較好的空間概念,及身心的協調性。

2012-07-14 00:26:56 補充:
<<似乎也有人以為「柔道」也不乎合實戰原則呢...>>

只要是比賽型的武術,都會有很多限制
以防過渡傷害

2012-07-15 23:45:33 補充:
<<似乎也有人以為「柔道」也不乎合實戰原則呢...>>

但我看過好幾位推手幾十年的高手
給柔道小朋友放倒了
參考: 田教官
2012-07-09 1:37 am
一看個人資質.
二看啟蒙的太極老師.
我不習太極,但有武友是長拳螳螂社長.
在習練時常把學弟擒拿得哇哇叫.
後學弟畢業數年來訪,
學長再也擒拿不住,一問學弟去學了太極拳.

以此為例,我倒反而認為要先練所謂外家拳.
先會先敢打人了再學太極.
又這順便帶出驗證鬆柔度,
單搭手對方擒不住,算是一標竿.

2012-07-08 17:52:58 補充:
單搭手對方擒不住,
不是你來我往,
不在用整勁,撐住.
而在滑溜得像條蛇.
擒方根本無物可擒

2012-07-10 15:58:24 補充:
後學弟畢業數年來訪,
xxxxxx
其實這是二十年前的事了,許久來從
沒看到當事人分享心得.
想來是有好處自己獨享的類型,
也這麼久來,看到許多人因沒資訊而錯過,甚至---詆毀---
太極拳真為其可惜啊.

2012-07-13 17:11:29 補充:
一看個人資質.
二看啟蒙的太極老師.
xxxxx
空古幽蘭兄犯了一個毛病.----------古來許多大師也一樣
------有教授學問沒有小學教員的教學能力
自己視為理所當然,
就以為每人都有這種 資質.
太極腦袋不精光絕對習不到東西.
若不然你自己看外面有多少比例是你認為搞錯拳理的.

先習外家拳三月可有樣子.
練太極個人資質,
啟蒙的太極老師若不行,
三十年也不行.


收錄日期: 2021-04-30 16:54: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708000010KK0417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