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備得到蜀地後,不把荊州還給吳國呢???

2012-07-01 8:36 am
為什麼劉備得到蜀地後,不把荊州還給吳國呢???兩國之間的信用本來就是很重要的啊!!!為什麼不維持兩國的友好關係呢???讓關羽出兵北伐,但是對防守事宜卻沒有派大將留守,是否一開始就認為,吳國不會興兵來犯呢???

回答 (8)

2012-07-01 10:11 pm
✔ 最佳答案
  這可分為以下幾點說法!
一主要還是出自諸葛亮的隆中對!先站穩荊州,再取益州,等待中原有變,委一上將由荊州取洛陽,劉備由漢中取長安,兩京一定,中原傳檄可定!

二再看蜀國的地理環境,以當時的交通運輸能力,東出長江三峽易進難退,北上又有漢中群山阻隔,蜀道難,運輸不易!如果放棄了荊州,那還爭什麼天下?所以劉備當然不會還!(或許有人會問:當年劉邦就是靠在漢中起家的,為何劉備不行?劉邦入漢中時,他的主力主要是來自東邊的,並不是當地人,大家都想要打出去!而劉備他的主力乃是當地四川與漢中,根本是雜牌軍,且與北方軍隊的素質也有差!所以求勝的意志與士氣當然當然有所不同!)

三劉備與孫權皆梟雄也,表面上和平共存,相互聯盟共抗北方,實際是暗潮洶湧,訛虞我詐!劉備採拖延政策,一方面與孫權虛與委蛇,一方面忙著處理新佔領的益州與北方漢中的內政和國防事務,根本無暇東顧!而孫權當然了解這點,不趁現在這時機討回荊州,難道要等劉備強大起來,自己反受其害不成!

四當時蜀國軍防部署是張飛魏顏在漢中,馬超在川西,趙雲在川東,黃忠在成都,龐統已死,原川中諸將新附未久,忠誠還有待考驗!最主要還是關羽的個性(傲上不忍下)所造成的最後結果!(對士兵極好,但對同僚經常傲氣凌人,因而伏下了隱患!對外:強橫趕走孫權來接收荊州的官員,孫權與他結親,不但不同意,還出言污辱!北伐時,未經照會私開孫權的糧倉,終於把孫權惹毛!)

五為何吳國不會興兵來犯?為什麼不會?當時是一強兩弱,(赤壁之戰後,尤其是孫權的領地,人口開始大量北移,原因是新移民都是北方來此避亂的,還有就是曹操的屯田政策已有成果,戰事已緩和,當然陸續回鄉去了!造成孫權土廣人稀,極需想在外擴充人員充實領地!)再來就是孫權呂蒙採欺敵政策,舉陸遜以自代,造成了以後的發展!

六還有網路上另外一種說法,一方面是蜀國力有未殆,另一方面是諸葛亮想要奪取更多權力以自保!試想關羽是劉備的義弟,關係非比尋常,且有勇有謀,他如果不死,諸葛亮哪能大權一把抓!而導致後來劉備臨死托孤,甚至要他自立為王,而演出一齣戲了!(人性的黑暗面)

2012-07-07 12:05:50 補充:
這三國演義還真是害人不淺!
2012-07-11 11:57 pm
引:
江夏地處江陵與荊南四郡的中間,使得江陵如同當年的西柏林一樣,處在劉備的包圍圈中?

意見:
這敘述有誤,孫、劉控有的江夏,西臨江陵,南臨長沙(劉)與廬陵(吳),
東臨南半部的廬江(吳)、蘄春(吳自江夏郡拆分出來),
北臨曹操所佔領的江夏郡(後與弋陽合併)。
而江陵所屬的南郡與荊南四郡中的長沙和武陵接壤,中間並無隸屬江夏之地。

戰後南郡也是分裂的,魏佔領北部的宜城、襄陽、臨沮等,吳佔領以南諸縣,
後來才將江陵南邊的孱陵(位於江陵與武陵)分給劉備,劉備稱之為公安。

2012-07-11 16:24:28 補充:
江夏郡也是分裂的,孫吳擊敗黃祖後便佔領江夏郡的江南部份;
劉琦當時為了避禍而請領江夏太守,及時趕到火線並固守其江北部份,
有效控制了夏口,極漢水與長江的咽喉,得其可水陸並驅,為兵家必爭之地。

長沙雖歸劉備,但東半部的蒲圻、下雋、劉陽、漢昌、州陵卻由孫吳控制,
這些縣治全都位於水陸要衝,〝漢昌〞之名還被孫吳改為〝吳昌〞。
而蒲圻、下雋二地東臨孫吳所控的江夏南部,西臨南郡東邊,
換言之,從揚州啟程,無論是經江夏或長沙達南郡,
對孫吳來說都是暢通的,不曾有過什麼包圍圈存在。

2012-07-11 16:25:48 補充:
從三國志檢閱諸將的督地、食地、攻守之名,
不難發現,赤壁戰後的荊州已不能用州界或郡界區分,
因為單一州、郡,可能已由數國分治,
不宜將整郡全歸某君,在地圖上劃起包圍圈。

另外,孫權借荊州給劉備的載記不止江表傳,
如《三國志.吳書》魯肅傳曰:
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落筆於地。

又如《漢晉春秋》曰:
呂範勸留備,肅曰:「不可。將軍雖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實重,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備,使撫安之。多操之敵,而自為樹黨,計之上也。」權即從之。
2012-07-10 5:15 pm
你甚麼時候見過大騙子把錢騙到手,還還給你的?


