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土改、鎮反與抗美援朝運動
中國共產黨建立政權,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農民的支持,建國後遂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土地改革。1950年6月28日中共制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950年8月4日又制訂了《政務院關於劃分農村階級成分的決定》。其中對地主、富農、中農、貧農、雇農提出具體的劃分標準;規定沒收地主的土地、耕畜、農具、多餘的糧食和房屋,徵收富農出租的土地,分配給貧農、雇農。到1952年底,全國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據計有三億農民分到了大約七億畝的土地,地主階級被剷除。
建國以後,中國共產黨即在全國展開鎮壓反革命運動,以整肅、捕殺國民黨的軍、政人員。1950年10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糾正鎮壓反革命活動的右傾偏向的指示》,「鎮反」運動便大規模地展開。所謂反革命,包括國民黨的黨(黨區分部書記、三青團區隊長以上)、政(保長以上)、軍(連長以上)、警(巡官以上)、憲(全部憲兵)人員,以及「特務」、「土匪」、「惡霸」和一些「會道門頭子」(某些宗教上層)。次年2月20日,又制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這場運動大致進行到1952年年底,約三百萬人被殺、關(監獄或勞改場)、管(由城鄉基層組織或機關團體管制)。
抗美援朝運動則與朝鮮半島的戰爭有關。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等西方國家以「聯合國軍」名義支持南韓,蘇聯、中國等則支持北朝鮮。中共在國內發起「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運動,並於10月19日派遣中國人民志願軍渡過鴨綠江,加入對美國及南韓作戰。至1953年7月《停戰協定》簽署後,志願軍才陸續撤回。
三反、五反及思想改造
「三反」指在國家工作人員中展開的「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在「三反」運動中,一些幹部被整肅,有42名貪污犯遭槍決,其中以劉青山、張子善兩名高級幹部被處決所造成的震動最大。「五反」指在工商業者中展開的「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竊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運動。很多工商企業被審查,而一些資本家更在「五反」運動中被指有不法活動而被懲處。「三反」始於1951年底,「五反」始於1952年1月,兩個運動到1952年10月全部結束。
到了1955年,又在知識分子和幹部間,開展「肅清反革命」(簡稱「肅反」)的運動。是次運動至1957年春始結束,著名的知識分子如胡風等一大批文人、幹部被作為反革命集團成員或暗藏反革命分子而逮捕入獄。
三大改造
在建國之初,中共中央曾實行土地改革,沒收地主土地給農民,並宣佈保護私人資本主義工商業。土改剛一結束,又開展互助合作運動,要農民把私有的土地交出來,加入農業生產互助組、合作社。1955年,毛澤東並親自作《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號召加速在全國推行合作化。在社會主義改造中,富農階級也被消滅,並與地主、反革命分子、壞分子及後來的右派分子,列入「地、富、反、壞、右」的階級敵人營壘,成為專政對象。同時,中共中央早已通過「五反」,對資本主義工商企業進行初步的打擊,後亦迅速把私人企業收歸「國營」或「公私合營」。本來過渡時期預定為十五年,後來僅用三年便使全部私有財產公有化。1956年,中共中央宣佈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及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全國各地敲鑼打鼓,慶祝提前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1957年,更釀成一次席捲全國的「反對資產階級右派鬥爭」(簡稱「反右派鬥爭」)。
「三面紅旗」指1958年的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
1966年發動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經濟改革與對外開放
1978年12月,中共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中國自1949年後,私有經濟幾消滅殆盡,而在改革政策下,中央容許部分私有經濟的存在與發展,又逐步改革國營企業的經營管理制度。同時,實行對外開放,設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四個特區,海南、浦東及沿海各地也紛紛開放,歡迎海外人士到中國投資、做生意和旅遊。除了重新容許私有經濟的存在外,中國亦讓更多的學生出國留學。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的留學生主要是前往蘇聯。七十年代後,美國等西方國家已成為中國留學生的首選。
四個現代化
1964年12月21日,中國總理周恩來在第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國要在本世紀末全面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