劉備一介賣草鞋的,騙吃騙喝,搞到稱帝,劉備是中國超級大騙子呀。


我親戚姓劉的,說中國最奸的三個,他們姓劉的就佔了兩個!


看到現在中國拍三國,找了個老鼠臉的演員演劉備,符合劉備的形象。
2012-07-09 1:59 pm
貪啊 還了吃甚麼
孫吳本來就是聯弱抗強
曹操強他就跟劉備聯手
劉備強他就跟曹操稱兄道弟
他怎麼會看著劉備坐大
趁機咬一口只是剛好
2012-07-03 2:29 am
這個問題首先要釐清一點,到底有沒有『借荊州』的問題。

俗話說:『劉備借荊州,一去不復還!』向孫權借取荊州是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決定,雖然鞏固孫劉之間的同盟關係,卻也埋下了未來兩家決裂的導火線。但是荊州從來就不屬於孫權,所謂『借荊州』一說到底從何而來?

《江表傳》曾經有這樣的記載:『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備別立營於油江口,改名為公安。劉表吏士見從北軍,多叛來投備。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後從權借荊州數郡』,這是目前最早關於『借荊州』一說的記載。

其實,劉備確實有前往京口與孫權見面,但是依照《三國志˙先主傳》的說法,劉備此行是在孫權『進妹固好』之後,前往與孫權『綢繆恩紀』,重申雙方的盟約,並且希望孫權將北江陵也交給自己管轄。此行的過程中,周瑜曾致書給孫權,建議孫權築高樓軟禁劉備,以聲色犬馬破壞劉備與關羽、張飛之間的情誼,自己則假借劉備之命將關、張等人納為江東軍團的指揮中。不過孫權認為曹操的威脅尚未解除,劉備也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人,因此沒有接受周瑜的建議。

後來劉備與龐統見面時,從當時擔任周瑜南郡功曹的龐統口中,證實周瑜曾經曾建議孫權軟禁自己時,感嘆:「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時孔明諫孤莫行,其意亦慮此也。孤方危急,不得不往,此誠險塗,殆不免周瑜之手!」

身在京口的劉備也感受到自己在江東的危險,曾向身邊的人表示:『孫車騎長上短下,其難為下,吾不可以再見之』,隨即便離開京口,返回公安。回來後劉備表奏孫權為代理車騎將軍,領徐州牧;孫權則表奏劉備為荊州牧,雙方關係進一步加深,至於北江陵則是在周瑜死後,在魯肅的提議下交給劉備。

江夏原本是劉琦的地盤,劉琦死後自然轉到劉備手中,與孫權毫無關係,但是江夏地處江陵與荊南四郡的中間,使得江陵如同當年的西柏林一樣,處在劉備的包圍圈中。劉備以劉琦為荊州刺史,原有的江夏太守變成空缺,孫權便以程普為江夏太守希望對江夏先取得形式上的擁有權,使自己的地盤得以與江陵相連。為了借得荊州,劉備同時放棄原本屬於劉琦的江夏統治權,決定以地換地的方式取得完整的江陵。

《三國志˙程普傳》記載:『(周)瑜死,(程)普繼為南郡太守,(孫)權分荊州與劉備,遂還為江夏太守』。此時孫權在前線已失去主將周瑜,假使不借引發劉備不滿,使孫劉同盟破局反而是因小失大。魯肅正是看出這個癥結點,此時東吳可說是不借也不行了,所以建議孫權將荊州以『借』的名義讓與劉備,但是事實上卻是以江夏換取江陵。所以劉備與孫權雙方根本沒有『借荊州』,而是雙方領地交換,並不是『借』,所以也沒有『還』的問題。

況且當劉備取得益州後也與孫權立下盟約,雙方平分荊州,孫權取得江陵以東,劉備取得江陵以西的地盤,在荊州的糾紛上已經正式確認雙方歸屬。

至於為什麼關羽出兵北伐,劉備沒有派大將留守。這部分不能怪劉備,主要是關羽自作主張北伐,加上關羽又中了呂蒙與陸遜的計策,將荊州兵團全數北調,並且擅自取走孫權在武關的糧草,給了孫權襲取荊州的理由與藉口。
2012-07-02 8:35 am
這問題在網路上已有不少人發言

基本上劉備借荊州,這件事本身可以說是政治妥協的產物,字面上是劉備"借"荊州,但是實質上或可說是劉備借孫吳的“勢”,孫吳借劉備的“名”,且主戰的周瑜(主要是海軍主帥周瑜新亡需穩軍心)已不在,在互有所需的情況下,用一個"借"的名義,讓兩家人可以維持盟約關係,對抗曹操

講難聽,從古至今國家信用的維持是看實力與利益的狀況而定,大義這東西可以說在秦始皇滅周朝自稱始皇帝以後就變調了,中國不再像日本的天皇一樣,因為天皇萬系ㄧ世,在人民心中有其地位,就算這天皇再爛,或再如何脅持他,也不敢隨便殺天皇,來承擔大逆罪人的名分;但中國因為秦始皇的關係再加上劉邦後來稱帝,這等於告訴所有人,有實力就能當皇帝,但很多人不自量力,所以常常有許多內戰

荊州本是隆中對的戰略要地,看過三國的人可說都知,所以不想還也就在情理之中

問題是關羽北伐這點,漢中益州新得本是求穩定之時,但關羽卻開始進行北伐,雖然大家基本上得認知多是呂蒙裝病,陸遜裝孬,讓關羽輕敵,所以進行北伐,但時機還是很怪,多少應再派一大將鎮守荊州,以防不測

這點很多人以關羽輕視士大夫,像封五虎上將時,關羽也不齒與馬超黃忠為伍為由,認為關羽會反對其他大將跑來荊州插手他的事,甚至有厚黑說法說劉備或孔明不滿關羽的行為,想以荊州做餌來誘使曹操孫權殺關羽,但就常理與後來的行動來說,以荊州做餌殺關羽是非常蠢的事,不只無法達成隆中對的策略,像劉備為關羽報仇失敗,與司馬用計在劉備死後不穩時找蜀國四面的敵人一同攻擊蜀國,還有孔明北伐這些事,與這論點可說皆是矛盾的

所以目前的瞭解只有是漢中益州新得無法有多餘戰力助關羽防守,且關羽輕視吳國才有失荊州的事

2012-07-02 00:51:16 補充:
另以地理角度,打荊州對東吳固守上下游是方便而重要的,南方人少騎兵但善水戰,打下荊州才能鞏固東吳,而向北打徐州,之前東吳已嘗試,所以才有張遼以700人大破吳軍於逍遙津的故事,且徐州多平原丘陵,無法靠地形防守,只有城池可固守,吳國本來國力就比魏弱而人口較少,往北打需要大量人力固守與補給,除非是魏國衰弱可長驅直入,不然就算打下來也不容易佔領長時間
參考: 網路,自己
2012-07-02 1:59 am
荊洲地理位置無比重要,當然不能把這塊肉再送還東吳
2012-07-01 9:33 am
劉備領地少與及資源貧乏,所以有需要留住荊州的佔領地。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2/25/25z/25z03/25z0318.htm
吳奪荊州
荊州包括七郡,即南陽、南郡、江夏、武陵、長沙、桂陽、零陵,除了曹操掌握南郡北部改置襄陽郡外,孫權與劉備之間對荊州一直是有爭議的。建武二十年(215年)雙方議定以湘水為界,劉備所有的「荊州」僅零陵、武陵和南郡的南部;孫權對此仍不滿足,時想獨吞。二十四年,以南郡為州治的守將關羽進攻樊城,孫權表面上是支持他,暗中卻和曹操勾結偷襲荊州。
為了麻痹關羽,屯兵陸口的都督呂蒙裝病,由孫權調回建業,推薦年輕的陸遜繼任。陸遜一到任,馬上給關羽寫了封恭維信,陸遜當時沒有多大名望,關羽對這位年輕而態度又謙恭的書生,並不放在心上,將後方的一些守軍調去增援襄樊前線。孫權得知關羽大意,就派呂蒙為前部直趨南郡。呂蒙將戰船全部改裝成商船,士兵藏在船內,搖櫓的士兵身穿白衣,扮作商人模樣,晝夜兼行,一直到兵臨城下,荊州守軍才發覺。留守公安和江陵的南郡太守糜芳和將軍們都投降。關羽聞訊回救,並派人到上庸救援,上庸守將拒絕支援。呂蒙佔領江陵後善待關羽和他的將士家屬,更使關軍將士喪失鬥志,有的竟離營逃回江陵。關羽向西退守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孫權一面派使者前去誘降,一面令潘璋截斷他的歸路。關羽從麥城突圍,走到漳鄉(今湖北當陽西),被孫權的軍隊生擒,於十二月被殺。孫權奪得荊州後,勢力就伸展到三峽以東、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


收錄日期: 2021-04-20 12:58:0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701000010KK0028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